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新生儿窒息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渐被重视,本文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发生的新生儿窒息2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结果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本院分娩总数为3068例,其中双胎25侧,死胎死产21例,活产新生儿共3072例。新生儿常规于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各进行一次Apgar 评分,≤7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82.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或避免感染是护理的重点。临床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对气管内套管浸泡消毒,一般在浸泡5min后,用棉签或大小不等的试管小毛刷在流动水下用力清净内套管,再放入3%过氧化氢中浸泡15min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即可。但气管套管内腔弯曲、不平、分泌物污染严重,易附有粘附性很大的呼吸道分泌物,且无法直接目测内壁清洁度,清洗处置困难,影响消毒灭菌质量。针对此问题,我们利用一次性输液皮管清洗气管内套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操作方法采用一根一次性输液皮管剪20~30cm,在皮管中间开始  相似文献   
83.
回顾性分析2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提示内镜下息肉电切术为治疗有效方法,同时此类患者发生肿瘤的危险性较高,应加强术后随访,定期复查内镜和筛查肿瘤。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应对疲惫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简明疲惫评估量表对96例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成疲惫组和非疲惫组,比较两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差别,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应对疲惫的影响。结果①96例截瘫患者中,63例处于应对疲惫状态,发病率为65.63%。②疲惫组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疲惫组,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非疲惫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0,-3.359,10.469,17.821,P〈0.05)。③应对疲惫与实际亲密度(r=-0.463,P=0.015)、实际适应性(r=-0.486,P=0.021)均显著负相关,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r-0.395,P=0.036)、适应性不满意程度(r=-0.524,P=0.020)均显著正相关。④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和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为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应对疲惫的影响因素。结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下降是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者应对疲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生化方法测定25例妊高征患者和27例正常孕晚期妇女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以及膜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结果妊高征患者产前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甘油三脂的含量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妊高征患者产前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与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ATP酶活性降低是其依赖的脂质微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亚基γ3(laminin subunit gamma 3,LAMC3)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GEPIA查询LAMC3在LUAD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LUAD手术的48例LUAD患者的LUAD组织及癌旁组织,使用RT-qPCR检测了组织中LAMC3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LAMC3表达水平与LUA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LUAD细胞株(A549、H1299、PC-9)和人正常肺细胞株MRC-5,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中LAMC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PC-9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组)、si-NC组、LAMC3沉默组、pcDNA3.1-NC组、LAMC3过表达组,采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siRNA)和pcDNA3.1质粒转染构建LAMC3沉默/过表达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LAMC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VIM)、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表达。结果:LAMC3在LUAD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且LAMC3低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沉默LAMC3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N-cadherin、VIM、MMP-9的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的表达降低(P<0.05);过表达LAMC3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且LAMC3过表达后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升高,N-cadherin、VIM、MMP-9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LAMC3在LUA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表达LAMC3可抑制LUAD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MT有关。  相似文献   
87.
74例老年戊型肝炎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老年戊型肝炎(n=74例)与非老年戊型肝炎(n=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起病缓慢,黄疸发生率高,肝功能损害较严重,低蛋白血症明显,合并症多及住院时间较长。结论 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为老年肝病常见病因之一,对此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无锡市983例婴幼儿体格测量结果分析,发现男、女婴幼儿在体格发育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若用男童标准评价女童,容易造成女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假象。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2年10月1日~1997年12月30日出生的,属本院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儿童。男521例、女462例,共983例,<4000g,出生体重>2500g。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系统观察,分别于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30月进行体重、身长监测,由儿保门诊医生严格按1990年8月江苏省卫生厅妇幼处发布的“…  相似文献   
89.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评价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AS)球囊瓣膜成形术 (PBAV)的效果。方法 于 1986年 12月 - 1999年 8月应用PBAV术治疗了 2 7例AS病人 ,年龄 2 .5- 12岁 (平均 6 .0 9± 2 .2 6岁 )。PBAV术球 瓣比值 :发育良好型者 (19例 )为 0 .95± 0 .0 8;发育不良型 (8例 )则为 1.0 0± 0 .11。术前后测定左室和升主动脉压力及跨主动脉瓣压力阶差 (ΔP)。出院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随访以监测跨主动脉瓣ΔP。结果 发育良好型者 15例 (占 78.9% )即刻效果良好 ,随访中有 4例 (2 6 .7% )ΔP回复至 50mmHg以上 ;发育不良型 4例 (占 50 % )效果良好 ,其中随访中有 3例回升 (占 75.0 % )。 2 7例PBAV后无一例有轻度以上主动脉瓣返流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PBAV术是一种对AS有效、安全的替代外科瓣膜切开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而且发育良好型AS较发育不良型效果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中药炮制方法对患者临床用药效果的实际影响。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医院选取的选择5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服用未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经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89.2%,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对中药进行合理的炮制,可以有效的降低药物毒性,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因此对中药进行合理的炮制必须要应用到实际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