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背景 单纯疱疹病毒(HSV)盘状角膜基质炎是一种抗原和抗体在角膜基质层内引起的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以往的疗法是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的局部应用,但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且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应用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FK506滴眼液具有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又不存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但FK506滴眼液对HSV盘状角膜基质炎的疗效研究很少.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滴眼液治疗HSV盘状角膜基质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确诊为活动期HSV盘状角膜基质炎的患者18例18眼,采用质量分数0.05%他克莫司滴眼液局部应用联合抗病毒药物局部和全身应用的方案进行治疗,平均用药(56.0±7.9)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以及停药时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动态观察0.05%他克莫司滴眼液对HSV盘状角膜基质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患者治疗后角膜厚度开始下降的平均时间为(8.3±2.5)d,角膜水肿消失的平均时间为(25.3±11.5)d,水肿消退最慢的2例患者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及停药时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4(6,2)、1(2,1)、1(1,0)和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90,P<0.001),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SⅠt值分别为(6.78±1.90)、(7.39±3.53)、(8.06±2.92)和(8.11 ±3.05) mm/5 min,不同时间点SⅠ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P=0.43);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BUT值分别为(0.39±0.50)、(1.11±0.90)、(2.00±1.08)和(3.39±0.92)s,各时间点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4,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U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l).18例患者中2例于停药后2个月和5个月复发,再次按相同方案治疗后治愈.治疗期间未发生眼压升高或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眼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滴眼液联合抗病毒治疗可减轻HSV盘状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水肿并促进泪膜修复,并可用于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无效者或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患者.  相似文献   
52.
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卧位是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I] 在病情允许的条件 ,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 ,是护理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表现。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 ,由于其创伤性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而PTCA术后常规需绝对平卧位 18~ 2 0小时或更长 ,造成患者不舒适。为此 ,我们选取 12 0例进行了研究 ,在不影响伤口的情况下 ,改换卧位 ,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7月入我院心内监护室择期行PTC…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实行护士—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每个病区设置一本质控本,将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质控本上,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护士的绩效考核与质控本上记录的存在问题挂钩,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月奖金挂钩;统计实施18个月与实施前18个月ICU及C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1.46%降至实施后的4.77%。[结论]ICU护士实施绩效考核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55.
陈苗  林丽霞 《广东医学》2022,(6):687-691
干眼是眼科诊疗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干眼发病的主要原因。国内外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传统方法包括局部药物和热敷、睑板按压、中药熏蒸等手段,总体治疗效果有限。强脉冲光疗法作为治疗干眼的新型手段,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临床研究显示,眼睑局部强脉冲光治疗可以减轻炎症,促进睑脂分泌,增加泪膜稳定性,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干眼患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与睑板腺按压联合治疗可加强这一效果并明显延长症状的缓解时间。同时,相关研究还表明强脉冲光治疗脸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在正确的使用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文综述了强脉冲光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中的可能机制、临床应用、使用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建立完善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病人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 2组 ,每组5 0例。对照组 5 0例病人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 ,实验组 5 0例病人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 2组病人住院天数、卧床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平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 ,而病人舒适度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PTCA病人中的应用 ,可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成本 ,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7.
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为描述性研究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理技能、自理责任感、健康知识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会支持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度越高的患者,自理责任感越强,健康知识掌握越好,自我护理技能越高,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进行部分自我护理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急性心肌梗死(AM1)患者能否在发病的最早期(发病后24-72h)实行部分自我护理活动及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发病后24~72h进行部分自我护理活动和传统卧床休息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在静息时、进食后、小便后、洗漱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肌耗氧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塞24-72h在心电、血压监测下,早期实行自我护理活动不仅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婴儿心脏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对住院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2019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接受心脏手术的婴儿的临床数据,以氧合指数是否小于300 mmHg,将婴儿分为低氧组和非低氧组。使用线性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氧合指数与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的曲线关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209例婴儿纳入研究,婴儿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4.8%,术前白蛋白降低和术中输血是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非低氧组机械通气时间21(7,74)h,重症监护时间166(41.25,305.75)h,住院时间8.05(5.9,13.97)d;低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3(46,139)h,重症监护时间265(189,358.5)h,住院时间12.2(9.3,16)d;低氧组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更长,两组患儿均存活出院。结论 婴儿心脏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影响住院预后,术前白蛋白降低和术中输血是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卑休息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再发作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心电、血压监测下进行早期活动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