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究风险护理模式对老年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126例老年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风险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期间IVAP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干预3个月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  相似文献   
102.
103.
金霞  胡三莲  江玉 《海南医学》2012,23(19):113-115
目的观察5.5号头皮针用于输注滴速限制类药物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来我院输注滴速限制类药物的59例患者,使用7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为对照组。对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来我院输注滴速限制类药物的62例患者,使用5.5号头皮针行静脉穿刺为实验组。评价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中滴速波动情况,使用卡方检验、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输液过程中滴速波动情况:输液后15min为(2.93±8.86)%、输液后30min为(0.8±8.6)%、输液后45min为(1.53±6.93)%、输液后60min为(0±10.53)%,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5号头皮针在输注滴速限制性药物的过程中,能减少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滴速波动,提高治疗效果,保证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120例CHF患者随机分戍治疗组(n=60例)及对照组(n=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稳定剂量的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EPO 75IU~100IU/kg.每周1次,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耗氧量峰值治疗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PO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05.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任陈可静主任医师说,秋冬季小儿易发咳嗽,而过敏性咳嗽也不少。过敏性咳嗽由于反复咳嗽反复折磨,对家长和患儿来说都是一种痛苦。过敏性咳嗽也叫咳嗽变应性哮喘,慢性咳嗽中有一半以上是过敏性咳嗽的患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新型多功能体温测量盒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急诊科护士65名,观察室病人40例。将双日使用新型多功能体温测量盒测量体温、脉搏列为实验组,单日使用传统测量方法列为对照组。临床应用30 d。结果:使用新型多功能体温测量盒测量体温、脉搏,操作时间(20.47±1.48)min、体温计摔碎率为0.08%、护士满意率为100%,与用传统方法测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新型多功能体温测量盒测量体温、脉搏,使护理工作方便快捷,既简单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解表药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今文献记载,结合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探讨解表药的临床功用,评议《中药学》将其主治定位在表证上的不足,指出解表药不仅走表,而且走里;既治表证,也治里证;外感疾病固当使用,内伤杂病亦不可或缺。进而从玄府理论的新视角对解表药性能予以新的诠释,指出其辛散、开发、走窜、宣通之性,不仅能开发肌表的毛孔(发汗解表),且能开通体内脏腑组织的玄府,在调节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运行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因而在各科临床治疗中有十分广阔的运用空间。剖析“解表药=发汗”的认识误区,指出对解表剂发散作用的过分强调是造成人们畏用解表药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将“解表药”改称为“发散药”及“温散药 ”“凉散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三七脂肝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5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七脂肝丸治疗肝功能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非药物干预,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20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服用三七脂肝丸,5 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监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肝脾B超检查;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3.22%优于对照组的77.19%(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两组ALT,AST复常率相当;观察组TC,TG,LDL-C和HDL-C复常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超检查脂肪肝程度均有好转,观察组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均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脂肝丸对肝功能异常NAFLD患者的肝功能有保护作用,能促使患者血脂好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TNF-α和IL-18水平与有关。  相似文献   
109.
通冠复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通冠复脉汤治疗冠心病(CHD)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7例CHD室性早搏急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39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美托洛尔缓释片,5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通冠复脉汤,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治疗前后心悸、胸痛、神疲乏力、气短及唇色紫暗等主要症状评分;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治疗前后室性早搏的次数;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水平。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2.11%,优于对照组的74.36%(P<0.05);经Ridit分析,观察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心悸、胸痛、神疲乏力、气短及唇色紫暗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NO和6-Keto-PGF-1a高于对照组,ET-1和TXB2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冠复脉汤能治冠心病(CHD)室性早搏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改变、室性早搏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肌血供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油茶皂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了油茶皂苷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油茶皂苷对caspase-3、PARP、Bip、ATF6、IRE1、Perk、eIF2a和eEF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油茶皂苷(10~30 mg.L-1)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同时可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诱发PARP底物的断裂;进一步上调IRE1表达量及活化Perk、eIF2a和eEF2蛋白。结论油茶皂苷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