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0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医药卫生   385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990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2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例无心血管病史和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中有40例(16.39%)出现心血管系统井发症,除1例移植后早期心源性猝死外,其它移植患者的心血管症状均得到控制。心律失常19例(47.5%),是其中最多的心血管并发症,以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性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博为多;其次为心脏缺血性改变和高血压。结论:移植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在移植全过程中予以监护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肾移植受者手术决策参与满意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器官移植门诊随访的272例肾移植受者进行调查。采用肾移植受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期待量表、患者家属手术决策参与程度调查表、患者对医疗决策知情程度调查表、患者对医疗决策参与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肾移植受者进行调查。 结果 肾移植受者手术决策参与满意度总分为(78.84±11.47)分,其中,信息维度得分为(70.70±17.14)分,交流协商维度得分为(79.69±13.75)分,决策维度得分为(80.73±12.47)分,总满意度及信心维度得分为(84.25±12.67)分。年龄、家属参与手术决策的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及患者对于手术决策知情程度等对肾移植受者手术决策参与满意度有影响(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对于手术决策知情程度是肾移植受者手术决策参与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 结论 肾移植受者手术决策参与满意度水平有待提高,对手术决策的知情程度是影响其参与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应结合肾移植受者年龄和家属参与程度,对其手术决策知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个体化决策辅助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可溶性DC-SIGN(sDC-SIGN)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不含标签蛋白的sDC-SIGN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含人DC-SIGNcDNA的重组质粒pGM-DC-SIGN扩增DC-SIGN胞外区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7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17b-sDC-SIGN,经酶切图谱和测序鉴定,转入E.coliBL21(DE3)诱导表达蛋白,用抗人DC-SIGN抗体-Sepharose4B亲和层系纯化表达产物,以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从重组质粒pGM-DC-SIGN扩增获得1300bp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17b-sDC-SIGN,其酶切图谱和序列与预期相符。纯化表达产物sDC-SIGN,鉴定其分子质量为38000,Westernbolt证明其可与抗人DC-SIGN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了能高效表达重组人sDC-SIGN的大肠杆菌菌株和不带任何标签蛋白的sDC-SIGN蛋白,为深入研究sDC-SIGN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明确两种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糖链表达的特点。 方法 复苏冻存的大鼠空肠黏膜MVECs;取3日龄SPF仔猪肺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猪肺MVECs;采用凝集素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刀豆凝集素(Con A)、菜豆红细胞凝集素(PHA-E)、蓖麻凝集素Ⅰ(RCA-Ⅰ)、番茄凝集素(LEL)、黑接骨木凝集素(SNA)、荆豆凝集素Ⅰ(UEA-Ⅰ)、麦胚凝集素(WGA)和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共8种凝集素在两种MVECs的染色情况。 结果 大鼠空肠黏膜MVECs对Con A、WGA和LEL呈强阳性着色,PHA-E、SNA和RCA-Ⅰ呈中等阳性着色,DBA呈弱阳性着色,UEA-Ⅰ呈阴性着色;猪肺MVECs对Con A和PHA-E呈强阳性着色,RCA-Ⅰ呈中等阳性着色,LEL和SNA呈弱阳性着色,UEA-Ⅰ、WGA和DBA呈阴性着色。 结论 两种MVECs的糖链表达具有显著异质性,大鼠空肠黏膜MVECs和猪肺MVECs均不同水平地表达甘露糖、半乳糖、1, 3-N-乙酰葡糖胺和唾液酸,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半乳糖胺表达于前者不表达于后者,岩藻糖在两者均不表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对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至12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内科黏膜专科门诊的12例OLP患者外周血(OLP组)(男性1例,女性11例,26~68岁;其中非糜烂型OLP4例,糜烂型OLP 8例),同期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13名健康人外周血(健康对照组)(男性1名,女性12名,20~68岁),无菌提取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选外周血CD4+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Treg细胞特异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叉头状转录因子(forkhead box3,Foxp3)mRNA表达水平;将OLP患者外周血分选出的CD4+T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加入重组人IL-35蛋白(recombinant human IL-35,rhIL-35),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进行细胞体外培养,收集培养结束后的细胞,qPCR检测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OLP组CD4+T细胞中Foxp3、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M(Q25,Q75)分别为0.15(0.09,0.30)和1.04(0.45,2.15)]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4(0.02,0.06)和0.10(0.05,0.11)](Z=-4.134,P<0.01;Z=-3.699,P<0.01)。OLP组RORγt/Foxp3 mRNA比值[6.22(3.67,15.34)]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2.50(1.24,5.23)](Z=-2.665,P=0.007)。OLP患者外周血实验组CD4+T细胞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0.40(0.21,1.22)]显著大于对照组[0.15(0.11,0.26)](Z=-2.510,P=0.012),两组RORγt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ORγt/Foxp3 mRNA比值[3.44(1.55,8.16)]显著小于对照组[6.22(4.43,12.21)](Z=-2.746,P=0.006)。