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7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在脑血管性疾病,尤其是自发性脑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CT脑血管造影3维重建技术。28例患者中发现脑动静脉畸形(AVM)16例,动脉瘤3例,动脉瘤伴AVM 1例,脑胶质瘤1例,无阳性发现者7例。结果CTA能清楚显示AVM和动脉瘤的部位、形态、供血动脉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CTA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活、安全的检查方法,对寻找病灶、指导手术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42.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较少见,不易根治,且易癌变。1980~1991年收治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74例,其中16例癌变,16例全部单侧发病,平均年龄53.3岁,恶变率21.6%,作者认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放疗及反复多次手术是NIP恶变的诱发因素,手术治疗采用上颌骨部分及全部切除术,累及眶内应一并行眶内容物剜除,术中应将肿瘤尽量彻底切除,并认为术中术腔内应给予液氮短时多次冷冻治疗。术后给予放射治疗,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冷热试验诱发头晕和/或眩晕时的眼震强度,探讨头晕眩晕与眼震强度的关系。 方法 对399例前庭周围性疾病患者进行常规冷热试验检查,以双耳冷热气刺激诱发出头晕和/或眩晕感时的眼震强度为指标,比较分析头晕及眩晕感与眼震强度的关系。 结果 冷热刺激诱发头晕眩晕及关联眼震总体分析,出现眩晕时的眼震强度总是大于头晕。左右耳冷热气刺激诱发头晕、眩晕的眼震阈值分别为:左耳冷4.2°/s、5.9°/s,左耳热4.2°/s、8°/s,右耳冷4.6°/s、6.2°/s,右耳热5.3°/s、 6.5°/s。399例患者进行双耳冷热交替刺激,共计1 596次试验,诱发出头晕513次(32.14%),其中312次仅有头晕、201次在头晕后10 s左右还出现眩晕;诱发出眩晕906次(56.77%),其中705次直接出现眩晕,无从头晕向眩晕进行过渡,另201次眩晕出现在头晕10 s左右之后;未引出头晕眩晕378次(23.68%)。 结论 眩晕对应的眼震强度阈高于头晕,眼震较弱时患者表现为头晕,较强时则呈现眩晕。冷热气刺激诱发眼震强度由弱到强及同时存在的由头晕到眩晕现象,提示头晕眩晕症状与两侧前庭张力差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直接侵犯邻肺叶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情况,并与经手术治疗的纵隔重要结构受侵犯的T4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为更合理地对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进行T分期提供线索.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且均为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均为NOMO的NSCLC患者.从1997年3月到2006年10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有49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其中28例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归于A组,21例直接侵犯纵隔重要结构的T4患者归于B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生存期和长期生存率进行计算和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肺功能和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具有较好的均衡性.A组有1例发生围术期死亡.A组的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7%、61.1%和40.7%;B组的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58.2%,43.7%;A组和B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4个月和49个月,两组问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结论 直接侵犯邻肺叶的周围型NSCLC的预后与可手术的侵犯纵隔重要结构的T4患者的预后相似.对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对于邻近肺叶受侵的NSCLC患者,手术方案应该按照同期双原发肺癌的治疗原则来制定.尚需进一步研究来探讨邻近肺叶受侵的NSCLC的T分期.  相似文献   
45.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 起源于间叶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其生物学行为独特,主要特点为局部侵袭性、高复发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6.6[1],好发于育龄女性盆腔及会阴,少数见于男性会阴及肛门旁区,发生于头颈部罕见,我科近年收治2例,且均为男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眼震电图是以眼震作为观察指标的一种客观的前庭功能检测方法。优势偏向是冷热试验和旋转试验结果的评价参数,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见于前庭中枢或外周性病变,定位意义亦不肯定。故本文对近年来优势偏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Rough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不确定、不精确、不完整数据的数学工具.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不确定性度量一划分贴近度,并基于划分贴近度分别提出了对一般信息系统和决策信息系统进行属性约简的算法,对决策信息系统进行约简的算法不仅可以对一致决策表进行约简,还可以对不一致决策表进行有效的约简.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潜能及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价值。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骨髓来源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的16岁儿童胸骨骨髓血(查体以排除造血系统疾病,结果显示为健康体质),经得家属同意。Percoll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等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经CD44抗体、CD45抗体、CD34抗体鉴定。取其第4代细胞,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分化,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处理先获得巢蛋白阳性细胞,分别用两种方法诱导其向胰岛祖细胞的转化:化学物质诱导和共培养法诱导,免疫荧光检测胰岛祖细胞标志-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蛋白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是否表达胰岛素)。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胰腺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低糖DMEM使其增殖。将胰腺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底层已接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6孔板共培养,共培养法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祖细胞的初步转化。结果:成脂诱导及成神经诱导可获得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以及巢蛋白阳性细胞。化学法向胰岛祖细胞诱导后可检测到PDX-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共培养法诱导也可获得PDX-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新生儿胰腺具有巢蛋白、CK-19阳性的胰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高糖诱导可形成胰岛样细胞团。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及胰岛祖细胞的潜能。新生儿胰腺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过程中所分泌的一些物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祖细胞的转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纳洛酮治疗促进丘脑出血患者运动语言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丘脑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语言功能的促进恢复作用。方法:44例丘脑部高血压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内患者随机分成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纳洛酮组22例,每天持续静脉注射纳络酮4.8mg,同时每天从脑室引流管中分10次共注入纳洛酮4mg,连续应用10d。对照组除未用纳洛酮外,其他治疗方法皆同纳洛酮组。同时观测两组患者第1,3,7,10天的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代表患者的意识状况,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血糖浓度,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语言和运动功能评分,哥拉斯格结局评分(GOS)评分。结果:纳洛酮组的GCS评分于第7天12.12±3.05,第10天12.66±3.25明显高于对照组10.23±4.01,10.89±4.21(P<0.05);纳洛酮组第3~7天内的MCA的平均血流速度、平均全血黏稠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个月时的运动、语言功能评分和GOS评分纳洛酮组皆高于对照组(P<0.05);纳洛酮组第7,10的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较接近正常值,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也较对照组低。结论:早期、多途径、大剂量应用纳洛酮能有效保护脑神经功能,降低机体损伤后应激反应的程度,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珠三角社区注射吸毒者(Injection drug users,IDUs)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选择珠三角两个地区,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社区吸毒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招募376名IDUs,HIV抗体阳性率8.5%。123人(32.7%)自我报告曾经检测HIV,74人(19.7%)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少数民族(AOR=11.72,95%CI:4.84~28.37)、针具共用因子(AOR=1.80,95%CI:1.30~2.48)、HIV感染风险评价因子(AOR=1.58,95%CI:1.02~2.43),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珠三角社区IDUs HIV流行形势较严峻,针具共用是导致HIV流行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应给予少数民族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