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酮康唑对大鼠肝脏CYP450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酮康唑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及其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用140,280,420μmol.kg-1.d-1酮康唑连续灌胃7 d,测定肝脏微粒体中总CYP450含量和CYP1A1,1A2,1B1,2B1/2,2E1和3A亚型活性。结果:不同剂量酮康唑给药后大鼠肝脏脏器系数、CYP1A1和1B1亚型活性明显增高(P<0.05,P<0.01);总CYP450含量和CYP3A活性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的酮康唑抑制CYP1A2和CYP2B1/2亚型的活性,高剂量却出现了诱导作用(P<0.05,P<0.01)。各剂量组对CYP2E1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酮康唑对大鼠肝脏CYP450及主要药物代谢亚型CYP1A1,1A2,1B1,2B1/2和3A有影响,临床长期用药或与经肝脏CYP450代谢的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脏功能,防止药物代谢减缓出现蓄积中毒或药物代谢加快而降低药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Z24对大鼠肝脏CYP450酶系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灌胃(ig)给予Z24(0,50,100,200 mg·kg-1·d-1),连续5 d,以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大鼠,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总含量、细胞色素b5(Cyt-b5)含量、NADPH-CYP450还原酶活性以及1A2,181,2E1,3A4亚型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CYP450总含量、NADPH-CYP450还原酶活性及CYPlB1、2El亚型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100和200 mg·kg-1组Cyt-b5含量升高(P<0.05);200 mg·kg-1组CYPlA2和3A亚型活性升高(P<0.05).结论:Z24对CYP450、NADPH-CYP450还原酶及CYPlB1、2El亚型有诱导作用,剂量达100和200 mg·kg-1时分别对cyt-b5和CYPlA2、3A亚型产生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环磷酰胺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毒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方法:以两步灌流法消化成年大鼠肝细胞,并进行混悬培养,Cp以,5,10,20mmol.L^-1染毒,观察染毒后3h肝细胞的存活率,胞内酶泄漏情况以及肝细胞巯基状态,MDA含量的变化,并对肝细胞表面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大,肝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胞内酶泄漏加重,培养液中LDH,ALT,AST活性增高,同时,肝细胞TSH,NPSH,PSH也逐渐下降,其中PSH下降在TSH耗竭中起主要作用,肝细胞MDA含量未发现有显增高,形态学检查发现Cp使肝细胞表面出现“大疱”,胞内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部分脱颗粒,内腔模糊,核固缩,核内染色质边集成块状。结论:Cp 对混悬培养大鼠肝细胞有损伤作用,巯基物质的降低在Cp肝细胞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Sysmex XT-2000iv型动物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对该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线性进行验证,并与其他仪器测定结果及人工白细胞分类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该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线性均在允许范围内;与JT-IR血细胞计数仪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白细胞分类测定结果与人工显微镜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较好,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性较差。Sysmex XT-2000iv动物血细胞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满足GLP安全性评价课题动物血液样本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65.
目的:采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显性致死突变试验评价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方法: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雄性小鼠分别单次灌胃给予NBPT 250、500、1 000 mg/kg,1 000 mg/kg组动物于给药后24、48及72 h取骨髓细胞制备骨髓片,其他组动物于给药后24 h取骨髓细胞制备骨髓片。每只动物在油镜下分析100个中期相骨髓细胞,记录染色体结构畸变、数目畸变和发生裂隙的细胞数。小鼠显性致死试验中雄鼠分别连续灌胃给予NBPT 250、500、1 000 mg/kg 5 d后,雌鼠与雄鼠同笼交配5 d,雄鼠再于2 d后与下一轮的雌鼠交配,共进行7个轮次的交配,每轮次1周,覆盖雄性小鼠整个生精周期。每轮次雌鼠于同笼结束后第14天处死,计数总着床数、黄体数、死胎、活胎和吸收胎数。结果:小鼠单次灌胃NBPT 24 h后,250、500、1 000 mg/kg剂量组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分别为2.4%、3.0%和2.0%,1 000 mg/kg组24、48和72 h的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均未超过4%,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NBPT处理组染色体四倍体与裂隙的发生率也未出现与NBPT相关性的变化。小鼠显性致死试验的7个交配轮次中,NBPT 3个处理组受孕率为100%,母鼠平均着床数、黄体数、活胎数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NBPT 250 mg/kg组发现第4交配轮次母鼠着床前丢失率增高,第6轮次母鼠窝均非活胎数降低,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BPT 3个处理组各交配轮次母鼠的致死突变率大多为负值,偶见较低的正值。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NBPT无致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效应,对雄性ICR小鼠无显性致死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6.
