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1994年 7月至 1999年 3月我院肿瘤科用CMOP(CTX +MTZ +VCR +Pred)和CHOP (CTX +ADM+VCR +Pred)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 6 0例 ,现将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0例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NHL ,按照 1985年成都会议的病理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全部患者化疗前均有客观观察指标 ,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正常 ,血常规正常 ,无骨髓侵犯。患者未曾化疗或一个月以上未用过抗癌药物。根据AnnArbor会议制定的临床分期标准。使用CMOP方案 2 0例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10~ 72岁 ,平均 4 2岁。CHOP方案 4…  相似文献   
82.
熊建萍  钟群 《癌症》1995,14(3):185-187,196
使用长春地辛(VDS)和长春碱(VLB)治疗恶性肿瘤56例,结果VDS单药有效率为22.7%,VDS联合组有效率42.1%,VLB联合组有效率35.7%,其中VDS+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达50%,稍高于国外相同方案的结果,VLB+DDP则为37.5%,VDS和VLB的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I+Ⅱ+Ⅲ+Ⅳ)分别为73.3%和74.9%,外周神经毒性轻,所有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3.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细胞内源性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近年来,在结肠癌、乳腺癌和胆管癌等多种肿瘤中发现miR-320表达下调,提示miR-320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等方式抑制肿瘤进展。对于miR-320调控的靶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有望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miR-320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Cajal间质细胞。局限期的GIST依靠手术切除,能够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50%。GIST患者术后复发及转移率高,对传统的放疗、化疗不敏感。自从KIT和PDGFRA基因突变被发现以后,GIST患者治疗模式彻底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85.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护患沟通精品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品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体现。为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高职护理专业护患沟通精品课程经过长期的建设和探索,已经在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6.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已在胃肠间质瘤、淋巴瘤、乳腺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治疗中显示出高效、低毒等特点。有关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这些研究主要针对EGFR通路、抗血管生成、细胞周期素激酶以及NF—κB信号传导通路等。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系统化管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干预组在外科常规治疗干预基础上应用系统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单纯采取外科常规治疗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远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干预组大便正常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和营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管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干预效果确切,患者并发症较少,且干预后大便正常率、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评分均较高.  相似文献   
88.
黎军和  熊建萍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3):1118-1123
进展期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 GEJ)腺癌的预后差。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但单纯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survival)仅为7~10个月。近年随着对胃癌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多种靶向关键信号传导途径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了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改变了胃癌的治疗模式。ToGA研究显示靶向HER-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2,HER-2)的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使HER-2 阳性的进展期胃癌患者OS达13.8 个月。此外,多项靶向胃癌血管生成、c-Met 、PARP、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对近年胃癌及GEJ 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mg/m^2+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2h,第1天;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60mg/m^2+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推注,第1天;氟尿嘧啶注射液2600mg/m^2加入全自动注药泵中持续静脉输注46h。每3周重复用药。结果11例患者中,部分缓解4例,稳定1例,进展5例,1例完成1周期化疗后放弃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Ⅰ度5例、Ⅱ度2例,白细胞下降Ⅰ度2例、Ⅱ度6例。SGPT、SGOT上升Ⅰ度3例,周围神经感觉异常Ⅰ度2例,腹泻Ⅰ度1例,腹痛Ⅰ度1例,出现可逆性急性咽喉感觉障碍1例。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它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母乳喂养的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一般认为没有危险,但近年来国际国内都发现母乳性黄疸并发核黄疸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