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1.
濒海联合演练陆军某部官兵心理应激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濒海联合演练时陆军官兵心理应激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自拟的应激源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召开官兵座谈会了解各种心理应激情况。结果:演练时某部参演官兵的心理应激问题发生率为43.6%,其中以环境气候因素引起的心理应激问题的发生率为26.4%,社会心理因素为12.3%,躯体疾病因素为4.9%,结论:环境气候差,人际关系紧张,躯体疾病等可能是参演官兵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不同干预方法,观察犬下腔静脉脂肪垫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只犬开胸暴露下腔静脉脂肪垫,首先以固定的输出频率(20Hz)连续电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30 s,测量刺激前和刺激时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SNRT(cSNRT)及AH、HV、RR间期变化;然后在直视下心外膜射频消融脂肪垫,再测定迷走神经刺激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4只完成试验。当电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时,AH间期与刺激前比较明显延长(122.2±12.4 m s vs 82.5±10.3 m s,P<0.05),其余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电刺激通常在2 s内起效,AH间期随刺激电压增加而延长,在刺激停止3 s内恢复。射频消融下腔静脉脂肪垫后,刺激左右颈部迷走神经,SNRT、cSNRT及RR间期与刺激前比较有明显变化(分别为696.4±54.9 m s vs 467.5±45.4 m s;296.3±20.5 m svs 164.5±20.1 m s,400.3±39.1 m s vs 210.1±14.5 m s,P均<0.05),但AH间期及HV间期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可使房室传导延迟,而不影响窦房结功能。消融下腔静脉脂肪垫可以消除迷走神经对房室结的支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原发病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147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两组:骨折组68例,均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病组79例.术前常规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下肢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结果 骨折组和骨病组的APTT、PT、TT、Fib水平及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患者术前不同时期的凝血功能,来探讨延迟手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18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未进行预防性药物抗凝治疗,其中85例于伤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95例手术时超过伤后48h。术前常规检查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进行超声多谱勒检查。结果早期手术组DVT发生率(24.7%)、明显延迟手术组DVT发生率(41.1%)(P〈0.05),二组APTT、PT、TT、Fib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延迟手术可导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中毒是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较常见的家庭生活意外中毒.同时,一氧化碳也是意外生活中毒当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1].患者因中毒等应激因素导致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出现负氮平衡,继而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生命器官系统功能损害、继发感染.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治疗,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如何进行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的营养管理,目前只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而针对老年人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营养管理问题,尚未在国内外的报道中出现.不可否认的是,在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通过营养管理以达到有效地营养支持应是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指导患者摄入碘盐和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相似文献   
17.
<正>1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出院健康维护[1]1.1饮食方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不卫生食物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增加能量供给,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保证蛋白质供给,但限制动物性蛋白。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穿孔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后果严重。急诊手术以传统开腹修补术为主,但相对腹腔镜下修补而言有创伤大、病情恢复慢等不足之处。1990年已有首例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报告[1],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得到较多临床医师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杨玉辉  王杰  孙伟光 《吉林医学》2011,(36):7792-779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对58例腹沟斜疝患者腹股沟位置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必要时扫查腹腔相关脏器,并对诊断结果与传统检查结果和手术证实结果对比。结果:超声提示为腹股沟斜疝的58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超对腹股沟疝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若结合临床表现及外科查体,可大大提高腹股沟疝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提供依据。统计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56例,全部行X线片检查,部分行CT检查。结果发现随年龄的增长,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占比例也增加,因轻微外力造成骨折的占68%。病情的恢复与骨折的程度不呈正相关,而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程度有明显关系,老年人的骨生理老化所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因素,治疗上应以腰背肌功能练习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