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四逆散冻干粉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RP-HPLC法分析四逆散冻干粉的化学成分变化,为其工艺控制和配伍规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8℃,流动相A为乙腈;B为磷酸水(pH=3),在检测波长为210 nm和240 nm条件下,构建四逆散冻干粉、缺味四逆散及单味药冻干粉的HPLC色谱图,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四逆散冻干粉240 nm波长下高效液相色谱图21个成分峰中,确认了有2个组分来自柴胡,有3个组分来自白芍,有10个组分来自枳实,有5个组分来自甘草,1个组分为新物质。210 nm波长下高效液相色谱图24个成分峰中,确认了有1个组分来自柴胡,有4个组分来自白芍,有14个组分来自枳实,有5个组分来自甘草。结论本方法稳定可控,可用于四逆散冻干粉指纹图谱测定,可全面地反映其化学成分变化。  相似文献   
22.
四逆散冻干粉中柚皮苷和甘草次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逆散冻干粉两种成分含量的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柱温28℃,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磷酸水(pH=3),流动相A梯度洗脱(90%~75%乙腈),分析时间为25 min。结果四逆散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柚皮苷为2.41%,甘草次酸为2.33%,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结论根据上述测定结果,采用HPLC方法测定四逆散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四逆散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四逆散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四逆散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柱温30℃,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5%磷酸水,流动相A梯度洗脱(10%~90%乙腈),分析时间为150 min。结果 10批四逆散样品获得240 nm确定了20个共有峰,210 nm确定了24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结果均在0.99以上。结论四逆散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全面控制四逆散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24.
四逆散镇静催眠作用的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越峰  苏云明  李廷利  严兴科 《中草药》2012,43(7):1361-1365
目的初步确认四逆散镇静催眠作用的活性物质,为揭示其镇静催眠作用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方法分析四逆散ig给药后大鼠血中及脑脊液中移行成分,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8℃,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磷酸水(pH值为3),梯度洗脱(10%~90%A),分析时间为140 min。结果 4种成分辛弗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甘草次酸均可使脑脊液中内源性物质5-羟色胺(5-HT)峰面积大于空白脑脊液中峰面积,但作用不如四逆散冻干粉整方强,且混合物组(辛弗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甘草次酸)脑脊液中5-HT峰面积是四逆散冻干粉组的3.2倍;在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方面,辛弗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甘草次酸及其混合物和四逆散冻干粉组作用强于对照组,且混合物组优于四逆散冻干粉组。结论通过四逆散冻干粉血和脑脊液中移行成分分析及四逆散冻干粉对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影响的药效研究,初步确认了四逆散冻干粉的活性物质是血清中四逆散冻干粉的移行成分辛弗林、芍药苷、柴胡皂苷C及甘草次酸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25.
西北地区商品甘草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西北地区商品甘草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建立商品甘草的行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ZORBAX Edipse XDB-C18柱(4.60 mm ×250 mm,5μm),柱温25℃,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进行梯度洗脱,生成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和SPSS软件建立HPLC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西北地区商品甘草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16批商品甘草药材的指纹图谱有10个特征共有峰,与生成对照图谱比较相似度均>0.904,通过聚类分析将16批药材聚为4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本研究首次采用HPLC指纹图谱比较西北地区不同等级的商品甘草,为西北地区商品甘草的质量考察、等级划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6.
该文对果蝇作为睡眠新型模式生物的研究,主要从睡眠模式生物的依据、控制睡眠基因、昼夜节律、睡眠与免疫系统关联性、睡眠行为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果蝇睡眠与觉醒的周期与人类类似,果蝇的睡眠在行为表现、药物反应、基因表达等方面都表现出和人类睡眠极大的相似性;将其作为睡眠研究的新型模式生物,有助于睡眠机制的模式和睡眠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27.
赤芍和白芍不同部位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Hyper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14∶86);检测:UV 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含量不同。结论运用HPLC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赤、白芍不同部位中芍药苷和苯甲酸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区别同为芍药来源的赤芍和白芍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180g±2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盐酸帕罗西汀组和四逆散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均进行模型复制。空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正常饲养;模型组不接受药物干预;生理盐水组灌胃等体积0.9%生理盐水;盐酸帕罗西汀组灌胃盐酸帕罗西汀溶液0.42 mg·m L~(-1);四逆散组灌胃四逆散水煎液(含生药0.24 g·m L~(-1))。于应激造模前1 h灌胃给药10 m L·kg~(-1),每日1次,共计7 d。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立即进行心脏灌注采集海马组织,30000倍电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超微结构差异性。结果空白对照组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圆形或长杆状,线粒体嵴结构清晰,粗面内质网呈条索样分布,核糖体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常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和CA3区细胞器明显损伤,细胞质结构空旷,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膜及嵴结构消失,粗面内质网池样扩张,提示幽闭电击对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内细胞器产生明显的损伤;与模型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变化与其相似,提示生理盐水灌胃对大鼠没有产生明显的应激影响;盐酸帕罗西汀组和四逆散组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细胞质内细胞器结构明显恢复,且两组变化基本相似,提示盐酸帕罗西汀和四逆散均能够明显改善PTSD大鼠海马CA1及CA3区神经元细胞器结构。结论中药复方四逆散可以明显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细胞器结构。  相似文献   
29.
对不同专业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进行总结,并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结局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该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以花椒生品及炮制品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乙醚提取物的局部麻醉作用及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炒制、醋制、盐制、酒制4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花椒进行炮制,研究花椒不同炮制品乙醚提取物浸润麻醉作用的差异,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花椒不同炮制品的乙醚提取物,比较得出花椒局部麻醉作用的最佳炮制方法及有效部位的成分组成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