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医药卫生   90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正> 宫颈糜烂临床常见,严重影响育龄患者生活质量,若不积极治疗,尚可演变为宫颈癌。其治疗方法虽多,但乏满意效果。为探索理想治疗方案,我们于1998年10月~2000年12月采用微波联合奥平栓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 1998年10月~2000年12月,我所妇检发现并自愿接受治疗和我所生殖保健门诊就诊后确诊,均经细胞学检查排除细胞学异常者。共186例,平均年龄29.8(21~50)岁,均为已婚妇女。  相似文献   
152.
目的通过血流感染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的监测, 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1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的病原菌, 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收集51家成员单位11 013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782株(25.3%), 革兰阴性菌8 231株(74.7%)。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 141株(37.6%)、肺炎克雷伯菌2 076株(18.9%)、金黄色葡萄球菌1 078株(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7株(6.3%)、铜绿假单胞菌401株(3.6%)、屎肠球菌397株(3.6%)、鲍曼不动杆菌308株(2.8%)、粪肠球菌296株(2.7%)、阴沟肠杆菌276株(2.5%)和其他克雷伯菌属233株(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流行率分别为25.3%和76.8%, 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比罗的敏感率>95.0...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散结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斑块逆转、消退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ApoE~(-/-)小鼠为实验对象,高脂饮食诱导建立AS模型,灌胃予散结通脉方混悬液治疗12周。测量计算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面积、脂质空泡面积、斑块相对面积;检测血清中TNF-α、ox-LDL、ET-1和IL-10含量。结果散结通脉方13.5 g·kg~(-1)、6.75 g·kg~(-1)和3.40 g·kg~(-1) 3个给药组具有明显降低模型动物主动脉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10含量的作用(P0.01或P0.05);13.5 g·kg~(-1)、6.75 g·kg~(-1) 2个剂量组主动脉脂质空泡面积、斑块相对面积及血清中ET-1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13.5 g·kg~(-1)给药组血清ox-LD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散结通脉方可以通过逆转、消退AS斑块,下调异常升高的血清炎性因子TNF-α、ox-LDL、ET-1和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54.
杨彦涛  李卓伦  周霖  康建  程旭  孙志 《中草药》2024,55(3):730-745
目的 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鉴定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SKI)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提出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 SD大鼠经尾iv SKI后,收集其血浆、尿液和粪便样本。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Waters BEH C18柱进行色谱分离;使用Q Exactive HRMS和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进行正、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扫描分析。根据“提取-化合物筛选-鉴定-验证”的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鉴定策略对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共鉴定出121种外源化合物,包括29种原型化合物和92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主要经历的生物转化有羟基化、还原和去饱和等I相代谢反应,以及甲基化、乙酰化、磺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甘氨酸结合、半胱氨酸结合和牛磺酸结合等II相代谢反应。结论 为SKI的体内药理学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所提出的鉴定策略为中药的体内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全面、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5.
156.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临床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PCR-SSP)检测4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及267例自限性感染者基因组DNA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3个多态位点-592、-819、-1082的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0-1082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频率明显高于自限性感染者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组(A:χ2=37.72,P=0.000;χ2=45.23,P=0.000;AA:χ2=20.53,P=0.000;χ2=19.14,P=0.000).IL-10-819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频率也高于自限性感染者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组(T:χ2=10.5,P<0.001;χ2=17.38,P<0.001;TT:χ2=8.76,P=0.003;χ2=5.656,P=0.017).IL-10-592C/A等位基因频率和AA/CC/AC基因型在三组的分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发展过程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57.
李卓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1):93-93
副肝管是肝门部常见的解剖变异之一,它可以汇入肝外胆道的不同部位,手术中极易损伤.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副肝管的粗细、来源、走向及汇合部位,对防治副肝管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试用比值法评价计划免疫接种报告的可信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入计划免疫程序的各种疫苗应种人数在同一年内应无显著差别,基本上可认为相等,就此可通过计算其应种人数间的比值来判断两种疫苗应种人数之间是否存在逻辑错误,以评价常规免疫接种的报告质量。本资料用比值法对淮安市2004年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评价,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通过观察前庭刺激后受试者血压(BP)、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及认知能力等的变化,为建立飞行人员前庭性错觉模拟体验训练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20名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利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进行前庭刺激训练,持续时间 3 min,其中加速阶段持续50 s,匀速旋转复合转头阶段持续2 min,减速阶段持续10 s。记录受试者训练后HR、BP、HRV、认知功能评分、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前庭症状变化及错觉发生情况。 结果 与实验前相比,前庭刺激过程中受试者舒张压(DBP)、HR与呼吸频率(RR)均显著升高(P<0.05);前庭刺激后受试者注意力分配任务中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AI)显著下降(P<0.05),前庭症状评分显著增加(P<0.05),前庭功能稳定性分级为:0度4人,I度16人,Ⅱ度0人,Ⅲ度0人,前庭性错觉诱发率100%。 结论 利用前庭性错觉模拟训练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前庭刺激可引起适度的前庭反应,诱发前庭性错觉,对心血管功能和分配性注意力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为飞行员前庭性错觉模拟体验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免疫学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6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及13例正常人群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戊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组的CD3+细胞总数、CD4+和CD8+细胞绝对数均高于重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P均〈0.05)。结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存在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这可能与急性戊型肝炎肝细胞损伤和清除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