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4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医药卫生   941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目的】探索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内皮素和一氧化氮 (NO)改变的分子机理。【方法】用半定量RT -PCR方法 ,观察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 (ET)和组成型NO合成酶 (constitutivenitricoxidesynthase ,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血瘀证动物模型血清导致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ET - 1mRNA表达升高 (P <0 .0 1) ,cNOSmRNA表达下降 (P <0 .0 1)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r=- 0 .857,P <0 .0 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中ET基因高表达及cNOS基因低表达导致的二者平衡失调在血瘀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2.
自伦琴发现X射线 1 0 0多年来 ,放射学在医学领域是最年轻的学科。从简单常规的诊断发展到今天众多的医学影像学 ,特别是放射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 ,产生了CT、MRI、DSA等系列新设备 ,由平片发展到了体层成像、数字化、三维仿真重建阶段[1] 。尤其是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结合构建了诊治兼备的又一临床学科 ,使传统的放射诊断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 ,它的临床应用之广泛、发展之迅速、检查及治疗项目之多 ,是其它学科所不及的。本文就现代影像学的临床合理应用问题略述如下。  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普通X线成像 ,包括X…  相似文献   
113.
患者女 ,60岁 ,于 1 0d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全腹持续性胀痛 ,伴有恶心。呕吐一次 ,呕吐物为骨内容物。查 :神清 ,精神欠佳 ,纳差 ,小便赤 ,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 ,腹隆 ,肝脾未及 ,全腹压痛阳性 ,无反跳痛。B超示 :( 1 )腹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 2 )脾周积液待查。CT示 :( 1 )小网膜及脾脏、被膜下积液 ;( 2 )胆总管扩张 ,下段阳性结石。行X线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 :前后位见胃向右下方移位 ,胃底及胃体中上部可见纵带状育盈缺损 ,侧位片于胃底及胃体大弯侧可见不规则弓形压迹 ,其范围约 1 8 0cm ,充盈缺损及压迹形态随体位变化而改…  相似文献   
114.
内镜粘膜切除术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6年6月-1998年2月间电子肠镜检出的34例38个病变行EMR,并比较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结果:对34例38个病变施行EMR成功37次,失败1次,成功率97.4%(37/38)。成功的37次中包括分割切除(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 Resecton;EPMR)9次。EPMR术中并发少量出血2例(5.4%)。病理检查发现多发息肉癌变率(100%)高于单发息肉(29.41%),P=0.001,肿瘤最大径<1.5cm腺瘤癌变率为36.37%(8/22)、≥1.5cm为73.33%(11/15),P=0.045;EMR标本与普通活检标本对早期癌的检出率分别是52%和26%(P<0.001),而且普通活检的漏检率达50%(8/16病变)。结论:内镜下大肠粘膜切除术能够对常规圈套法不能摘除的肿瘤样病灶切取活检,以达到病理学诊断定性质、定范围、定深度的理想要求,且对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优于普通活检。  相似文献   
115.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院共施行动脉导管未闭 ( PDA)手术 33例均获成功 ,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病例随访至今 ,无一例导管再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 7例 ,年龄 3~34岁 ,其中 3~ 1 4岁 2 1例 ,1 5~ 2 9岁 9例 ,30~40岁 3例。术前无证状者 1 1例 ,有不同程度活动后心悸气促 2 1例 ,活动后昏厥 1例。体检 :全部病例胸骨左缘第 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2 7例P2 亢进并于左胸壁扪及震颤。周围血管征阳性 6例。心电图检查左室肥厚或双室肥厚 2 1例 ,右房肥厚 9例 ,ST段改变 3例 ,X线心…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联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治疗对大鼠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用SIM或SR和较低剂量SIM联合较低剂量SR处理大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ALP活性和TRACP活性。结果与单独使用SIM或SR相比,SIM+SR联合处理使成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而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能力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SIM或SR相比,SIM+SR处理使成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破骨细胞中p-akt、p-gsk3β、β-catenin、p-β-catenin和NFATC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较低剂量的SIM+SR比单独使用较高剂量的SIM或SR,更能显著通过AKT/GSK3β/β-catenin/NFATC1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儿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吸氧、平喘、抗病毒、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疗程10~14 d。观察组患儿入院的第1天给予红霉素,剂量为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 d。对照组患儿给予等剂量的注射用5%葡萄糖液,1次/d,疗程为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总时间、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皮疹、呕吐、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能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监测2019年包头市11所三级医院所有临床分离菌株的构成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室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上述医院的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全自动药敏仪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8年版 M - 100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201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9年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菌8 4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278株,占比27.0%,革兰阴性菌6 152株,占比73.0%。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检出率分别为65.5%和12.8%,未检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粪肠球菌(EFA)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EFM),EFA中检出2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EFM中检出1株替考拉宁耐药菌株、2株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和ESBLs(+)克雷伯菌属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6.0%和16.8%。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 的检出率分别为0.5%和1.1%,CREC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00%,远高于CRKP的29.4%。结论 本地区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继续做好耐药监测工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19.
哮喘患者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Eos)被认为是活化了的Eos。地塞米松(DM)对不同密度Eos凋亡的影响,研究很少。本研究用DM干预哮喘豚鼠体外不同密度的Eos,以原位杂交方法观察Fas 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Eos凋亡,以了解DM促进不同密度Eos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复方福尔可定糖浆与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用于肺癌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至5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伴有肺癌相关性咳嗽的中晚期肺癌患者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1)观察组: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62.3±10.4)岁;给予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2)对照组: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62.0±8.1)岁;给予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剂量均为每次15 ml, 每日3次, 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的镇咳有效率、咳嗽严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测评(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评分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临床研究, 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控制肺癌相关性咳嗽。治疗后第3天,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镇咳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73.3%(22/3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治疗后第5天,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镇咳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86.6%(26/3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观察组治疗前中重度咳嗽患者占56.7%(17/30), 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