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急性和亚急性下肢DVT的超声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鉴别急性和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可行性.方法经超声诊断的43例46条下肢DVT患者,根据其诱因和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比较两组血栓形成部位、回声特点及病变静脉管径.结果两组血栓的形成部位、回声特点有显著差别(P<0.05),而管径无明显差别(P>0.05).以低回声表现的局段性、周围型和中央型血栓诊断急性下肢DVT的特异性分别为100%、84.6%和75%.而以中回声表现的血栓和混合型血栓诊断亚急性下肢DVT的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6.9%.结论对于诱因及症状不明确的下肢DVT患者,根据超声检查多数可区别急性和亚急性DVT,但少数仍不能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本院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17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患者分离的CRKP,VITEK 2 Compact检测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KPC、NDM、IMP-4、IMP-8、VIM-1、VIM-2、OXA-23、OXA-24、OXA-48、OXA-51、OXA-58)。结果共收集31株CRKP对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一、三、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达9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80%以上。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达90%以上。29株KPC基因阳性,1株NDM-5阳性,2株IMP-4阳性。结论本院分离的CRKP耐药现象严重,产KPC型酶是本院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感染控制及预防措施,避免耐药菌的进一步播散。  相似文献   
83.
目的:在对氯化锂—匹罗卡品(LICL-PILO)致发育期大鼠反复惊厥实验研究中,探讨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78)、Caspase-12(半胱天冬蛋白酶12)动态变化及7-NI(7-硝基吲唑)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44只,日龄均为21d,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惊厥组(SR组)、7-硝基吲唑治疗组(7-NI组),每组48只.最后一次惊厥完成后分别与6h、12h、24h、72h后取海马,免疫组化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其GRP78、Caspase—1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RT-PCR均显示对照组GRP78表达很少,惊厥组的表达量低于7-NI治疗组(P<0.01),且两者均在12h达高峰;对照组caspase-12阳性细胞数极少,可以忽略不计,惊厥组的表达量高于7-NI治疗组(P<0.01),且两者均在24h达高峰.结论:反复惊厥发作时GRP78及Caspase-12均上调,但GRP78早于Caspase-12; 7-NI可能通过抑制NO等应激源的产生来抑制GRP78及Caspase-12为标志的内质网应激途径,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手卫生对预防和控制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1]。医务人员有效的手卫生,可降低约25.0%~50.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于减少医院感染、预防疾病及自我防范都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5.
真酌  李慧玲  吕丽 《工企医刊》2013,26(4):325-32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7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直肠、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对复发及转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5.5±74.5)min,比对照组时间长,平均住院时间为(11.5±3.5)h,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拔出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经超声及妇科检查,无1例阴道残端及腹壁穿刺口复发的病例。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有利于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是宫颈癌手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检测盐酸博莱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在不同时间点IL-17,IL-23的变化,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组(DM组),中药干预组(SAL组)。N组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NS),B组、DM组及SAL组气管内灌注BLM,随后N组和B组每日腹腔注射NS,DM组每日腹腔注射DM,中药干预组(SAL)每日给予丹参注射液2g/kg灌胃,分别于气管内灌注药物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每组大鼠各6只,腹主动脉采血,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及IL-23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L-17、IL-23的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并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第28天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及SAL干预组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类似,但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阻断IL-23/IL-17炎性反应轴,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缓解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经阴道彩超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及卵巢动脉进行分析,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不孕症患者21例(观察组),有正常妊娠史妇女15例(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彩超观察两组二维图像,检测两组子宫及卵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二维图像显示观察组卵巢动脉探查较困难,动脉常稀少且呈色暗;观察组卵巢PI、RI及子宫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P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子宫卵巢动脉RI增高与LPD关系密切,在日常工作中超声医师应加强子宫及卵巢动脉血流检测。  相似文献   
88.
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分析是病理学教学、临床病理诊断中最重要的部分。HE染色技术是制作病理石蜡切片的重要环节,而石蜡切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提高病理石蜡切片质量才能圆满完成病理学教学及临床病理诊断任务。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分析微生态调节剂产生、分类和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临床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相关报道的调查分析,阐述微生态调节剂的临床应用现状.结果 微生态调节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临床多种疾病的防治上效果显著.结论 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和研究,学会用生态学的理论去解决临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微生态制剂将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优思明配伍生化丸治疗不全流产的疗效,并与安络血配伍益母草治疗进行比较。方法: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2年2月门诊人流12422例,术后残留72例,残留率0.58%。将上述不全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2011年1月~2012年2月年34例和对照组2010年1月~2010年12月30例。2组患者均于诊断明确后开始服用药物治疗。治疗组服用优思明1片,每天1次,生化丸9g,每天3次,连服21天;对照组服用安络血2.5mg,每天3次,益母草膏10g,每天3次,连服21天。2组均在服药结束月经复潮干净后或未净进行复查。结果:治疗组在流血时间、流血量、残留组织排出情况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思明配伍生化丸治疗不全流产,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流血量,促进残留组织排出,减少2次清宫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