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吴忠  王卫  王圣  林劲  张敬文  吴明  苏哲坦  李新明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89-1389,1311
患者女性,1958年11月生。因阵发性胸痛、头痛、视蒙3个月,再发1d,于1998年2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晨起时突发胸痛、胸部剧压榨感,伴头痛、视物模糊、气促、大汗淋漓、手脚发麻。开始时几乎每天早上发作1次,每次持续2.3min可自行缓解。有时需到当地医院吸氧、打止痛针(具体不详)方可缓解。曾查ECG提示“心肌缺血”,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近3个月症状反复,曾到当地医院拟“神经官能症”治疗。  相似文献   
42.
Application of Brugada's wide tachycardia differential criteria in patients with preexcitation syndrome and preexisting bundle branch block@吴明$Departmen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0311,China @林劲$Departmen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0311,China @张敬文$Departmen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0311,China @李新明$Departmen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相似文献   
43.
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吸氧,洋地黄,利尿剂的基础上,给予乌拉地尔50mg溶于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速度100-400μg/min疗程1-6天。用乌拉地尔的同时未用其他血管扩张剂。结果 使用乌拉地尔治疗30-60分钟后,大部分患者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显效14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0.7%。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收缩压与心率乘积均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则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合并高血压病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后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择32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3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B组)进行PCI,分别在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20 min、24 h及7 d采血测定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并动态随访PCI后冠状动脉病变再狭窄的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20 min血清von Willebrand因子(vWF)、凝血因子Ⅷ抗原(Ⅷ:Ag)、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蛋白C、凝血酶活性(F.Ⅱa)、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清纤溶酶原(Plg)、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D-二聚体水平及术后24 h vWF、蛋白C、Fbg、Plg、PAI、D-二聚体水平均有明显改变[术前:(54±19)%、(69±16)%、(208±33)mg/L、(14±3)μg/L、(4.1±0.9)mg/L、(0.46±0.12)kU/L、(4.6±1.1)g/L、(181±42)mg/L、(0.26±0.06)kIU/L、(0.37±0.09)kAU/L、(0.53±0.15)mg/L;术后20 min:(94±34)%、(89±26)%、(188±31)mg/L、(20±5)μg/L、(3.3±1.3)mg/L、(0.58±0.17)kU/L、(5.6±1.3)g/L、(162±45)mg/L、(0.38±0.09)kIU/L、(0.48±0.13)kAU/L、(0.89±0.28)mg/L;术后24 h:(75±20)%、(3.5±0.8)mg/L、(5.3±1.1)g/L、(167±43)mg/L、(0.43±0.11)kAU/L、(0.78±0.1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7 d PCI后血栓形成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0 min、24 h、7 d vWF、Ⅷ:Ag、ATⅢ、GMP140、蛋白C、F.Ⅱa、Fbg、PAI、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分别为:(135±37)%、(128±33)%、(88±19)%比(70±18)%,(120±30)%、(99±24)%、(88±22)%比(77±20)%,(157±34)、(161±31)、(164±33)mg/L比(187±33)mg/L,(23±7)、(22±6)、(20±4)μg/L比(17±4)μg/L,(2.1±1.1)、(2.2±0.7)、(2.5±0.8)mg/L比(3.0±1.1)mg/L,(0.79±0.19)、(0.74±0.18)、(0.69±0.16)kU/L比(0.61±0.16)kU/L,(6.6±1.7)、(6.4±1.8)、(6.1±1.7)g/L比(5.2±1.2)g/L,(0.68±0.15)、(0.66±0.15)、(0.57±0.18)kAU/L比(0.47±0.15)kAU/L,(1.22±0.34)、(1.10±0.30)、(0.94±0.22)mg/L比(0.68±0.1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20 min、24 h、7 d,B组与A组vWF、Ⅷ:Ag、ATⅢ、GMP140、蛋白C、F.Ⅱa、Fbg、Plg、t-PA、PAI、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后出现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更加明显,表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存在明显的血栓形成前状态,而高血压可以促进这一状态产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合并高血压病(HP)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AD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合并HP患者42例;另选正常对照组48例.将所有CAD患者按照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分为有心血管事件组(56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60例),所有受试者采血测定纤溶酶原激活酶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SAP患者PAI-1、FIB水平分别为(389±90) AU/L,(4.70±1.1)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7±80) AU/L,(3.6±1.0)g/L,P<0.05];SAP患者t-PA水平为(234±70) IU/L,明显低于对照组[(285±90) IU/L,P<0.01)].UAP患者PAI-1、FIB水平明显高于SAP患者(P<0.05);UAP患者t-PA水平明显低于SAP患者(P<0.01).合并HP的UAP患者PAI-1、FIB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HP的UAP患者(P<0.05);合并HP的UAP患者t-PA水平明显低于不合并HP的UAP患者(P<0.05);有心绞痛事件发作者(56例)PAI-1、FIB明显高于无心绞痛发作者(60例,P<0.05);而t-PA水平明显低于无心绞痛发作者(P<0.05).结论 CAD患者体内存在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尤其是在合并HP的UAP者或心绞痛发作者体内更加明显,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在心绞痛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而HP可能促进了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6.
