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毒性较大,致死量较低,治疗窗窄。马钱子具有靶器官毒性,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肝毒性、心脏毒性和肾毒性。马钱子的毒性反应主要与其含有的马钱子碱、士的宁等活性成分有关。配伍和炮制是马钱子常见的、重要的解毒措施。配伍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成分的溶出、抑制毒性成分的吸收、影响相关代谢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炮制也可降低马钱子中毒性成分。对马钱子的各个器官毒性和减毒增效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马钱子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对法半夏中所含甘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法半夏水提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根据准分子离子及二级碎片离子,并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的质谱数据对法半夏中所含甘草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法半夏中鉴定出15个甘草化学成分。其中三萜皂苷类成分6个,黄酮类成分9个。结论:该研究通过UPLC-QTOF-MS/MS分析技术,明确了法半夏中含有的15种甘草化学成分,可以为阐明半夏经甘草炮制成为法半夏后功效发生变化的物质基础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张淑敏  仇慧鑫  舒乐新  李遇伯 《中草药》2024,55(4):1407-1414
泽泻作为利水渗湿类传统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泽泻毒性的有关报道不断增多,其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过查阅历代医药典籍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对泽泻的毒性历史沿革、现代研究、影响因素以及减毒策略进行了整理归纳,以期为泽泻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陈园  刘慧敏  钱文秀  马宁  宋丽丽  李遇伯 《中草药》2024,55(7):2332-2342
目的 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分析探讨中药致心脏毒性的作用特点及规律,为中药增效减毒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收录的252味中药,汇总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研究探讨中药致心脏毒性的作用特点,采用频数算法分析致心脏毒性中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级及毒性成分,总结分布规律。结果 筛选并纳入致心脏毒性药物共74味,同时具有其他脏器毒性的中药共65味,其中兼有肝毒性的中药最多,肾毒性、神经系统毒性次之。祛风湿药占比最高(除其他类),活血化瘀药、外用药次之;药味以苦为主,辛、甘次之;药性以温为主,寒、平次之;归经主入肝、肺、脾经;毒性以中毒为主。致心脏毒性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其次为甾体类、萜类。结论 中药致心脏毒性临床病理表现主要为心肌细胞损伤;临床毒性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机制研究多以细胞能量代谢、离子通道为主;减毒方法包括炮制、配伍、针刺等;致心脏毒性中药多性温,味苦,归肝、肺、脾经,毒性等级多为中毒;心脏毒性物质基础以生物碱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考察斑马鱼血管生成抑制模型在中药各类样品活性筛选中的适用性。方法 选用TG(VEGFR2:GFP)系血管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和AB系斑马鱼作为筛选模型,分别用中药单体靛玉红、单味药材(虎杖、长春花)提取物、复方(西黄丸)处理斑马鱼胚胎,以节间血管数作为指标,考察不同类型中药样品对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靛玉红高剂量(50 μg/mL)明显抑制斑马鱼节间血管的生成(P<0.05);虎杖醋酸乙酯提取部位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10 μg/m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长春花醋酸乙酯提取部位100 μg/mL时明显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P<0.01),同时未见胚胎死亡;西黄丸质量浓度大于50 μg/mL时,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100 μg/mL时呈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斑马鱼模型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样品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这对于从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中发现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先导化合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6.
刘睿  马思萌  孙璐  任晓亮  李遇伯  张艳军 《中草药》2013,44(18):2542-254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10种核苷类成分(胞嘧啶、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胸腺嘧啶、腺嘌呤、鸟苷、胸苷、腺苷)量的HPLC-DAD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2)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10种核苷类成分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8.63%~102.92%。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18批苦碟子注射液中10种核苷类成分的量。结论 所建立的用于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核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为苦碟子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制川乌与法半夏不同配伍组合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变化趋势,阐明两药配伍后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LC-MS技术分析久煎处理的不同配伍组合,结合药液pH值的变化,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分析差异标记物.结果 制川乌与法半夏不同配伍组合化学成分的量差异明显,随着法半夏比例的增大,药液pH值呈上升趋势,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的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制川乌与法半夏配伍后毒性物质减少,这可能与法半夏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了乌头类生物碱的稳定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8.
一测多评法测定乌头类药材中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定量测定乌头类药材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乌头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以乌头碱为内参物,测定其与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乌头碱和相对校正因子对其他5种生物碱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这6种成分,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 在一定线性范围内,乌头碱与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80、1.008、0.836、0.907、0.987,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不同乌头类药材中6种生物碱成分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法在乌头类药材及制剂质量控制中应用是可行的、准确的.  相似文献   
59.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多系统代谢紊乱的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治疗目标的多元化导致临床缺乏效果理想的药物。中药对防治肝脏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口服给药是最普遍的给药方式,药物不仅可以通过肠道与肠道菌群建立联系,而且经肠道细菌作用后可改善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然而,肠道微生态紊乱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并促进MAFLD的发生发展。因此,口服难吸收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可能是治疗MAFLD的潜在靶点。从口服难吸收中药的药理作用、相关代谢、肠道菌群作用等不同角度总结了中药对MAFLD的治疗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与MAFLD的联系,为研究中药、MAFLD和肠道菌群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疗MAFLD奠定药效物质基础,为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中药治疗MAFLD的作用机制与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其副作用严重限制了此方法对冠心病的大规模人群筛查和早期风险预测,而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广泛性和难治性以及中医辨证的主观性又会影响中医药辨治冠心病的疗效。代谢组学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并把精准医学的理念渗透到传统中医诊疗的全过程。文章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有关代谢组学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冠心病诊断主要与磷脂代谢、能量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代谢物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等关系密切,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糖脂代谢、能量代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