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0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孟锦  曲海波  李占全 《医药世界》2010,12(3):199-200
目的:探讨安置埋藏式起搏器的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囊袋出血的影响,从而来判断它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01/2009—12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患者95例资料,以是否同时行CAG分为造影组42例与非造影组53例,观察冠心病在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比例,以及起搏器曩袋出血情况。结果:造影组42例患者中18例为冠心病,占44.4%。起搏器安置的囊袋出血情况:造影组为4例9.5%,非造影组为5例9.4%,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术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没有增加囊袋出血,两者同时进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2.
Tei指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心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包括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分别对2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34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HNC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标准心尖四腔观及主动脉短轴观三尖瓣血流和肺动脉瓣血流进行分析,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①HOCM患者与HNCM患者的右室加速时间与右室射血时间比值(ACT/RVET)、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右室射血时间(RVET)以及二组的Tei指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患者的Tei指数显著增大(P<0.001),ICT延长(P=0.001),IRT延长(P<0.001),RVET明显缩短(P<0.001);ACT/RVET显著增大(P=0.006)。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NCM患者的Tei指数显著增大(P<0.001),ICT延长(P=0.03),IRT延长(P<0.001),RVET明显缩短(P=0.005);二组的ACT/RVET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④Tei指数与IRT、ICT、(IRT+ICT)、ICT/RVET间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65,0.516,0.956,0.697,P<0.001),Tei指数与RVET间有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759,P<0.001)。结论Tei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右心室的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肥厚型心肌病(包括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降低,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男性 ,6 5岁 ,以心前区疼痛 2年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 4年。查体 :血压 12 0 80mmHg(1mmHg =0 133kPa) ,心界不大 ,心率 72次 分 ,律齐 ,无杂音。心肌核素断层显像示下后壁放射性稀疏。入院后第 3天局麻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 ,显示 :左主干粗大 ,管径 6mm ,左前降支 (LAD)中段 70 %限局性狭窄 ,未见明确钙化影象 ,TIMIⅢ级 ,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正常 ,更换 6FamplatzerLⅡ导引导管于左冠口 ,以 0 0 14英寸导丝通过LAD中段病变处达远端 ,预置入3 5mm× 18mmVIVANT支架 (德国PTM医用产品有限公司 )。球囊加压至 14atm…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应用阻抗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卧式踏车运动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根据心搏量、心输出量,心率的变化,将运动中心血管反应分为三期。冠心病患者运动负荷耐量主要在运动第二期和第三期较差,这是冠心病患者心搏量下降速度快,且对心搏量下降幅度耐受性较差所致。运动分期为冠心病患者康复确定安全有效运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我院成功地为 1例右位心、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 ,现报道如下。1.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 ,71岁 ,反复胸痛 17年 ,持续胸痛 10h入院。既往史 :5 0年前发现右位心、内脏转位。查体 :血压 114/ 74mmHg(1mmHg =0 .133kPa) ,心浊音区位于右胸侧 ,心率 5 2次 /min ,律齐 ,无杂音。心电图示右位心 (图1) ,将左右手导联互换 ,左右脚导联互换 ,V1、V2 导联互换 ,于V3~ 9的右胸相对应位置描记V3 R~V9R ,提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图 2 )。立即予链激酶 15 0万U静脉溶栓 ,2h…  相似文献   
106.
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12例进行了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0例成功,2例因导引钢丝不到位而失败。其余3例因严重的3支血管病变而采取药物治疗。单支血管病变5例,两支以上血管病变者5例。急性下壁心梗5例(2例合并正后壁心梗),前壁心梗4例,高侧壁合并下壁心梗1例。有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合并左心衰。梗塞相关血管段,右冠状动脉5段,前降支4段,回旋支1段。术后残留狭窄从98%下降至22%。冠脉血流从TIMI0~Ⅱ级全部达到Ⅲ级。  相似文献   
107.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以发作性胸闷5d,加重7h入院。既往健康。查体:BP 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正常,HR 75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钙化,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低。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未见ST-T缺血改变。胸片及血生化检查正常。入院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有钙化,第一对角支中段可见40%狭窄,回旋支近段有钙化,中段有40%狭窄。常规行右冠状动脉(RCA)造影时,先后选用JR4.0和ALⅠ导管造影均未成功。行主…  相似文献   
108.
本应用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方法对20例不稳定型心毁痛患(其中8例有陈旧性心梗病史)PTCA术前术后进行自身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例患160个心肌节段中、静息显像异常积分为196(1分33个节段,2分20个节段,3分为41节段),硝酸甘油介入显像及PTCA术后静息显像异常积分均较术前静息显像明显减少且两积分接近,分别为104和97分。术前患耆射血分数为44.5±12.6%,术后为56.4±16.3%,增加26.8%,结果提示核素心肌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简便无创,客观准确,为心绞痛患PTCA术前选择适应症及术后评价疗效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9.
冠状动脉内植入金属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0月至1996年12月,在76例患者的85支病变冠脉中植入不同种类支架95枚,bailout植入18枚,suboptimal植入45枚,denovo植入32枚,植入左前降支59枚,右冠状动脉23枚,回旋支12枚,第一钝缘支1枚,植入成功率979%,临床成功率958%。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示:残余狭窄0~10%,血流TIMIⅢ级。结果表明:冠脉内植入支架是目前处理PTCA术中明显内膜撕裂和急性血管关闭的最有效方法,是对抗PTCA后病变血管弹性回缩和预防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0.
预激综合征对QRS波终末向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预激综合征对QRS波终末向量的影响和终末向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选择经射频消融 (RFCA)术治愈的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 12 9例 ,据旁道部位分 9组 :左前壁 (LA)、左侧壁 (LL)、左后壁 (LP)、右前壁 (RA)、右侧壁(RL)、右后壁 (RP)、右前间隔 (RAS)、右中间隔 (RMS)、右后间隔 (RPS) ,对比分析RFCA术前、后心电图。结果 :①与消融旁道后心电图对比 ,12 9例显性预激综合征均影响终末向量。②终末向量改变与旁道位置有关 :aVL(和Ⅰ )导联 :终末负向波振幅增加 ,或终末正向波变为负向波主要出现在LA、LL旁道 ;终末正向波振幅增加 ,或负向波振幅减小或变为正向波主要出现在LP、RA、RL、RP、RAS、RMS、RPS旁道。Ⅲ (和aVF)导联 :终末正向波振幅增加 ,或负向波变为正向波 ,或终末无变化主要出现在LA、LL、RA、RAS旁道 ;终末正向波变为负向波 ,或正向波振幅减小 ,或负向波振幅增加主要出现在LP、RL、RP、RMS、RPS旁道。V1导联 :终末负向波振幅减小或消失主要出现在LA、LL、LP旁道 ;终末负向波振幅增加主要出现在RA、RL、RP、RAS、RMS、RPS旁道。③终末向量改变与预激波有关 :aVL、Ⅰ、Ⅱ、aVF、Ⅲ、V1导联QRS波终末向量的变化与预激向量方向基本一致 (P <0 .0 1)。结论 :观察终末向量的改变可能有助于delta波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