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医药卫生   4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黏附分子与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黏附分子在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介导作用。对抗黏附分子的研究 ,可望成为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就黏附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以及抗黏附分子的方法在RIF防治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放烧复合伤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研究敖琳,曹佳,杨录军,钱频,刘胜学,程天民(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分子毒理实验室,第三军医大学防原教研室630038)放烧复合伤是核爆炸时常见的伤情。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微核(MN)可以作为辐射损伤时一定剂量范...  相似文献   
43.
重庆市主要水厂出厂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主要水厂出厂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活性及其季节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GDX-120大孔树脂,于春、夏、冬季在分别位于城区上游、城区中游、城区下游以长江、嘉陵江水源的五个水厂对出厂水进行有机物的浓缩及提取。提取物的致突变活性采用经典的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评估,测试菌株为TA98及TA100,同时做加与不加S9的比较。结果 五个水厂出厂水的有机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突变活性。其中,以嘉陵江为源水的出厂水明显大于以长江为源水的出厂水,城区内水厂出厂水明显大于城区下游水厂出厂水。移码型,特别是间接移码型致突变活性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而碱基置换型致突变活性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结论 本结果提示重庆市民的饮用水已具备潜在的致突变活性。需密切关注市民的相关健康状态(如肝癌等肿瘤发生)并及早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4.
昆明山海棠水提液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明昆明山海棠的急性毒性及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和资料。方法 THH水提液多剂量小鼠口服,观察小鼠的死亡率和脏器的感官病理改变。结果 雄性的LD50(95%可信限)为79g/kg(69~89g/kg),雌性的LD50(95%可信限)为100g/kg(90~112g/kg);肉眼未见脏器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按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THH水提液属中等毒级别,临床使用比较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雌性Apo E-/-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酸组,高脂喂养12周中,甘草酸组给予甘草酸[100 m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4周监测小鼠体重并采取小鼠禁食后眼球后静脉血,酶法测量血脂、血糖水平及血清中对氧磷酶1(PON1)活性,小鼠安乐死后取主动脉窦部作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胸腹主动脉段作剖面分析脂质斑块面积。实时荧光PCR检测肝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喂养中小鼠体重增加、血脂紊乱加重。与对照组比较,甘草酸组小鼠体重增幅、血浆甘油三酯及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甘草酸降低主动脉窦及主动脉胸腹部斑块面积可达22%及21%(P0.01和P0.05)。实时荧光PCR结果显示甘草酸能显著上调肝脏脂质转运相关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及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mRNA水平;其次,甘草酸可促进小鼠肝脏抗氧化酶PON1表达而升高血清中PON1活性(P0.01),并显著提高肝细胞内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 A)的表达水平显示其抗氧化能力。结论甘草酸能有效阻抑Apo E-/-小鼠As的发展,其机制可能涉及对肝脏胆固醇代谢调节及抗氧化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以及相应的外周血浆和痰液中MPDZ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情况,以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49例肺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相应的外周血浆和痰液中MPDZ基因甲基化发生情况。结果:49例肺癌组织中MPDZ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67%(33/49),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PDZ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0(0/20)(P=0.00)。MPDZ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临床分期相关(P=0.039),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的病理分类无显著相关(P>0.05)。33例癌组织MPDZ基因发生了甲基化的肺癌患者相应血浆的DNA标本中有25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检出率为76%(25/33);痰液标本中有18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检出率为55%(18/33)。16例癌组织MPDZ基因未甲基化的肺癌患者其对应的血浆和痰液标本未检出该基因甲基化。提示痰液和血浆标本中MPDZ基因甲基化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状况。结论:MPDZ基因在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血浆中及痰液中均有较高比例甲基化检出率,提示MPDZ基因甲基化可能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
曹佳  辛娟娟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2199-2205
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刻画中医理论有助于中药配伍研究的现代化和程序化。该文通过药对网络表示药物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然后分析该网络的社团特征与血气功效的映射关系,最后以方剂为桥梁研究了血气理论在药对网络上的网络表达。研究发现,药对网络具有强的社团结构特征,每个社团由一系列关联紧密的药对组成。社团在药对功效上具有明显的理血和理气功效的相斥性,即同一个社团基本不会同时出现理血功效的药对和理气功效的药对,或者二者均不出现。由此将药对网络所涉及的386个单味中药划分成3类社团:理血(B)社团、理气(Q)社团和灰色社团。把262首方剂依次映射在这3类社团上的统计结果表明,如果一个方剂包含Q社团单味中药,那么它以99.84%的概率也包含B社团的单味中药;同时包含BQ社团单味中药的方剂数量为140首。因此,对于一个方剂所包含的单味药物满足"有Q就有B,有B未必有Q"的规律,这个数值规律完全吻合中医的血气理论:理气必理血,理血未必理气(出血若因外伤或血热,那么理气就会加重出血)。一方面该文寻找到具有高辨识度的宏观网络数值特征,可以为判断新方剂合理性提供网络数值参考;另一方面论文从数值分析的角度证明了人体血与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Wnt3a联合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纤维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将hESCs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同浓度TGF-β1),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标记物(CollageⅠ、α-SMA、Fibronectin)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配体和核心分子的表达。筛选10ng/mL TGF-β1与100ng/mL Wnt3a联合作用hESCs,同法检测上述分子和Wnt/β-catenin核心分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纤维化标记物(CollageⅠ、α-SMA、Fibronectin)、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配体(Wnt3a)及核心分子(β-catenin、GSK-3β)和下游靶基因(CyclinD1、MMP-9)表达均升高;Wnt3a和TGF-β1联合诱导组纤维化标记物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核心分子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Wnt3a组、TGF-β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3a联合TGF-β1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纤维化。  相似文献   
49.
三峡工程对开县人群健康可能发生的潜在影响的预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三峡库区历史上曾为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高发地区,其淹没面积大、人口密集,水库形成后的污染可能会造成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目的:通过分析开县地区人群的主要健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对三峡水库形成后可能产生的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性评估.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重庆市开县疾病控制中心.对象:调查于2004-02/05在重庆市开县完成,调查对象为该县所有人口的疾病监测资料,选择三峡库区重庆段其他库区县及非库区县人群的疾病监测资料作为对照.方法:收集有关社会发展、人群健康和与公共卫生体系的有关指标,深入有代表性的重点乡镇现场调查.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峡工程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做出全面预测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1年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比较.②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3年传染病发病率比较.③水库形成后对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结果:①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1年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比较:开县孕产妇病死率、婴儿以及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高于全国和重庆市的平均水平,多项指标显示出开县的一般人群健康状况较差.②开县、重庆市和全国1999~2003年传染病发病率比较:重庆市的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250/10万左右,高于全国水平(190/10万左右).开县的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近两年的发病率达国内的1.5倍以上.③水库形成后可能发生的对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介水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自然疫源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性疾病的发生;肝癌等恶性肿瘤性疾病.结论:应加强对现有公共卫生体系相对薄弱环节和潜在各种疾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认识.随着三峡工程的进度加快,必须加强防治对策,预防和减轻水库形成后可能对人群产生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50.
硫化氢中毒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紧急救治原则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临床表现和紧急救治原则。方法 参考硫化氢中毒的基础研究及救治文献,结合多年的化学毒物基础研究和临床急救经验,总结硫化氢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和救治措施。结果 硫化氢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决定于吸入硫化氢的浓度和时间,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现场措施对硫化氢中毒的恢复最为重要,应尽快应用H2S解毒剂,维持呼吸系统功能。结论 必须了解硫化氢吸入中毒损伤的特点,建立周密有效的抢救计划和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