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9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医药卫生   596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应激障碍诱发认知损害的行为学变化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针刺改善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急性应激模型(ASD)组和电针(EA)组,每组8只。采用斯金纳箱足底电击无固定周期电击10min,中间间隔10min,连续5个循环建立急性应激小鼠模型,急性应激3天后,电针刺激耳甲区,2/15Hz,0.5mA,30min/次,每日1次,持续3d治疗。利用旷场、水迷宫实验等实验评估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和海马组织中的BDNF、Syn-1的表达水平;高尔基染色法检测海马树突棘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D组小鼠旷场的中心停留时间减少(P<0.01),运动总距离无明显变化(P>0.05);海马及前额叶中ASD组小鼠BDNF、Syn-1表达均下降(P<0.01,P<0.001);海马中树突棘密度减少(P<0.001)。与ASD组相比,EA组小鼠在旷场中心停留时间增加(P<0.01),运动总距离无明显变化(P>0.05);海马和前额叶中EA组BDNF、Syn-1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海马中树突棘密度增加(P<0.001)。水迷宫第一天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呈逐渐缩短且稳定的趋势(P<0.05),平均速度逐渐缩短(P<0.05)。第二天Control组小鼠停留目标象限时间大于对侧象限(P<0.01),ASD组无明显变化(P>0.05),EA组(P<0.001)。结论:针刺对急性应激障碍诱发的认知损害的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BDNF蛋白表达、增加Syn-1含量,从而增强突触可塑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2.
慢性疼痛在我国发病率高,常伴有抑郁、焦虑与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其中慢性疼痛导致的认知障碍是最常见且恢复难度大的并发症。针刺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治疗认知障碍的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已有大量研究。目前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影响大脑前额叶、前扣带回、岛叶、丘脑、海马、伏隔核与杏仁核等功能活动;调节突触可塑性以及单胺类、胆碱类与炎症因子等物质的释放,改善慢性疼痛导致的认知障碍。本研究就近5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导致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应激障碍诱发认知损害的行为学变化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改善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ASD)和电针组(EA),每组8只。采用斯金纳箱足底电击无固定周期电击10 min,中间间隔10 min,连续5个循环建立急性应激障碍小鼠模型,急性应激3 d后,电针刺激耳甲区(1 mA,2/15 Hz, 30 min/次),1次/d,持续3 d治疗。利用旷场、水迷宫实验等评估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和海马组织中的BDNF、Syn-1的表达水平;高尔基染色法检测海马树突棘密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的中心停留时间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及前额叶中模型组小鼠BDNF、Syn-1表达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中树突棘密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鼠在旷场中心停留时间增加,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84.
韦红玉 《右江医学》2001,29(6):521-522
医用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 ,是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前提 ,但其内容比较抽象 ,对于刚从初中毕业进入中等卫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好知识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不断探索的。以往的生物教学大多以讲授为主 ,并借助挂图、实验这两种最基本的手段来传授知识 ,结果表明许多学生并未能很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 ,更谈不上去了解当今医用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目前出现了许多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设备 ,如计算机、投影机、显微摄像系统等…  相似文献   
85.
随着抗结核药的广泛应用 ,多重耐药菌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已成为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开发新药 ,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 ,近 10年来 ,国内医药界应用中医药治疗肺结核取得明显成效。现就该领域的研究综述如下。1 肺结核的中药治疗1.1 辨证论治 肺结核以虚证居多 ,尤以阴虚为主。李东岱等 [1]以抗痨散 (黄芪、百部、白芨、龟板、丹参、冬虫夏草、蜈蚣、牡蛎、玄参、百合、川贝母、五味子、紫河车 )为主分肺阴虚、阴虚火旺、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肺脾两虚、脾肾阳虚和肺肾阴虚九型 ,分别应用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合…  相似文献   
86.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中枢呼吸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不同浓度的CO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为检测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a分子抗原(SjAWA67)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 通过SDS-PAGE和电渗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中分离纯化出67kDa分子抗原,并用该抗原包被酶标反应板微孔,进行ELISA检测。结果 SjAWA67的纯度已达到电泳纯和免疫纯,对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血清的捡出率分别为100%和95%,与正常人血清、肝吸虫病和肺吸虫病患血清均未出现明显的交叉反应,44例血吸虫病患治疗后3、6和12个月后的阴转率分别达45.5%、75.0%和90,9%。结论 SjAWA67分子抗原具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和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影响脑转移瘤综合治疗效果因素。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l989年 9月至 1997年 3月本院治疗 40例不同原发癌瘤脑转移瘤 ,就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病理类型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的中位生存期 9 1个月 ,1年生存率为2 0 0 % ( 8/40 )。 1年生存率先放疗后化疗组为 2 9 4% ( 5 /17) ,单纯放疗组为2 0 0 % ( 2 /10 )。先化疗后放疗和单纯化疗组均为零。结论 :不能手术的脑转移瘤以放疗加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9.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医院硬件设施的完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已经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且具创伤小、恢复快的临床优势。但是,临床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为4%~24%,因此,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胆总管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术后复发机制及相关因素亦成为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笔者通过整理归纳相关文献,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胆道微生态、胆道解剖三个维度,阐述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机制与研究进展,为预防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提供新的策略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
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效果与治疗时间选择的差异。方法对17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采用AF治疗后进行回顾性总结性分析。结果17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中爆裂型7例,屈曲压缩型9例,合并脱位1例,其中11例合并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D级9级;E级4例。术后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B级1例;C级2例;D级1例;E级13例。椎体高度及节段弧度恢复为: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50%(25%~70%),术后平均高度为95%(75%~100%)。Cobb’s角,术前平均22°(12°~40°),术后平均2.4°(0°~10°)。结论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应用AF系统治疗效果满意,且手术疗效与时间成正比,越早手术则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越能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