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海德堡HRA2共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系统对21例21只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2例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9例行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分析比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2种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FFA检查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血管丛状或斑状强荧光,静脉期强荧光灶明显渗漏融合,晚期瘤体呈弥漫性强荧光。6例瘤体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点片状弱荧光,13例瘤体表面及周围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10例可见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带状萎缩相应的透见荧光。ICGA检查影像特征为早期瘤体由不规则网状血管团样强荧光,中期瘤体呈强荧光团,晚期所有病例均有特征性的“冲洗现象”。FFA和ICGA同步检查同屏显示,成像清晰,有可比性,ICGA比FFA更清晰显示瘤体范围。结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ICGA影像比FFA更具有特征性,并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边界;FFA则可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继发性损伤。激光扫描FFA和ICGA同步检查可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治疗及疗效监测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102.
房室结双径路在体表心电图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根据近几年采用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从查出房室结(AVN)双径路过程和诱发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前的心电现象,结合体表心电图上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前的一些心电图表现,提出心电图上若出现以下现象,可作为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一个参考指征.1 P-R间期长短的突变 1窦性心律逐渐增快时,突然出现P-R间期明显延长,比正常P-R间期长0.06s以上。此种现象是窦性心律增快至某种程度时,快径路突然进入绝对不应期(3相阻滞)而出现前向阻滞,窦性激动便通过不应期短的慢径路下传心室,故P-R间期突然延长。2窦性心律逐渐减慢时,P-R间期突然延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脑部疾病与心肌复极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0例无心脏病史的脑部疾病患者,分别对发病时与缓解后心电图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脑部疾病患者可引起心电图复极异常占73.6%。结论脑部疾病与心肌复极异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近期女性宫颈炎患者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300例女性官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0例女性官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145例,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占48.3%.解脲支原体感染118例,由解脲支原体(UU)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占39.3%,人型支原体(MH)感染2例,由人型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占0.7%,UU合并MH感染25例,占8.3%.UU、MH及UU合并MH对强力霉素、羡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单纯UU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也很高,其次是阿齐霉素、罗红霉素.结论 UU在女性宫颈炎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单纯UU、MH及UU合并MH的耐药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单纯性感染和混合性感染选用敏感性较高的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5.
大肠息肉是一种良性、上皮来源隆起于粘膜的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1],是儿童最常见、最多发的大肠病变,与大肠癌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因此及时发现病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应予以及时切除[2]。目前利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联合钛夹治疗小儿大肠息肉是一种最简单、可靠且有效可行的方法[3]。此方法主要利用电的热效应产生局部高  相似文献   
106.
部分脾栓塞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的松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但某些对激素疗效差、易复发或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慢性ITP患者,其处理仍是个棘手的问题。对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慢性ITP患者,以往多采用脾切除治疗,但脾切除后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部分脾栓塞(PSE)既能保留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治疗慢性ITP,这是其与脾切除的重要区别。但是患者对脾栓塞这种治疗方式不了解,难以接受,通过采用人性化的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发放调查表,调查患者对该种治疗方法存有哪些疑虑,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探讨保存期内的机采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含量的改变。收集20份机采血小板样品,分别在保存期第1天(0—24小时)、第2天(24—48小时)、第3天(48—72小时)、第4天(72—96小时)和第5天(96—120小时)检测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以ADP作为诱导剂,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明显,与第1天组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第4天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3%;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与第1天组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存在持续活化,且聚集功能下降明显,从第4天开始几乎已完全丧失对ADP的致聚反应,提示机采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损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针刺"水沟"穴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大鼠蛋白激酶C(PKC)蛋白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探讨针刺"水沟"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假手术组及空白组,每组分0.5h、1h、3h、6h和12h5个亚组。Longa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针刺组电针"水沟"穴,刺激20min。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PKC活性。结果:PKC表达水平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P0.05),各时相点针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KC相对活性值较空白组上升(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KC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MCAO大鼠血管平滑肌PKC蛋白水平和活性增加,可能参与调节大脑中动脉平滑肌收缩。针刺MCAO大鼠"水沟"穴,下调PKC蛋白水平和活性,可能缓解大脑中动脉平滑肌痉挛。  相似文献   
109.
<正>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07-11至2009-09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和商丘市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484例,男性291例,女性193例,年龄12~77岁,平均(40±5)岁。484例患者均由疾病控制机构确诊,大部分有有偿献血史和输血史,少数有性伴侣史。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六组:组1: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了患儿、家属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对策,为临床广泛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患儿60例,同期选择患儿家属60例,除常规护理外还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心理干预,观察患儿及家属心理反应变化.结果 心理干预后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水平明显降低及患儿疾病的康复率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及家属心理压力,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恢复,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保障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