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0种药用黄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芪是最常用的中药材药物之一,药用黄芪属植物在国内有明显的地域应用特点。该文论述10种具有代表性的黄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属5个亚属。10种黄芪属植物分别是簇毛黄芪亚属中的乌拉特黄芪(Astragalus hoantchy),背扁黄芪(A.complanatus);黄芪亚属中的梭果黄芪(A.ernestii),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蒙古黄芪(A.momongholicus var.mongholicus),多花黄芪(A.floridus),金翼黄芪(A.chrysopterus),草木樨状黄芪(A.melilotoidesll);华黄芪亚属中的华黄芪(A.chinensis);裂萼黄芪亚属中的斜茎黄芪(A.adsurgens)。47种皂苷类化合物中,膜荚黄芪中发现37种,蒙古黄芪10种,梭果黄芪6种,多花黄芪4种;85种黄酮类化合物中,蒙古黄芪40种,膜荚黄芪31种,斜茎黄芪21种,梭果黄芪3种,背扁黄耆15种,乌拉特黄芪3种,金翼黄芪1种,草木樨状黄芪3种;蒙古黄芪中得到6种生物碱。黄芪多糖类因为提取工艺不同,得到的结构有很大差异。药理作用主要从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论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自噬相关蛋白和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ASPPs)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自噬相关蛋白和ASPPs是否可能成为AKI早期损伤生物标志物。方法:建立横纹肌溶解致AKI大鼠模型,将74只雄性SD青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甘油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一次性双下肢肌肉注射50%甘油8 ml/kg,Sham组相同途径注射生理盐水8 ml/kg,造模前大鼠禁水24 h;在给药6 h、12 h、1、2、3、5、7 d时检测大鼠Scr、BUN、Cys C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光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透视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自噬体的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Atg5-Atg12、Beclin 1、LAMP-2、p62、p53及i ASPP和ASPP1表达情况。结果:青年大鼠暴露于甘油6 h时,与Sham组比较,顺铂模型组大鼠Scr、BUN、Cys C、CK水平显著升高(P0.05),Scr、BUN在2 d时达峰;光镜检查发现肾小管损害明显加重;电镜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顺铂组大鼠平均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甘油诱导后6 h开始,肾脏组织i ASPP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LC3、Atg5-Atg12、Beclin 1、LAMP-2、p62、p53及ASPP1等蛋白表达即出现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LC3蛋白表达6h达峰后逐渐下降,至5 d时达最低值,后逐渐升高;p53蛋白表达12 h达峰后逐渐下降;p62蛋白表达1 d达峰后逐渐下降;Atg5-Atg12、Beclin 1、LAMP-2及ASPP1等蛋白表达3 d达峰后逐渐下降;i ASPP蛋白表达6 h开始减少,1 d时达最低值后逐渐升高。结论:自噬和ASPPs在AKI发生早期即可出现并参与了AKI的发生发展。自噬相关蛋白和ASPPs有望成为AKI更早期的损伤标志物,可能是AKI早期干预的新靶点,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3.
糖尿病肾病的细胞周期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紧病典型的病理改变包括肾脏肥大、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成分积聚等 ,而肾脏固有细胞的增殖或肥大 (尤其是肥大 )则是其中心的病理环节 ,是引起肾脏肥大、细胞外基质 (ECM)增多 ,并进一步导致肾小球硬化、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发现胞外及胞内因素对细胞的增殖与生长的影响最终都发生在细胞周期水平[1 ] 。糖尿病时肾组织细胞周期异常不仅启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进展也有较明显的调控作用[2、3] 。1 肾细胞周期及其限制点的调控1 1 正常肾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使用肾康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7年10月~2009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并使用肾康注射液的76例老年C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使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脂谱、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应用肾康注射液的老年CKD患者的平均年龄84.37±5.98岁,平均病程5.74±4.45年.采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后,平均血肌酐下降18.42-±31.67 μmol/L,尿素氮下降1.35±2.74 mmol/L;治疗后63例(82.89%)血肌酐有下降,其中显效8例(10.53%),有效24例(31.58%),无效31例(40.79%),13例血肌酐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7.11%);治疗疗程0.5个月和1个月相比,血肌酐水平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康注射液是否同时合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治疗后两组间疗效和血肌酐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 5期疗效>4期>3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记录.结论 老年CKD3~5期患者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肌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采用MR基于最小二乘估算法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的水脂分离(IDEAL-IQ)脂肪定量技术评估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DMD)患儿臀部及大腿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观察脂肪分数(FF)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89例经病理学和/或基因检测确诊的DMD患儿,记录其臀部及双侧大腿MR T1WI及IDEAL-IQ数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和MMP-9/TIMP-1比值在糖尿病组和正常组大鼠皮肤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6周后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皮肤组织的组织学、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情况;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大鼠皮肤MMP-9、T1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皮肤表皮厚度变薄,皮肤组织层次欠清晰、缺乏复层排列、明显萎缩,真皮纤维束排列紊乱、纤维间距增加、炎性细胞浸润.糖尿病组皮肤MMP-9的表达高于正常组,而TIMP-1的表达低于正常组,MMP-9/TIMP-1蛋白水平比值高于正常组.结论 糖尿病鼠皮肤在组织结构完整性未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已经存在组织学、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这种"隐性损害"可能与MMP-9/TIMP-1的平衡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7.
叶传蕙老师对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另辟蹊径,善于从风论治,获效甚捷。本文兹就叶老师这一方面的临床治疗经验作一概要介绍。 从风论治的临床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肾炎蛋白尿多起于外感风邪之后,初期固宜祛风解表,驱邪外出;但若失治误治,或治不得法而致病情迁延,则风邪蕴结  相似文献   
78.
【摘要】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是一个由美国放射学院(ACR)发布的肝脏影像检查规范及诊断分类系统,对肝细胞癌(HCC)高风险人群的影像检查技术、征象描述术语、诊断报告及数据收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规范化要求。自2011年第一版LI-RADS发布以来,ACR分别于2013、2014、2017及2018年对该系统进行了更新。LI-RADS v2018针对超阈值生长和LR-5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和简化,随后又发布了详细的使用手册。本文将对LI-RADS v2018中CT及MRI部分相关内容的更新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9.
继发性角膜后扩张是一种角膜手术后出现的进行性角膜厚度变薄,角膜前表面曲率和后表面高度增加为特征的罕见疾病。通常见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几月到几年间,患者术前往往有或无不典型的圆锥角膜早期表现。角膜交联手术通过增加角膜胶原纤维之间的连接来加固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联合角膜交联手术可以增加LASIK术后角膜的生物力学,防止术后屈光回退和继发性角膜后扩张。报告一例31岁女性患者在行LASIK联合角膜交联手术后出现罕见的角膜形态学参数改变。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Pentacam检查表现出角膜厚度异常变薄,角膜后表面高度增高,容易被误诊为继发性角膜后扩张。通过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测量,发现角膜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长时间随访中,患者的Pentacam检查结果恢复正常。虽然Pentacam可以相对准确的测量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和前后表面的高度,但在LASIK联合角膜交联手术后出现可疑继发性角膜后扩张时,应同时进行其他设备的检查,避免出现假阳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