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1.
朱振兴 《中医学报》2016,(9):1357-1359
目的:采用生物可给性方法评价甘草中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可给性方法,分别测定饮片中铅的全量、铅每日摄入全量、铅每日摄入可给态的量,并分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铅的限量及铅的最大日允许摄入量限量进行比较。结果:甘草中铅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0.59%~0.72%)大于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0.04%~0.08%);甘草饮片中铅的全量为0.95~7.6 ppm,可能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5 ppm限量标准;铅每日摄入全量为5.7~45.6μg·d~(-1)、铅每日摄入可给态的量为0.23~2.28μg·d~(-1),均未超出铅的最大日允许摄入量限量要求(214μg·d~(-1))。结论:与传统的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相比,生物可给性方法更能够真实地反映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由于腹痛部位往往以右下腹为主,故易与急性阑尾炎混淆,而治疗原则截然不同。我院自1980年以来以急性阑尾炎收治外科306例,入院后经仔细检查病史及查体有1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其中有3例经外科手术摘除阑尾,术中所见阑尾基本正常,而肠系膜淋结巴充血,水肿,变大,结果均按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14.
按文献(北京市卫生局编,〈制剂手册〉189页,1978年版)配制松节油搽剂的方法:取软肥皂、樟脑同置乳钵内研磨均匀,缓缓加入松节油,继续研磨均匀后,分次以细流加入贮有250毫升水的烧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报道应用手指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指皮神经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指背皮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并重建感觉37例42指。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指端饱满,色泽正常,两点辨别觉6~11mm。结论手指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跖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12月对84例85足跖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于医生指导下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本组8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84例85足患者中一期愈合82例83足,1例术后3 d出现皮下血肿感染,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出现皮肤坏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愈合。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3周。术后无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平均14周(9~18周)可完全负重行走,平均6个月(5~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协会(AOFAS)前足评分标准评估,优29足,良49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91.76%。结论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跖骨骨折,不仅可恢复足弓生理形态,而且有利于患足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莱菔子有消食除胀、祛痰降气作用,治疗食积、气滞、下痢、痰涎壅盛、气喘咳嗽等实症者效果显著。笔者近几年发现莱菔子还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溢血后遗症、便秘、不寐、排尿功能性障碍,急性湿疹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自2003年元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5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双黄连粉针为主治疗急性蜂窝织炎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蜂窝织炎为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属中医“有头疽”、“痈”、“发”等范畴。我们1994年12月-1997年10月,用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滴注,患处敷冰片、芒硝治疗急性蜂窝织炎4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