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47例弥漫性肺部病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弥漫性肺部病变是一组影像学上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损害的疾病 ,主要是肺部间质病变。其临床表现、X线改变及肺功能损害特点相似 ,但病因复杂多样。为总结经验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47例弥漫性肺部病变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2例 ,女 15例 ;年龄 18~ 76岁 ,平均 48.9岁。病程 5天~ 3年。全部病例均无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细胞毒性药物史 ,无接受放射治疗史。1.2 病因构成 肿瘤性疾病 19例 (40 .4% ) ,其中原发肺部恶性肿瘤 10例 ,转移性癌 9例 ;病理分型以腺癌为主 17例 ,占 89.5 %。其他病因有 :粟粒型…  相似文献   
82.
正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道管壁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管壁上出现瘘口时称为气道壁瘘。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本共识只讨论继发性瘘。根据瘘口相通的部位,继发性气道壁瘘可以分为气道-消化道瘘及气道纵隔瘘等。继发性气道-消化道瘘是指继发于某些疾病的病理损害,在气道与消化道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消化道腔内和气道内的气、液体相互流通,患者不能正常进食、咳嗽剧烈、常常存在难以控制的肺部感染,生活质量差,一般情况迅速恶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告我院近3年来应用利福平、雷米封治疗肺结核过程中致类赫氏反应3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28岁,确诊为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并左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痰涂片抗酸菌阳性。确诊后给予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毗咦酸胶抗病治疗及胸腔穿刺抽液.l周后胸水消失。于抗衡后dls又出现咳嗽、左侧胸水再发。经多次抽液后胸水消失,但复查胸部X线见在上肺结核病灶扩大,并于左中下肺野出现新的小片浸润影。考虑为类赫氏反应.继续按原方案治疗并加用强的松30mg/d.干抗榜治疗的d60复查胸片,见病灶明显吸收。例2,患者男…  相似文献   
84.
我们以SSL(雄激素、一叶碱、左旋咪唑)方案联用GCSF、Epo治疗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我院1990~1995年收治苯中毒所致的再障患者64例,诊断按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标准[1]。...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纵隔,肺针吸活检技术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X线透视定位,或结合及CT片解剖学标志进行定位应用Olympus NA-IC活检针经纤维支气管镜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结果:15例中有13例均能作出定性诊断;鳞癌5例,腺癌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检出恶性细胞1例,倾向于淋巴瘤1例,1例未能确诊,后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结核,另有1例结合CT,病史及随访确诊为纵隔包裹积液,除4例可见穿刺针孔少量溢血外所有病例均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镜纵隔,肺针吸活检是一种安全的活检技术,可为大气道旁的纵隔或肺部病灶的诊断提供有意义活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86.
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慢性持续性干咳常是本病的唯一临床症状。我们自2004年以来对30例CVA患者在其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奥亭止咳露)治疗,并做疗效的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泉州为福建省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为有效控制其蔓延,应提高对AIDS的认识。[方法]对泉州地区1995年5月至2006年3月发现的37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HIV11例,AIDS26例)中,男33例,其中20~49岁32例(86.5%)。以异性接触传播为主,其中1对为夫妻间传播,14例(37.8%)有境外旅游居住史(均有性乱史)。HIV感染者均为普通住院病人手术常规检查及输血前检查发现;26例AIDS患者发病至确诊时间10~365d(98.85±124.29d)。住院后明确诊断时间1~20d(4.71±4.56d),5例多次住院(省级及地市级医院)未及时发现。AIDS临床表现以发热、消瘦、咳嗽和淋巴结肿大为主,少数出现腹泻及皮肤湿疹。并发症涉及以消化、呼吸、血液和淋巴系统为主,并发机会性感染以细菌和真菌为主,14例有确切的死亡时间,1例确诊后2个月自杀,余13例发病至死亡35~527d(95.86±97.76d)。[结论]全社会应共同关爱AIDS患者,加强宣传力度,对未感染者应提倡安全性行为,医务人员亦应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