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MRI DWI序列是一种简单易行、特异性较强、敏感度较高且能早期诊断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监测其活动性的检查方法之一,但DWI序列对骶髂关节显示的最佳b值尚无统一标准。 目的:通过比较10-20岁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MRI不同b值时DWI及表观弥散系数差异,寻找MRI DWI序列显示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  方法:随机选择21名10-20岁无骶髂关节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骶髂关节轴位T1WI、STIR及DWI扫描(b值为0,300,600,900 s/mm2),观察不同b值对骶髂关节的显示情况,对图像进行评价;同时,分别测量双侧骶髂关节的骶侧、髂侧关节旁骨髓的表观弥散系数,对不同b值双侧骶髂关节旁骨髓表观弥散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21名健康志愿者42个骶髂关节在b值为300,600 s/mm2时,图像显示清晰,对比度好,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关节。b值为900 s/mm2时,图像伪影较大,图像质量模糊,对比度差,无法完成表观弥散系数值的测量。b值为600 s/mm2时,双侧骶髂关节旁骨髓所测得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变化范围小,而b值为300 s/mm2时,表观弥散系数值差异性较大。结果显示600 s/mm2是MRI DWI序列显示骶髂关节的最适宜b值,不仅能清晰显示双侧骶髂关节,而且所测得关节旁骨髓的表观弥散系数值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62.
例1 男,30岁.因右小腿疼痛数周、活动受限就诊.体检:右胫腓骨下段可触及半扁圆形肿物,质硬,较光滑.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11.5 mmol/L(正常值<5.2 mmol/L),甘油三酯7.61 mmol/L(正常值<1.7 mmol/L),低密度胆固醇7.38 mmol/L(正常值<3.12 mmol/L).患者7年前曾在外院行臀部"脂肪瘤"切除术,具体不详.患者母亲及舅舅均有高脂血症及"脂肪瘤"病史.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 MRK H 综合征的 MRI影像学特征,探讨 MRI在 MRK H 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为 MRKH 综合征的18例 MRI影像学特征。所有患者均行1.5T 或3.0T MRI 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相控阵线圈对其进行检查。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得 MRI图像进行评估并达成共识。评估内容包括阴道、子宫、卵巢的位置、形态,以及扫描范围内盆腔内的任何异常。结果18例中,除1例无子宫,1例为单侧(左侧)始基子宫,余16例均可见双侧始基子宫;33个始基子宫中,4个始基子宫分化成3层结构,即子宫内膜、结合带和肌壁。除1例双侧卵巢形态异常外,余17例患者双侧卵巢形态、大小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者阴道及宫颈缺如,其中1例阴道区可见囊性液体信号。结论 MRI在 MRK H综合征的明确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对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浓度递增法与大剂量冲击法分别诱导两种小鼠睾丸癌I-10顺铂耐药细胞株,比较两种细胞株之间形态差异,并检测
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i,大剂量冲击法的诱导耐药细胞株
I-10/DDP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分别检测耐药指数,绘制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
P-gp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睾丸癌I-10细胞及两种方法建立的相应耐药株均为贴壁生长,
形态饱满,大体呈梭形,上皮样,细胞大小大致相同;I-10/DDP细胞大小不同,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有细长微绒毛类似触角,分
散排列。耐药株I-10/DDPi及I-10/DDPh 对顺铂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924和3.099,耐药细胞系的倍增时间较正常I-10 细胞延
长。耐药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表达显著高于正常I-10 细胞,其中I-10/DDPi增加更为明显。耐药细胞株侵袭力
增强,其中I-10/DDPh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采用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的耐顺铂睾丸癌细胞株,且大剂量冲击法建立的耐顺
铂细胞株I-10/DDPh更接近于临床中的肿瘤耐药细胞。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过表达GATA-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否通过分泌外泌体(Exosome)增强其细胞抗凋亡能力,进而提高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方法 2017年1—12月选取健康4周龄SPF级C57BL/6小鼠45只,通过慢病毒载体GV308携带GATA-4转染小鼠BMSCs构建过表达GATA-4小鼠BMSCs并加入基因开启剂强力霉素(DOX),而后采用ExoQuick-TC提取BMSCs分泌的Exosome,并检测Exosome纯度、电镜下观察其形态。体外实验:与过表达GATA-4 BMSCs分泌的Exosome共同培养的心肌细胞为A组(体外),与空载体BMSCs分泌的Exosome共同培养的心肌细胞为B组(体外),与BMSCs分泌的Exosome共同培养的心肌细胞为C组(体外),低氧(1%)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为D组(体外),正常条件下单独培养的心肌细胞为E组(体外),各组均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体内实验:选取12只小鼠建立心机梗死模型,造模成功48 h后经尾静脉注射80 000 μg的Exosome,其中A组(体内)注射过表达GATA-4 BMSCs分泌的Exosome,B组(体内)注射空载体BMSCs分泌的Exosome,C组(体内)注射BMSCs分泌的Exosome,另取3只心肌梗死未处理小鼠作为D组(体内),3只正常小鼠作为E组(体内)。