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麦冬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麦冬类植物研究的进展。从该类植物中分得45种皂甙和21种高异黄酮。麦冬为常用滋阴中药,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该类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尚有限。  相似文献   
33.
藏药独一味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从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根中分离得到二个新环烯醚萜成分,根据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化学结构,命名为独一味素A(lamiophlomiol A,Ia)和独一味素B(lamiophlomiol B,Ib)。  相似文献   
34.
附子提取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提取液加热过程中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考察其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 mol.L-1乙酸铵溶液(含0.05%冰乙酸)为A相,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B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子提取液(pH5.9)于95℃加热10 h,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先增后降,苯甲酰乌头原碱的含量缓慢降低,而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迅速降低;附子提取液(pH3)在相同加热条件下,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缓慢增加,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缓慢降低,但总体较稳定;附子提取液为pH9时,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迅速下降。结论 pH、加热时间对附子提取液中酯型生物碱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5.
替代对照品法同时测定川芎中丁苯酞和藁本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替代对照品法同时测定川芎中丁苯酞和藳本内酯。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丁苯酞检测波长228 nm,藁本内酯检测波长330nm,柱温35℃。以丁苯酞作为藁本内酯的替代对照品,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和替代对照品同时测定川芎中丁苯酞和藁本内酯的含量。结果:丁苯酞和藁本内酯进样量分别在0.01~0.2μg(r=0.9999)和0.1~2.0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相对校正因子f’为1.0806,不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良好,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川芎中待测成分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用丁苯酞替代藁本内酯作为对照品,同时测定川芎中丁苯酞及藁本内酯的含量,解决了藳本内酯对照品不稳定的难题,该方法可用于川芎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6.
附子质量生物检定方法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离体心脏模型建立附子生物检定方法,优化实验条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附子对心脏的作用,筛选检测指标,优化实验条件,从而建立附子生物检定的检测体系。结果:检测体系条件为: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K-H液灌注,采用恒温、恒压、恒量的方法给药,以心率为判定指标。结论:所优化建立的实验体系符合附子生物检定的要求。本法有可能成为现行附子质量控制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37.
38.
苍耳子炒制对羧基苍术苷和苍术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南五味子、五味子HPLC指纹图谱研究和木脂素成分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HPLC法建立南五味子和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方法 以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为对照,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四氢呋喃-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进行试验,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版本:2004AB)计算处理,分别建立南五味子、五味子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木脂素.结果 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标定了25个共有峰,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标定了24个共有峰;不同产地南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但其主要木脂素成分量差异较大;不同产地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亦大于0.9,但南五味子、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小于0.3.结论 南五味子、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结合木脂素成分的测定,可为全面控制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0.
小柴胡汤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特性和转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特性和转运机制.方法:利用MTT实验筛选小柴胡汤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小柴胡汤的双向转运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考察时间对小柴胡汤吸收的影响.结果:汉黄芩苷(wogonoside,WGS)和汉黄芩一素(wogonin,WGN)由AP侧到BL侧的Papp分别为(1.23±0.09)×10-6,(1.07±0.89)×10-5,由BL侧到AP侧的Papp分别为(2.12±0.19)×10-6,(7.12±1.02)×10-6,二者的转运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WGS和WGN的PappAP→BL/PappBL→AP分别为0.58,1.49.黄芩苷、黄芩素和甘草酸不能透过Caco-2细胞单层.结论:WGS和WGN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转运途径可能为被动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