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抑制心成纤维细胞(CFs)增殖机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 /Smad信号传导途径的关系.方法:原代提取乳鼠的心CFs,以重组人心肌营养素刺激细胞增殖,分为: BNP组(A组)、SB431542组(B组)、BNP+SB431542组(C组)、对照组(D组).收集培养液检测细胞因子TGF-β1,收集细胞提取总RNA以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Smad4 mRNA变化.结果:A、B、C组TGF-β1 浓度较D组明显降低而Smad4 mRNA的△CT值较D组明显升高(P<0.05),但A、B、C组之间TGF-β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Smad4 mRNA △CT值高于A组和B组.结论:BNP抑制CFs增殖机制除了TGF-β1/Smad2/3信号途径,还可能存在TGF-β1非Smad2/3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沙利度胺对EAE的疗效及相关指标影响,以MOG35-55多肽序列为免疫原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在免疫诱导当天分别给予15和60 mg/kg沙利度胺治疗。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评分至免疫诱导第20天,采集小鼠内眦静脉血并分离血清,ELISA检测IL-4、IL-6、TGF-β、IL-17、TNF-α水平;分离小鼠脾脏,FACS检测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行为正常,无发病。沙利度胺治疗组小鼠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EAE模型组,且60 mg/kg给药组显著低于15 mg/kg给药组(P0.05)。EA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reg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15 mg/kg沙利度胺给药组与EAE组比较,Treg百分比无显著变化;60 mg/kg沙利度胺给药组Treg百分比相较EAE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剂量沙利度胺给药组与EAE组比较,IL-4水平升高,IL-6、IL-17、TNF-α水平均降低,且60 mg/kg沙利度胺给药组变化更显著(均P0.05);TGF-β在EAE组显著升高,且给药组与EA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沙利度胺可升高EAE小鼠Treg百分比,抑制促炎因子分泌,有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检测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模型(CBA/J雌鼠×DBA/J雄鼠)小鼠胎盘中的NKT的细胞数量、成熟度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格局,以探索NKT细胞失调在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雌鼠×BALB/C雄鼠)和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滋养层细胞中NKT细胞和CD3~+T数量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而胎盘淋巴细胞T-bet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正常妊娠组与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组CD3~+T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正常妊娠过程中,胎盘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量逐渐下降,伴随有NKT细胞数量、成熟型比例逐渐下降,而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妊娠过程中则相反;多发性流产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bet mRNA存在表达异常,并与NKT细胞成熟型比例、胎盘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量成正相关.结论:原因不明多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NKT细胞失调相关,妊娠早期与胎盘NKT细胞成熟型比例偏低,分泌IFN-γ不足有关,而妊娠中后期则与NKT细胞成熟型比例偏高,分泌IFN-γ过量有关,T-bet mRNA的表达异常是造成NKT细胞失调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领域以及检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其他学科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检验医学,使得检验医学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检验人员知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加快了检验医学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这对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加强他们的竞争力,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特  相似文献   
35.
80年代中期形成的生物调节理论产生了第四大肿瘤疗法-肿瘤生物治疗,在抗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上愈益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可望为肿瘤防治开辟一个新的局面[1].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多效能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本实验旨在观察其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增殖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Lewis肺癌细胞株,由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惠赠.C57BL/6小鼠,6周龄,雄性,体质量(20±2)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6.
脑钠肽(BNP)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及松弛平滑肌作用和对抗心室重塑,减少心肌肥厚和心室扩大的作用.BNP血浆浓度是监测许多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的一项良好指标,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检测血浆BNP水平是心肺疾病鉴别诊断.心血管疾病诊断和评估疗效、预后以及指导改善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探讨自体角朊细胞表达的B7-H1 分子在混合皮肤移植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体外模拟混合皮肤移植模拟系统(MELC 体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角朊细胞B7-H1 和淋巴细胞PD-1 的表达。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淋巴细胞IL-10、Foxp3、GATA-3 mRNA 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有自体角朊细胞参与的MELC 体系中,随着作用时间增加,角朊细胞上B7-H1 的表达和淋巴细胞上PD-1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作用时间增加,与无自体角朊细胞参与的MELC 体系相比,在自体角朊细胞参与的MELC体系中,淋巴细胞IL-10、GATA-3、Foxp3 mRNA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1)。结论:在体外混合皮肤移植模拟系统中,自体角朊细胞通过表达共刺激分子B7-H1,上调淋巴细胞表面PD-1 的表达,二者相结合,诱导Th2 细胞和Foxp3+的Treg 细胞分化,从而负向调节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转染B7-1基因后功能的改变,并探讨传统共刺激分子和MHC Ⅱ类分子等在自体角朊细胞诱导的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建立的MELC体外模拟系统,对自体角朊细胞进行B7-1基因的转染,观察转染前后自体角朊细胞诱导抑制能力的变化,同时通过抗CTLA-4单抗及HLA Ⅱ类分子的封闭实验,观察这些分子在自体皮岛抑制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自体角朊细胞转染B7-1基因后,诱导局部免疫抑制的能力消失,如果加入抗B7-1单抗阻断B7-1的作用后,其诱导抑制的能力又恢复;抗CTLA-4单抗不能阻断自体角朊细胞在实验体系中的抑制作用;用单抗所作的封闭实验结果表明。抗HLA-DR单抗封闭组对自体角朊细胞对MELR抑制诱导的影响最小(P〉0.05),抗DQ单抗则可以对MELR的抑制得到最大幅度的回复,而抗DP单抗也可以使体系中cpm值有一定的回升。结论 混合皮肤移植中,自体角朊细胞之所以可以诱导局部免疫耐受,是通过B7-1以外的其他共刺激信号激活Th2亚群、进而遏制Th1亚群来诱发抑制的,而且这种抑制与CTLA-4的负向调节无关。并具MHC限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