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采用国产的CD3单克隆抗体代替环胞菌素A,建立人淋巴母细胞株(LCL)。方法采静脉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淋巴细胞,分别应用CD3单克隆抗体以及环胞菌素A作为免疫抑制剂,对比LCL建株情况。结果CD3单抗组经过4周的培养CD3 细胞由培养前的59.65%减低到52.78%,而环胞菌素A组升高至61.15%(P>0.05);对CD19 细胞的促进作用由培养前的5.39%提高到12.70%,而环胞菌素A为8.47%,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D3单克隆抗体与环胞菌素A同样能够促进B淋巴样细胞株生成,防止体外B细胞的退化。  相似文献   
52.
盆腔肿块的影像学检查一般采用超声和CT检查 ,但鉴别良恶性较困难。笔者用99Tcm(V) 二巯基丁二酸 (DMSA)对116例盆腔肿块患者行平面显像 ,探讨其对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82例女性患者 ,发现盆腔肿块时间为 10~ 30d ,肿块大小 1.5~ 2 5cm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 43岁。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2 .方法。患者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 ,服番泻叶导泻 ,晨空腹。检查前排净小便以减少干扰。静脉注射99Tcm(V) DMSA 740MBq。于注射 15、6 0和 12 0min后各采集 8mi…  相似文献   
53.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多。车祸等原因导致胸部外伤越来越多,胸部外伤以肋骨骨折最常见,多根多段肋骨骨折为肋骨骨折的特殊类型,传统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多以钢丝、克氏针、7号线或10号线为内固定材料为主,术中操作较复杂,手术时间长,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手术方式成为胸外科医师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方向,自肋骨接骨板发明以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将肋骨接骨板用于多根多段肋骨骨折,我院胸外科自2008以来,应用肋骨接骨板治疗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摘要: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我院2014-2019年间PA耐 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变化情况,运用SPSS 20.0软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DDDs为自变量,耐药率为因变量,耐药率与 多个品种DDDs具有相关性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并以方差膨胀因子(VIF)考察自变量间的共线性。当自变量间存在共线 性时,采用岭回归法分析。结果 我院PA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氨曲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与多个品种抗菌药物DDDs 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品种的用药频度间存在共线性。其中庆大霉素与氨基糖苷类存在共 线性,莫西沙星、美罗培南和碳青霉烯类三者间存在共线性,头孢他啶、莫西沙星和喹诺酮类三者间DDDs均存在共线性。 岭回归分析表明,PA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与庆大霉素DDDs(β=0.532,P=0.004)、酶抑制剂合剂类累计DDDs呈正相关(β=0.330, P=0.035),与头孢他啶DDDs呈负相关(β=-0.430,P=0.024),回归模型通过F检验(R2=0.652,F=8.914,P=0.0003)。对氨曲南耐药 率与喹诺酮类累计DDDs呈正相关(β=0.283,P=0.046),回归模型通过F检验(R2=0.350,F=3.588,P=0.0319)。结论 我院PA耐 药率的变迁与多种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考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相关性,建立可用于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的回归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信阳市中心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监测数据以及同期抗菌药物AUD数据.采用2014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数据作为试验样本数据,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耐药率为因变量,抗菌药物AUD为自变量,对相关性显著的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以2020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数据为考核样本,应用所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并与同期耐药率实际值对比以验证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P<0.05),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随时间无显著变化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与头孢唑林AUD呈正相关(r=0.431,P=0.036),与阿奇霉素AUD呈正相关(r=0.523,P=0.009),与左氧氟沙星AUD呈正相关(r=0.606,P=0.002).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与头孢唑林AUD呈正相关(r=0.447,P=0.029),与左氧氟沙星AUD呈正相关(r=0.482,P=0.01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与左氧氟沙星AUD呈正相关(r=0.639,P=0.001).分别对庆大霉素耐药率、左氧氟沙星耐药率、MRSA检出率建立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F1=7.416,P1=0.004;F2=6.317,P2=0.007;F3=11.65,P3=0.002).将2020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抗菌药物AUD数据代入相应的回归模型,得到的耐药率预测值在实际值上下浮动,耐药率实际值均处于95%预测区间以内.结论 信阳市中心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存在相关性,所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可初步反映两者的量化关系,可对耐药率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布地奈德气雾剂配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喉-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配合利巴韦林协雾化吸入,对照组运用地塞米松0.3mg/kg静滴.对两组治疗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定位在神经外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1例脑肿瘤患者的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定位,确定肿瘤边界,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判定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31例病人肿瘤定位准确,肿瘤完全切除,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超声能准确地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减少盲目性操作带来的脑损伤,能够观察肿瘤的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16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218例健康对照者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基因4G/5G多态性。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13.369,P=0.001;χ2=12.265,P<0.001)。结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 4G/5G基因型多态性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9.
阿司匹林对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存在子痫前期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高危因素孕妇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将孕14~16周经多普勒超声证实有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的孕妇139例分为两组,试验组(n=74)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n=65)不作处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35.1%和61.5%(P〈0.01),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7.7%和22.5%(P〈0.05);试验组和时照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分别为18.9%和32.3%(P〉0.05);两组间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小于5分的比例及新生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孕14~16周存在子痫前期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高危因素的孕妇给予低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对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血清中EB病毒EBNA、EBZta抗体水平的分析,了解该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情况.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41例,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非患者43例,正常人群90例,用ELISA检测血清EBZta IgG和EBNA1 IgA抗体;结果: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的EBZta IgG和EBNA1 IgA两抗体水平与正常人群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t=1.085,t=0.014,P〉0.05),与鼻咽癌患者比较显示低于鼻咽癌患者组(t=9.789和t=8.836,P〈0.001);以rOD值高于阳性临界值为阳性,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血清EBZta IgG阳性比例高于正常人对照组(Х^2=11.34,P〈0.01).而EBNA1 IgA阳性比例两人群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Х^2=1.304,P〉0.05)。结论: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其EB病毒被再激活的频率增高,反映该人群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