于注射Exosome后48 h采用心脏超声仪(PHILIPS EPIQ 7C)评估各组小鼠心功能。完成心脏彩超后采用原位免疫组化法评估心肌梗死小鼠心脏凋亡细胞数量。结果 Exosome表达量为0.272 5,Exosome纯度为5.25×108个,电镜可见Exosome大小40~100 nm。A组(体外)细胞凋亡率低于B组(体外)、C组(体外)、D组(体外),但高于E组(体外)(P<0.05)。A组(体外)Caspase 8、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低于B组(体外)、C组(体外)、D组(体外)及E组(体外)(P<0.05)。A组(体内)小鼠射血分数(EF)、环比收缩(FS)前后差值高于B组(体内)、C组(体内)、D组(体内)及E组(体内)(P<0.05)。A组(体内)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细胞数量高于E组(体内),而低于B组(体内)、C组(体内)、D组(体内)(P<0.05)。结论 过表达GATA-4 BMSCs分泌的Exosome可以通过增强BMSCs抗凋亡能力,进而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小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大豆蛋白水解物对Madin-Darby犬肾(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生长和流感病毒增殖的促进作用。方法  比较MDCK细胞在10%进口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10%国产新生牛血清(newborn calf serum,NCS)-DMEM和添加2、4、8 g/L大豆蛋白水解物SHEFF-VAX PLUS PF ACF(PF ACF)的10% 国产NCS -DMEM中的生长情况,以及甲型H7N9流感病毒接种细胞后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效价。结果  采用培养瓶静置培养时,5种培养体系中的细胞数在第3天达到最高,分别为(8.67±1.54)×106、(4.78±0.64)×106、(10.60±0.23)×106、(9.17±0.51)×106和(4.79±0.19)×106。采用搅拌瓶内微载体培养时,FBS-DMEM、NCS-DMEM和添加2、4 g/L PF ACF的NCS-DMEM中的细胞密度最高可达到(2.56±0.68)×106、(1.74±1.77)×106、(2.20±1.48)×106和(2.50±1.25)×106细胞/ml。流感病毒接种细胞后,FBS-DMEM、NCS-DMEM和添加4 g/L PF ACF的NCS-DMEM中测得的病毒HA效价分别为8.0、3.5和8.0 log2HAU/50 μl。结论  含国产NCS的培养基在添加4 g/L  PF ACF后,MDCK细胞密度和流感病毒产量与含进口FBS的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相仿,因此,大豆蛋白水解物可作为培养基添加物应用于MDCK细胞培养和流感病毒增殖。  相似文献   
67.
舌诊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医诊法,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必察之项,可作为中风病先兆预警、判断临床证型、评估病情轻重及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客观依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舌诊与现代化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反映中风病的内在病机,与中风病患者的现代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体现了舌诊理论的准确性。故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中风病舌诊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舌诊在中风病中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中风病的临床诊疗,并进一步推进中风病舌诊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0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理性情绪疗法,两组均干预4周。对比两组干预后知信行状态及心境状态。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健康信念、治疗依从性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心境障碍发生率为7.69%,较对照组低(25.0%,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联合理性情绪疗法有利于纠正冠心病患者疾病认识,提高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境状态。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究在CT结肠造影(CTC)中应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技术行“一键式”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案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C扫描的131例患者,均行俯卧位(A组)、仰卧位(B组)两次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120 kVp,应用30%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图像;B组管电压使用自动管电压预设置模式,采用70%ASIR-V图像,其余参数均一致。记录体重指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两组轴位图像相同层面肝脏和肠腔内空气(背景)均匀处的CT值和噪声值,计算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由2位观察者采用5分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B组(体重指数:17.96~32.05 kg/m2)k Vp预设值分布为70 kVp 4例、80 kVp 64例、100 kVp 61例、120 kVp 2例。A、B组CTDIvol、DLP分别为(5.57±0.13)m Gy、(291.80±7.46)m Gy·cm和(3.79±0.14)m...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