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优选复方莪术散颗粒的最佳提取与颗粒制备工艺,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莪术散进行提取,以淫羊藿苷的含量和收率综合评价为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醇的用量、提取的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优选复方莪术散的醇提取工艺,再以浸膏为原料,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稀释剂(可溶性淀粉)的比例及粘合剂(乙醇)的浓度和干燥温度,制备复方莪术散颗粒。结果:复方莪术散提取最佳工艺为A_2B_2C_1D_1,即处方药材加60%浓度的10倍剂量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 5h为最优。最佳制备工艺为A_3B_2C_2,即干浸膏∶淀粉的比例为1∶2. 5,并以90%乙醇为湿润剂,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所制得颗粒剂经检查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本试验所得复方莪术散颗粒剂的提取与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2.
211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89名部分牙缺失患者的颌骨内,完成修复体95件,临床观察28-36个月,修复后2年累积成功率为93.4%,修复作稳定率为84.2%,种植失败多数发生在种植早期,其主要原因为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李世珍针药汇通学术思想。方法:阅读李氏相关著作,跟随李师传人学习,结合临床实践进行总结。结果:李氏针灸集五代家传之经验,形成了以针代药,穴若药性,辨证取穴,以证选方的针药汇通思想。结论:针药汇通为传统针灸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4.
膀胱癌经膀胱灌注不同类型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  万滨 《实用癌症杂志》2016,(9):1504-1506
目的 对膀胱癌患者经膀胱灌注不同类型的药物,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对其经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随访比较其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比较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丝裂霉素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组患者24个月有效率60%,明显低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组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血尿、血象异常、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皮疹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吡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吡柔比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总发生率均高于羟基喜树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灌注给药,选用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均有较高疗效,但羟基喜树碱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5.
在当代社会,家长、老师对于考试成绩的看重与期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考试的心态,一些孩子可能在考前承受着来自自身和外界等不同方面的影响,便其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面临高考的235名高三学生针对考前心理压力对其影响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报告,同时结合部分资料提出减轻高中生考前压力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相似文献   
56.
李可  万滨 《安徽医药》2016,20(11):2166-2169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联合普乐安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取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 d口服普乐安片,每次3片,每天3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排尿症状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及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PSS和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Qave和Qmax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联合普乐安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可能与上述治疗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的骨性关节炎发生过程中骨关节软骨病变以及自主运动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的影响机制,探讨自主运动对膝骨关节炎软骨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有效的实验证据。方法将28只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C-Sed组,n=6)、正常饮食加运动组(C-Ex组,n=6)、高脂饮食组(HF-Sed组,n=8)及高脂饮食加运动组(HF-Ex组,n=8)。C-Sed组和C-Ex组喂养基础饲料(13.5%Kcal),HF-Sed组和HF-Ex组喂养高脂饲料(60%Kcal)。喂养8周后,C-Ex组和HF-Ex组小鼠采用自主转轮运动进行干预,记录运动数据,运动3周后行颈椎脱臼处死;C-Sed组和HF-Sed组小鼠不进行运动干预,继续喂养不同膳食4周后行颈椎脱臼处死,取膝关节软骨组织进行固定、脱钙,制成4μm厚石蜡切片,并进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测量各组小鼠软骨层厚度,探究自主转轮运动对肥胖小鼠膝骨关节炎软骨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喂养12周结束后,与C-Sed组小鼠相比,HF-Sed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高脂饮食成功诱导了高脂饮食组小鼠发生肥胖,且经HE及甲苯胺蓝染色后,可观察到与C-Sed组小鼠相比,HF-Sed组小鼠软骨表面粗糙、部分缺损,软骨层厚度降低(P0.001);而HF-Ex组较HF-Sed组小鼠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软骨层厚度增加,Mankin评分分值降低。结论 3周自主转轮运动可增加高脂组小鼠软骨层厚度,降低Mankin评分分值,延缓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数已超过62.6万/年,死亡数接近60万/年.肝癌在我国高发,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二.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2月-2010年5月解放军302医院住院死亡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死亡原因,以期为肝癌并发症的合理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9.
60.
背景与目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该研究旨在建立人PSTT细胞系,鉴定其基本特性。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的PSTT组织标本原代培养,纯化并传代,建立人PSTT细胞系。鉴定方法包括: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与肿瘤组织短串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建立稳定传代的人PSTT细胞系PSTT-1。PSTT-1细胞单层贴壁生长,失去接触抑制性,呈多突起的纺锤形结构。体外培养生长良好,每5 d传代1次,目前已传至30余代。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正常女性核型:46,XX。PSTT-1与肿瘤组织STR分析结果高度匹配。PSTT-1细胞表达β-catenin、CD14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人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和Muc4。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人PSTT细胞系PSTT-1,为PSTT的研究提供了体外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