雷公藤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骆永伟  施畅  廖明阳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024-2026
雷公藤甲素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谱、高效抗肿瘤作用.作者从雷公藤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预细胞周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7.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CYP450酶系诱导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诱导处理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及其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用125、750、4 500mg*kg-1*d-1复方丹参滴丸连续灌胃诱导处理5d,测定微粒体中总CYP450含量和CYP1A2、2B1/2、2E1和3A亚型活性.结果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诱导处理后大鼠肝脏脏器系数、总CYP450含量及CYP1A2、2E1、3A亚型活性未见明显增高.高剂量复方丹参滴丸诱导后,大鼠肝脏CYP2B1/2活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中、低剂量组CYP2B1/2活性未见明显升高.相应的阳性对照剂均导致肝脏CYP450及其亚型活性明显升高.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脏CYP450及主要亚型CYP1A2、2E1、3A无诱导效应,高剂量下仅对CYP2B1/2有轻度诱导效应,此种作用无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8.
陈宝义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的病机特点为,瘾疹病久,气血耗伤,血虚生风生燥,气血亏虚则藩篱不固,风邪外袭,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瘙瘁益甚.治疗上以补虚为主,运用健脾益气养血祛风止痒之法.临证多以八珍汤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诱导处理对原致癌物 2 乙酰氨基芴 (2 AAF)致突变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复方丹参滴丸不同剂量诱导处理后的大鼠肝S9作为代谢活化系统进行Ames试验 ,比较加入S9前后 2 AAF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回复突变率。雄性昆明小鼠以不同剂量复方丹参滴丸诱导处理 ,比较未诱导 (- )与诱导 (+)处理后 ,2 AAF引起骨髓微核率及PCE/NCE比值的变化。结果 经复方丹参滴丸不同剂量诱导处理的大鼠肝S9复 和空白对照肝S9对 对 2 AAF均有代谢活化作用 ,TA98、TA10 0菌株的菌落回变数比无S9活化时增高 5倍左右 ,但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微核试验表明 2 AAF引起小鼠骨髓微核率明显升高 ,PCE/NCE比值下降。复方丹参滴丸三个不同剂量诱导处理后 ,2 AAF致小鼠骨髓微核率与未用复方丹参滴丸诱导处理时相比两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复方丹参滴丸三个剂量诱导组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未见致突变作用 ,用其诱导处理 ,亦不能增强 2 AAF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70.
地塞米松的诱导效应对环磷酰胺大鼠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效应致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对肝脏、肾脏、骨髓和膀胱毒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用DEX 50mg·kg-1·d-1诱导4d后,d5分别ip CPA 0,150和200mg·kg-1后36h,观察实验动物肝脏、肾脏、骨髓和膀胱毒性表现.结果:单独DEX诱导具有轻微的肝脏毒性.CPA单次给药造成骨髓细胞G2M期细胞的比例稍有升高,出现明显的尿蛋白和尿潜血.DEX的诱导作用增加了CPA的毒性:对肝毒性的增强作用主要表现在血浆ALT升高,肝脏总巯基和蛋白巯基含量降低,肝脏组织肝窦狭窄,肝小叶空泡变性;对肾脏毒性增强表现在血浆BUN和Cr升高,尿液蛋白和潜血增加,肾近端小管变性和髓质出血.DEX和CPA 200mg·kg-1合并用药组骨髓细胞的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病理检查表明DEX和CPA合并用药组膀胱发生炎症和出血.结论:DEX诱导后使CPA对大鼠的肾脏、膀胱和骨髓毒性进一步增强,而DEX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与CPA合并给药后肝毒性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