目的优化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实验条件,建立高效准确的海产品总砷含量检测方法。方法烘干后的样品经优化的硝酸、高氯酸和硫酸混合酸体系加热消解后,经硫脲-抗坏血酸还原,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所建立的总砷含量检测法加标回收率94%~102%,相对标准偏差1.8~2.6%;在1~4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4,方法检测限低至0.004mg/kg,且试样检测结果与ICP-MS方法结果比对一致。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整个测定过程仅需1.5h,可满足大批量海产品总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47.
本文作者采用 12导联 ECG测定了 9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 QTd(QT离散度 )及 QTcd(校正的 QT离散度 ) ,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壁厚度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 VMI) ,比较了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 (L VH)与不伴 L VH患者之间 QTd及 QTcd的变化 ,并分析 L VH与其的相关性。1 对象和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高血压病患者 98例 ,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伴 L VH组 5 4例 (A组 ,男 31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 3± 15岁 )与不伴 L VH组 44例 (B组 ,男 2 6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2± 14岁 )。采用 RT- 6 80 0型心脏彩超仪 (探头频率 3.5 MH…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 探讨丹酚酸B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模型的影响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 通过改良后的免疫学方法制备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丹酚酸B连续灌胃4周,评价丹酚酸B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肾脏指数、24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B高、低剂量组可以降低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肾脏指数(P<0.01);降低24h尿蛋白排泄量(P<0.05);降低Scr、BUN的含量((P<0.01或P<0.05);降低血清中TC、TG(P<0.01或P<0.05)的含量,升高血清中ALB、TP的含量(P<0.01或P<0.05);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1或P<0.05),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P<0.01或P<0.05);降低血清中IL-1α、IL-10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 丹酚酸B可以改善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肾功能,调节异常血脂状态,其机制可能是抗脂质过氧化及调节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射频电流对起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RFCA治疗,其中14例为安装起搏器后出现的难治性房扑或房颤,男9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1±8岁。结果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成功率为99.2%(130/131),随访3.2±0.6(1~5)年,有1例AVRT复发,复发率0.8%(1/131),并发症发生率0.8%(1/131)。植入起搏器患者在放电过程中有2例出现感知过度,停止放电后起搏器感知恢复正常。术后所有起搏器的感知、起搏功能正常,电极阻抗无明显改变。结论 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植入起搏器患者行RFCA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方法2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组与对照组各105例,所有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均相同,在护理方面,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循证组不仅进行常规护理,还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持续应用1个月。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循证组的有效率是96.2%,对照组的有效率是79.0%,循证组比对照组的有效率要高( P<0.05)。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在进行干预后,都出现了降低的趋势( P<0.05),同时干预后循证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经过评定,循证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随访调查6个月,循证组心肌梗死、血管重建、胃肠道反应与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综合治疗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能有效提高远期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