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超临界辅助喷雾法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超临界辅助喷雾制粒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工艺与处方因素对纳米粒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超临界喷雾制粒设备,制备硬脂酸脂质纳米粒,考察硬脂酸浓度、超临界流体CO2与载体溶液流量比、喷嘴孔径等对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处方工艺参数;以亲水性大分子药物胰岛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固体脂质纳米粒,评价纳米粒的粒径、电位、包封率、释放度等理化性质。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粒粒径与载体浓度、超临界流体CO2与载体溶液流量比、喷嘴孔径有关,通过处方工艺的调节,可制得平均粒径〈300nm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得的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约300nm,包封率72.2%,载药量为3.44%,载药纳米粒在体外可实现12h缓慢释放;处方中加入泊洛沙姆可减小纳米粒粒径和粒度分布,但药物的包封率降低,并且突释现象更明显。结论超临界辅助喷雾制粒法可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并能够对亲水性药物实现有效的包封和释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药物传输载体,对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表面修饰的手段能有效的避免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延长脂质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主动靶向于病灶部位。本文就脂质纳米粒的体内命运及脂质纳米粒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RGD肽是一类含有精氨酸一甘氨酸一天冬氨酸(Arg-Gly-Asp)的短肽,作为肿瘤细胞或者新生血管特异表达的整合素和其配体相互作用的识别位点,可介导肿瘤的靶向治疗.抗肿瘤药物及其递送系统经过RGD肽修饰.可增加药物的肿瘤主动靶向特性,达到更有效、精确和安全的治疗.本文主要综述了RGD肽在脂质体、聚合物胶束、基因载体等...  相似文献   
14.
瑞芬太尼为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可作为术前用药、麻醉辅助用药、复合全麻的主药,也可用于术后镇痛和其他疼痛的治疗。瑞芬太尼应用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具有麻醉诱导讯速、术中平稳、苏醒快及苏醒质量高等特点。现将2003-2005年我院采用瑞芬太尼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60例的麻醉效果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行全麻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0~50岁;体重45~80kg;ASAⅠ~Ⅱ级。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1·2方法麻醉前患者禁食6h、禁水4h,术前予阿托品0·01mg/kg、鲁米那2mg/kg。患者…  相似文献   
15.
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As-E/S)用于产科剖腹产手术,对其阻滞效果以及血液动力学干扰进行了观察,现将麻醉方法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产科病人56例,年龄24~36岁,ASA体格情况评估分级:Ⅰ~Ⅱ级。其中腹膜内手术50例,腹膜外手术6例,术前体重60~90kg,身高152~170cm,无其它疾病及并发症。1.2麻醉方法:病人麻醉前准备同硬膜外阻滞,使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As-E/S)麻醉包。麻醉前先建立静脉通路,病人取侧卧位。在L2~3或L3~4间隙行硬膜穿刺,当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取一根长脊麻针(Sprotte24G×120mm或Whitacare25G)经硬膜外穿刺针内向前,直到出现典型穿破硬膜的落空感,拔除脊麻针芯,见有脑脊液流出即可证实进入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壳寡糖硬脂酸嫁接物胶团(CSO-SA)中的多柔比星(DOX)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0.01mol·L^-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乙腈-甲醇(50∶50∶6)为流动相,内含0.6‰(v/v)的磷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多柔比星在0.4~8μg·mL^-1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52.926X-3.761(r=0.9999,n=3),定量限为(0.05±0.014)μg·mL^-1(S/N〉10,n=3)。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日内RSD为1.82%、0.86%、0.65%,日间RSD为1.73%、0.88%、0.7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8±1.22)%。结论本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2001—2005年应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复合用药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小儿患者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8岁;体重10~25kg;ASA体格情况评估分级:Ⅰ~Ⅱ级;手术种类:腹股沟斜疝10例,阑尾炎12例,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6例,其他6例。1·2方法麻醉前小儿患者禁食6小时,禁水4小时。病房术前用药苯巴比妥纳2mg/kg和阿托品0·02mg/kg,入手术室后,先行建立静脉通路,然后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再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mg/kg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50~100μg/(kg·min),…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例1男,28岁,于2005年3月7日右颈部铁板划伤伴出血性休克,经厂卫生所医生用纱布填塞压迫伤口控制出血急诊送我院抢救。入手术室时,BP9·5/6kPa,P130次/分,SPO296%,立即快速建立输液通路,输入血定安、平衡液、全血,纠正休克治疗,静注咪唑安定5mg、芬太尼0·2mg、万可松6  相似文献   
19.
杜永忠  应晓英 《海峡药学》2010,22(8):259-260
根据《药物制剂工程学》与《工业药剂学》交叉和重合的特点,在《药物制剂工程学》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学科渗透的方法,使学生树立起理工结合的思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达到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现代制荆工业需要的高素质的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药学多学科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少缺陷。以“维生素C注射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实验为例,开设药剂和药分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了药学各学科间的关系,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