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真空净血疗法,是在传统拔罐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用电力来代替火的燃烧以排除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抽引达到预想的治疗目的的一种新疗法。笔者自1980年以来,应用于临床治疗了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肩背痛等常见病、多发病,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本组270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149例,女121例,15岁-25岁72例,25-35岁50例,35-45岁65岁83例,经中  相似文献   
72.
注射用富马酸伊布利特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注射用富马酸伊布利特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考察预冻溶液pH值,筛选赋形剂的种类和用量,得出最佳处方。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及有关物质,并通过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预冻溶液最佳pH值为4.0—5.0;所采用的4种赋形剂中,甘露醇效果最优,其最佳用量为10.0%;含量测定中回收率为99.3%~100.1%(RSD〈1.0%)。注射用富马酸伊布利特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经长期留样12个月质量稳定。结论: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产品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99Tcm-3PRGD2 SPECT/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治疗前行99Tcm-3PRGD2平面显像、胸部SPECT/CT显像,并最终获得病理结果的37例肺部病变患者资料,其中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10例。将肺部病变对99Tcm-3PRGD2的摄取灰度与肝脏对比,分为低度增高、中度增高、高度增高;计算病变(L)最高摄取值与对侧正常肺(N)、肝脏(H)、纵隔(Me)、对侧三角肌(Mu)平均摄取值的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诊断效能;选取肺良恶性病变各1例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 37例患者肺部病变对99Tcm-3PRGD2摄取均增高,66.67%(18/27)恶性病变高度增高,90.00%(9/10)良性病变轻、中度增高;恶性肺部病变摄取比值均高于良性病变(P均<0.05),以L/N=5.45或L/Mu=4.65为阈值,诊断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77.80%、80.00%、78.4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恶性病变高表达整合素αvβ3,良性病变仅少量表达。结论 99Tcm-3PRGD2 SPECT/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4.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CABG术后左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整体及局部心功能参数的改变,比较室壁运动(WM)、室壁收缩增厚率(WT)对于评价CABG术后局部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40名冠心病患者(男30名,女10名)于CABG术前及术后3~5周行静息 99Tcm-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采用QGSPECT专用软件程序定量分析整体及局部心室功能结果 CABG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轻度提高[从(47.2±14.0)%到(50.8±15.1)%,t= -3.73,P<0.05],而舒张末容积(EDV)及收缩末容积(ESV)明显减低[分别为从(133.7±59.7) ml到(105.0±54.4) ml,t=5.82,P<0. 01及从(77.0±54.0) ml到(58.1±44.3) ml, t=5.16,P<0.01].术前术后LVEF改变值和整体WM改变值(r=0.75;P<0.01)、LVEF改变值和整体WT改变值(r=0.79;P<0.01)有良好的相关性.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值(示踪剂相对摄取值)在前壁、间隔、下壁提高,而术后WM值在间隔运动减低,侧壁运动提高,WT值在间隔无减低、在前侧壁无提高 .间隔WT值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值的相关性(r=0.73)高于WM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值的相关性(r=0.24). 结论 CABG术后通过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得到的WM分析低估了间隔室壁运动、高估了侧壁运动.WT值与心肌血流灌注值不论术前还是术后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所以WT可能更适合用来评价CABG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58例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面部压力性损伤将患儿分为损伤组31例和未损伤组12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对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组年龄<3岁者占比、有并发症者占比、俯卧位通气时间、使用镇静药物者占比、营养状态不良者占比、未应用减压敷料者占比、医务人员未行俯卧位通气培训者占比高于或长于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有并发症、俯卧位通气时间长、未应用减压敷料、医务人员未行俯卧位通气培训均为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通气相关面部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94...  相似文献   
76.
