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刘海兰  梁鹦 《四川中医》2008,26(6):47-48
本文从甘草广泛的应用性和资源地域分布的特点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甘草资源的现状.鉴于甘草资源过度利用和破坏的主要原因,制定出了甘草资源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维护我国的甘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257例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逍遥散配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鹦 《陕西中医》2010,31(6):677-678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配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抑郁症病例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逍遥散等加减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用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2、4、6周末的HAMD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逍遥散加减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具有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注射液引起的741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10种医药期刊中有关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的有关文献156篇,并对741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结论:应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药品质量以及严谨其配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赵克宏  梁鹦 《陕西中医》2011,32(8):1006-100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立愈合剂(枳实、延胡索、厚朴、大黄、黄连、栀子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8.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解毒攻下,疏肝解郁的功效,可提高免疫力,能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张巍云  梁鹦 《中成药》2004,26(9):i022-i023
中药散剂,是传统剂型之一,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的记载.散剂的特点在古书中也早有论述:"散者散也,去疾病用之."即药物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大,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并能产生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因此,散剂在现代药物制剂中仍有一席之地.如我院的自制制剂慢萎散,是根据我院消化科老专家的经验方研制而成.在临床应用中有独到的疗效.但是,由于医院制剂的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为手工操作,而且制剂品种多,批生产量小,中药饮片染菌现象普遍,给散剂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按照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中药散剂的口服制剂,其细菌总数每克不得超过30000个,霉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为了有效地控制散剂的卫生质量,笔者以慢萎散为例,对中药散剂的染菌途径进行了卫生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17.
人参及成方中人参的几种薄层层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及成方中人参的几种薄层层析方法梁鹦青海省中医院,西宁810000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P.schinsengNees)的根,主产于东北,是我国常用的名贵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种人参皂甙(Ginsenosi...  相似文献   
18.
梁鹦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611-6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临床难治症,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皮肤颜色微青紫,急性期疼痛并行走困难。初期因其病变范围小,症状与体征均不明显,易被忽略,后期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院疮疡科在采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络止痛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笔者收集病例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丁启强  孟祥林  刘佳  梁鹦 《中国药房》2014,(22):2047-2049
目的:了解我院近期门急诊以及住院医嘱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总院2013年1-10月每月门急诊300张处方、住院医嘱3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对自2013年6月起使用电子处方后的改观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使用电子处方前我院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处方的合理率分别为76.81%和84.71%;使用电子处方后,门急诊和住院医嘱合理率分别为83.54%和86.18%,均较之前有所提高。结论:电子处方虽然可以提高处方合理率,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在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和与医师交流沟通的同时,加强医师相关的业务水平,加大医院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鹦 《江苏中医药》2010,42(7):27-28
2005年~2009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38例,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