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7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下切除的体会彭祥玉,马明坤,方学胜,肖春明,李进东,刘崇清(川北医学院附院普外科)本文报道我院1993年3月至1995年7月经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471例,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6例,占16.1%,成功的完成了...  相似文献   
12.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颈段食管癌的经验体会。方法综合分析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和头颈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82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997年以前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27例);1997年后,除5例早期癌患者外,50例常规采用半量放疗后再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非开胸食管切除73例.开胸食管切除9例;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14例;联合脏器切除12例。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保喉率分别为81.3%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气管和(或)支气管撕裂及围手术期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术后病理证实上切缘阳性5例,均为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14例(17.1%)。全组5年总生存率43%:其中综合治疗组50.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33.9%(Χ^2=7.17;P=0.007);开胸食管切除者、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者和联合脏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45.8%和33.3%。结论颈段食管癌患者半量放疗后再手术.可明显减少肿瘤上切缘阳性的发生率,提高保喉率和5年生存率。手术方式以非开胸游离食管为首选,联合脏器切除或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应非常谨慎。  相似文献   
13.
李进东 《贵州医药》2004,28(11):1002-1003
我院消化内科对2004年1~8月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腹泻、便秘的患者共183例,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进行结肠灌洗并直接向肠腔内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现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苦参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查找2000年至2013年发表的有关苦参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筛选,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共计7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参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手术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微波治疗[OR=2.80,95%CI(1.95,4.03),P0.000 01],且采用苦参凝胶联合微波治疗患者的术后宫颈排液或出血时间较单纯采用微波治疗患者明显缩短[MD=-6.64,95%CI(-7.23,-6.04),P0.000 01]。结论:苦参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微波手术治愈率,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宫颈排液或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及特点,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348例肺癌病人施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除,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3689组淋巴结N1转移率23.4%,N2转移率16.5%。Tis期肺癌无淋巴结转移;T1期以后各期肺癌N1、N2均可见转移;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2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结转移频度与T分期直线相关。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更容易转移至纵隔。肺上叶癌较肺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转移。结论:淋巴结转移腺癌比鳞癌活跃,小细胞肺癌最活跃,且随着T分期增加而增加;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除T1期鳞癌不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亦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外,其余类型肺癌均应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胸腹腔镜食道切除颈部吻合术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建立预测模型来预测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6年8月至2020年11月406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同时绘制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模型的辨别能力采用c-指数来衡量.结果 共有369名和385名接受左侧(队列1)和右侧(队列2)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患者进入最终分析,且在每个队列内进行了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出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长轴和短轴可以作为诊断其转移的指标.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长轴临界值为10 mm(8mm),短轴临界值为8.0 mm(6.0 mm).在队列1的369例患者中,41例(11.11%)发生左侧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位置、CT肿瘤最大径、短轴与左侧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在队列2的385例患者中,66例(17.14%)发生右侧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CT肿瘤最大径、长轴和短轴与右侧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在多因素分析的结果上,分别建立了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nomogram模型,模型c-指数分别为0.7609和0.7602.结论 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概率较高,运用该模型在术前可预测其转移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8年7月—2010年7月对20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按病案号单双数分为2组,单数组96位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治疗-术后第1d开始肠内营养(FTS组),双数组108位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FT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892h,中位数52h;首次排便时间32106h,中位数70h;肺部感染发生率4.2%,吻合口瘘发生率1.1%。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5132h,中位数84h,排便时间75154h,中位数92h;肺部感染发生率16.7%;吻合口瘘发生率1.9%。对照组和FT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瘘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TS新理念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禁食时间,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并未增加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在结肠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5例结肠癌患者术中注射亚甲蓝于紧邻肿瘤周围的正常肠壁浆膜下或粘膜下。蓝染的淋巴管术中可肉眼辨认出 ,并可循此寻找已被标记的前哨淋巴结。采用标准方式行结肠癌根治术。所有切除的淋巴结经HE染色 ,每个前哨淋巴结的多张切片经cytokeratin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65例患者中有 63例发现SLN ,检出率 96 9%。 93 8% ( 61/65 )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地预测其引流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 ;假阴性 2例 ,假阴性率 7 4% ( 2 /2 7)。 6例患者的前哨淋巴结中包含的微转移灶或单个癌细胞转移被常规HE染色遗漏 ,但是经CK免疫组化染色检出。 7例患者由于发现异常淋巴引流途径而导致肠系膜切除的范围的改变。结论 对结肠癌病例 ,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能较准确地预测其引流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和发现异常淋巴引流途径 ,有助于决定切除范围 ;并且通过指导病理医生有选择性地对前哨淋巴结进行细致的病理检查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及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2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医疗设备管理;以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75台医疗设备、5名设备科医护人员及128名医院设备使用医护人员作为试验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医疗设备管理。比较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医疗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评分、设备维护管理情况、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及设备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组设备检查合格率、设备管理质量各项评分、设备预防性维修率及维修后管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故障处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设备经济效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设备使用医护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高,并可改善医护人员设备使用体验及设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 月到2009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所有食管癌5 06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其中确诊为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57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占所有接受食管切除手术食管癌患者总数的1.1% 。对病变位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绝大多数采用经左胸入路手术,对于病变位于胸上段者,采用经右胸入路,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胃颈部吻合。联合化疗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为EP方案。57例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患者,总体5 年生存率12.5% ,中位生存时间45个月,其中Ⅰ期分别为25% 、50个月,Ⅱ期5.9% 、43个月,Ⅲ期4.3% ,43个月;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手术联合化疗组(23.2 个月vs . 60.7 个月,P<0.01)。 即使对于Ⅰ期患者,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也明显长于单独手术组(81.9 个月vs . 22.3 个月,P<0.01)。结论: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手术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