本文主要从不同的给药途径对我国抗生素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评价系统性血管炎相关眶炎性假瘤免疫活性的价值.方法 对25例眶炎性假瘤患者[男10例,女15例,年龄(51.2±14.2)岁]行SRS,计算各受累眼眶的放射性摄取比值(UR).(1)根据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各眼眶UR差异;比较12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各眼眶UR差异.(2)以BVAS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得出判断疾病活动的UR最佳阈值,计算诊断效能和Youden指数,并对SRS与BVAS的一致性进行检验.(3)参考UR阈值将患者分为2组,以Fisher确切概率法观察组间预后差异.(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活动期患者SSTR2与SSTR5的表达情况.结果 (1)SRS显示活动期眼眶UR显著高于非活动期(2.09±0.44与1.32±0.46,t=5.94,P<0.01);经激素治疗后活动期眼眶UR降低(t=4.07,P<0.01),而非活动期眼眶治疗前后U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5).(2)以BVAS为标准,UR最佳界值为1.66.以UR≥1.66判断疾病处于活动期,通过ROC曲线所得灵敏度为87.5%,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95.2%,阴性预测值88.0%,准确性91.3%,Youden指数83.2%,与BVAS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840).(3)单或双眶UR≥ 1.66的患者激素治疗疗效优于双眶UR< 1.66者(P<0.05).(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示活动期患者高表达SSTR2、SSTR5.结论 SRS在系统性血管炎相关眶炎性假瘤的免疫活性评价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不同时间点胰腺受损程度及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血生化指标对脓毒症胰腺损伤的意义。方法将5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肠源性脓毒性休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打开腹腔后,仅把盲肠拉出腹腔,然后还纳、缝合,然后分别在3h、6h、12h、24h抽取动脉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值,同时取胰腺组织做HE染色及制作电镜切片观察胰腺结构损害。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血清淀粉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升高趋势,24 h达峰值(2779.83U/L),但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血清淀粉酶比较,除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h脓毒症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清脂肪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之后逐渐降低,至术后24 h,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假手术组仅有小叶间隙稍增宽,偶见轻度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及少许炎性细胞浸润,大部分小叶结构基本完整。脓毒症组随时间延长胰腺病理改变明显,3 h时胰腺小叶间隙增宽,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叶边缘结构模糊,偶见局灶性坏死,胰岛结构完整;6 h胰腺小叶间隙明显增宽,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坏死扩大;12 h 胰腺小叶间隙明显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较多片状坏死灶;24 h胰腺小叶间隙血管扩张充血,胰腺小叶及胰岛结构边缘模糊不清,小叶大片坏死。术后3 h、6 h、12 h、24 h改良Schmidt评分: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分别为2.0分、3.6分、3.4分、3.6分;4.6分、6.0分、6.8分、7.6分。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假手术组偶见线粒体、溶酶体肿胀。脓毒症组3h细胞核完整,部分线粒体肿胀、裂解,溶酶体肿胀;6h细胞核尚完整,部分肿胀的线粒体、溶酶体出现空泡样坏死;12 h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较多线粒体、溶酶体肿胀坏死及空泡样改变,粗面内质网出现肿胀;24 h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大量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肿胀、扩张及明显空泡样坏死。脓毒症组大鼠胰腺病理改良Schmidt评分与血淀粉酶、脂肪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472,P=0.199;r=0.260,P=0.499)。结论(1)大鼠发生脓毒症时存在胰腺受损,6 h后病理改变明显,随时间延长病理改变加重;(2)脓毒症大鼠胰腺超微结构改变特点为早期主要是线粒体及溶酶体改变,随着时间延长,线粒体及溶酶体病理改变加重,呈明显空泡样坏死,并出现细胞核及内质网的破坏;(3)胰腺病理改变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不能很好地反映脓毒症大鼠胰腺受损程度,故临床上发生脓毒症时,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值不能作为胰腺损伤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静息态及负荷态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正常的患者资料(男性47例,女性53例)。将原始图像重建后,采用感兴趣区(ROI)半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短轴显示左室心肌显示较完整的一帧图像,在左室心肌前壁勾画ROI,每个ROI的大小为10 pixels,将ROI的平均计数设定为每次检查的心肌计数。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心率、显像时间与心肌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性别、负荷方式与心肌计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体重分组与心肌计数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性别、体重、显像时间和心肌计数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所有200例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性别之间的心肌计数(P=0.007),负荷方式之间的心肌计数(P=0.190)无统计学差异;对于相关性分析,心肌计数与体重呈中度负相关(r=-0.541,P=0.000)、与身高(r=-0.204,P=0.002)及显像时间(r=-0.168,P=0.009)均呈低度负相关,与心率(P=0.176)、年龄(P=0.502)不相关。结论影响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计数的重要因素为性别、体重、显像时间。可通过改进注射药量,规范显像时间,提高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