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背景: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形式,大多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等原因所致,血液净化作为治疗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基本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 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分别应用血液透析(n=25),血液透析滤过(n=21)和腹膜透析(n=10)治疗,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前后血压、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 结果与结论:56例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均带肾存活。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血液透析组 (P < 0.01),血液透析滤过组肾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P < 0.01);术后感染发生率:血液透析滤过组<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P均<0.01)。血液透析滤过组透析后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透析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而血液透析组透析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经血液透析滤过后血液动力学稳定,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祛风除湿颗粒联合氯沙坦钾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理基础上加用益肾祛风除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24 hours urinary protein,24h Ua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酸(uric acid,UA)、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等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均有改善作用,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 UTP、UA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 GFR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祛风除湿颗粒联合氯沙坦钾治疗Ig A肾病疗效显著,且能更好的控制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对高致敏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选择2006-01/2008-01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肾移植高致敏受者12例.对12例群体反应性抗体> 50%的肾移植受者术前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4~6次,平均每周1次,术前1 d行蛋白A免疫吸附1次,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则立即给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12例高致敏患者移植后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有2例患者均在移植后数日内突发少尿,血肌酐迅速上升.经病理提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伴有水肿,肾小管周围淋巴细胞积聚,毛细血管有单核细胞浸润及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坏死,诊为急性排斥反应,再次查群体反应性抗体,此2例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均再度明显升高,Ⅰ类平均3.8%,Ⅱ类平均19.2%,立即行蛋白A免疫吸附结合大量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成功逆转排斥反应,肾功恢复正常,复查群体反应性抗体Ⅰ类平均降至8.3%,Ⅱ类降至5.2%.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移植肾功能良好.提示蛋白A免疫吸附能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抗体,降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沈蓓莉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53):10557-10560
为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对高致敏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选择2006-01/2008-01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肾移植高致敏受者12例。对12例群体反应性抗体> 50%的肾移植受者术前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4~6次,平均每周1次,术前1 d行蛋白A免疫吸附1次,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则立即给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12例高致敏患者移植后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有2例患者均在移植后数日内突发少尿,血肌酐迅速上升。经病理提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伴有水肿,肾小管周围淋巴细胞积聚,毛细血管有单核细胞浸润及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坏死,诊为急性排斥反应,再次查群体反应性抗体,此2例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均再度明显升高,Ⅰ类平均3.8%,Ⅱ类平均19.2%,立即行蛋白A免疫吸附结合大量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成功逆转排斥反应,肾功恢复正常,复查群体反应性抗体Ⅰ类平均降至8.3%,Ⅱ类降至5.2%。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移植肾功能良好。提示蛋白A免疫吸附能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抗体,降低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很多实验已证实,可溶性CD30可作一种除群体反应型抗体以外的新的分子标志物来评估移植受者移植前免疫状况。 目的:比较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对预测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1/2008-01在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完成。 参试者: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20例。 方法:检测120例肾移植前患者血清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浓度,移植后患者接受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免疫抑制疗法。移植后6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映判断采用肾穿刺活检,确诊患者是否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 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检测移植前后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观察患者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与急性排斥关系。 结果:总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5.8%(19/120),sCD30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均阳性患者与两项都是阴性的患者相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42%和7%,P =0.001)。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患者中若检测出sCD30呈阳性,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概率会显著升高(21%和5%,P =0.019)。致敏组人群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 结论:sCD30的高表达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受者的内分泌和糖类、脂类代谢也发生了变化,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已成为影响患者移植后短期及长期存活率的一项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到人肾存活.目的:分析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的相关因素,总结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郑州人民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18例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肾移植前有糖尿病病史者2例,均为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病史者16例.酮症发生的时间为肾移植后3 d~2.5年.早期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很快出现脱水和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对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去除诱因以及针对并发症等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成功13例,人/肾存活良好,成功率72%;3例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17%;2例患者救治成功,但移植肾功能丧失,恢复血液透析.提示肾移植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与抗排斥药物及移植肾功能密切相关的严重的肾移植后并发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后果,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除了作为肾衰竭的替代治疗外,还应用于其他多个领域.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已处于极度失代偿状态,加之患者长期用药,对强利尿剂也会产生抵抗,最终各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我院对12例难治性心衰采用了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配偶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夫-妻活体供肾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9例妻-夫活体供肾移植术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妻-夫活体供肾移植术比较,夫-妻活体供肾组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长期肾存活率高.结论:夫-妻活体供肾移植临床少见,但因配偶间长期性生活因素,妻子体内所产生的免疫耐受使体内抗体对丈夫器官排斥率较妻-夫活体供肾组低,夫-妻活体供肾移植效果较妻-夫活体供肾移植效果好,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近来有文献报道,前列地尔可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恢复,降低肾功能恢复延迟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目的:观察肝肾联合移植后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移植物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实验组,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3周内给予前列地尔30μg/d,同期选择4例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不给予前列地尔的肝肾联合移植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胆汁引流量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患者移植后尿量、肌酐清除率、胆汁引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肌酐浓度及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前列地尔对肝肾联合移植后移植肝、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背景: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手术国内有较多报道,但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观察有限。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不同程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肾移植前肝穿刺活检,移植后2年随访观察转归情况。方法:对接受肾移植的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分为轻度(n=9)、中度(n=7)、重度(n=5)3组。肾移植后随访观察2年。3组中各有2例进行重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在随访2年中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随访至终点时,2例重复肝活检病理显示已处于重度病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从移植后3个月开始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持续高于正常水平;18个月开始,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随访至终点时,有4例呈肝硬化改变。提示不同程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移植后预后不同,肝活检是评价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导肾移植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