结论OLP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h17细胞占优势的Th17/Treg平衡异常,外源性IL-35可通过促进Treg细胞扩增,实现对OLP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辅助技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辅助技术政策与服务发展。方法 基于联合国和WHO辅助技术的相关政策与理论架构,运用WHO健康服务体系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国际辅助技术服务的政策架构与主要内容,比较全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辅助技术服务政策、辅助产品和服务发展,探讨国际辅助技术的政策与创新技术发展热点。结果 辅助技术服务是康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辅助技术服务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的关键步骤。联合国和WHO发布的辅助技术服务相关指南提供了辅助技术服务政策,其核心架构是基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有关辅助技术内容,并具体表现在WHO《世界残疾报告》《全球残疾行动计划》《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以及WHA 71.8号有关辅助技术的决议《改善获得辅助技术的机会》等核心文件中。国际辅助技术政策核心内容旨在构建以人为本的综合保健服务,强调将辅助技术纳入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和康复服务范畴,根据WHO健康服务的六大核心构成要素建立和发展辅助技术服务,从而提高获取优质辅助技术机会,以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并且在辅助产品和辅助技术服务领域,倡导技术和服务创新,形成5P辅助技术模式。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在辅助技术服务政策、辅助技术产品提供以及服务覆盖率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存在着较大差异。未来各国辅助技术发展热点主要是采用WHO提出的5P模式进行政策和服务提供以及技术变革,辅助技术产品开发、辅助技术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热点。结论 国际社会有关辅助技术的政策是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核心,并以联合国及WHO发表的辅助技术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其主旨在于发展辅助技术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功能障碍者提供及时、适当和可负担的辅助技术服务,改善他们的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和福祉。要将辅助技术纳入全民健康覆盖,并通过初级卫生保健加强服务提供,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全民健康覆盖的目标,实现辅助技术服务全覆盖。发展辅助技术,要将辅助技术纳入康复服务的范畴,在WHO健康服务体系的六大构成要素架构下,完善辅助技术服务的治理,通过多种机制为辅助技术服务进行筹资,培训康复人才从事辅助技术工作,改善辅助技术的服务提供,提升服务的质量,将辅助技术纳入基本医药技术,建立适应辅助技术发展的健康信息系统并对辅助技术服务提供监测。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辅助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获得辅助技术服务时遇到很大挑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划,并进行技术和服务创新。未来辅助技术发展将围绕辅助技术的5P模式进行产品和服务提供领域的改革以及技术创新,以提升辅助技术服务的覆盖率、有效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在全民健康覆盖架构下,将辅助技术服务融入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全民辅助技术服务全覆盖,提升辅助技术服务的质量和辅助技术消费者的福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孕妇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抗凝血酶-Ⅲ(AT-Ⅲ)和25羟维生素D[25(OH)D]表达水平对产后出血(PPH)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邢台市第三医院产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8例住院分娩孕产妇,根据分娩后是否PPH分为PPH组(n=40)和无PPH组(n=78),对比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和血清THBS-1,AT-Ⅲ和25(OH)D水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产妇PPH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HBS-1,AT-Ⅲ和25(OH)D水平对产妇PPH的预测价值。结果 PPH组流产史比例、剖宫产比例、宫缩乏力比例、软产道损伤比例、产程延长比例和血清THBS-1水平明显高于无PPH组,AT-Ⅲ和25(OH)D水平明显低于无P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宫缩乏力(OR=2.853,95%CI 1.118~4.972)、软产道损伤(OR=1.429,95%CI 1.004~1.936)、产程延长(OR=1.090,95%CI 0.524~1.183)和THBS-1(OR=1.020,95%CI 1.006~1.033)为产妇PPH独立危险因素,AT-Ⅲ(OR=0.879,95%CI 0.829~0.932)和25(OH)D(OR=0.701,95%CI 0.574~0.856)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HBS-1+AT-Ⅲ+25(OH)D联合检测(OR=0.917,95%CI 0.852~0.960)预测产妇PP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THBS-1(OR=0.696,95%CI:0.605~0.777),AT-Ⅲ(OR=0.819,95%CI 0.738~0.884),25(OH)D(OR=0.741,95%CI 0.652~0.817)预测。结论 PPH产妇血清THBS-1水平明显提升,AT-Ⅲ和25(OH)D水平明显降低,为PPH独立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可提升PPH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16例U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2组患者均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2片/次,4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粒/次,3次/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外周血Treg与Th17水平、Th17/Treg值、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菌属、双歧杆菌属数量多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梭菌属、拟杆菌属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Th17水平和Th17/Tre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UC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调节Th17/Treg平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