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7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观察平喘宁对寒性哮喘大鼠气道形态学及肺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1 mRNA、MEK2 mRNA及Ras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地塞米松组,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以卵蛋白致敏及寒冷刺激复制大鼠哮喘模型,模型复制21 d后,分别给予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相应药物灌胃,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等容量蒸馏水灌胃。4周后取出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半定量检测MEK1 mRNA、MEK2 mRNA及Ras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发生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气道平滑肌增厚;MEK1 mRNA、MEK2 mRNA以及R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増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桂龙咳喘宁组、平喘宁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各治疗组MEK1 mRNA、MEK2 mRNA以及Ra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平喘宁可明显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炎性反应,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中MEK1 mRNA、MEK2 mRNA以及Ras mRNA的表达,延缓气道重塑而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双源CT在检查单纯性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临床价值,并讨论单纯性MB-MCA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双源CT冠脉成像检出的239例单纯性MB-MCA的临床资料。结果双源CT冠脉成像发现239例单纯性MB-MCA患者中90.16%位于左前降支。其中静息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者的有50例,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者19例,其余170例无心电图变化。分析两组检测指标发现, MB厚度、MCA横断面面积及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A长度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可用于单纯性MB-MCA的诊断,结合心电图及临床相关资料,有助于单纯性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23.
李会  王飞飞  谢郭豪  吴水晶  季峰  陈李华  方向明 《浙江医学》2015,37(15):1303-1304,1308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全麻管理方法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179例在消化内镜中心行上消化道ESD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登记、整理,分析ESD全麻管理方法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困难气道3例,反流误吸2例,严重心律失常2例。手术相关并发症:ESD相关穿孔发生率为5.03%,ESD术中出血的发生率约60.34%,术后延迟出血的发生率约为3.35%。结论符合ESD自身特点的术前评估及麻醉管理,有利于预防和及时处理ESD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为ESD提供有效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OH)]D3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5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与FEVl、FEVl/FVC、FVC实测值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是比较缺乏的,而其血清25(OH)D3水平与其肺功能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肝外胆管癌(EHCC)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HCC,并于术前行3.0 T MRI常规序列及IVIM-DWI序列扫描的患者33例.测量计算以下参数:肿瘤DWI单指数成像ADC值;IVIM-DWI成像参数,包括真性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和假性扩散系数(D*)值.不同病理级别EHCC组间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正态分布)或Kruskal-Wallis日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各参数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33例EHCC患者按照病理分级分为高分化(Ⅰ级)9例、中分化(Ⅱ级)13例和低分化(Ⅲ级)11例,ADC值分别为(1.34±0.23)×10-3 mm2/s、(1.22±0.19)×10-3 mm2/s、(0.97±0.13)×10-3mm2/s,D值分别为(1.31±0.15)×10-3mm2/s、(1.17±0.14)×10-3mm2/s、(0.86±0.12)×10-3mm2/s,D*值分别为(5.84 ±0.73)×10-3mm2/s、(6.39±1.67)×10-3mm2/s、(5.56±2.01)×10-3mm2/s,f值分别为37.35±9.01、30.91±8.55、22.78±7.47.不同病理分级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D值和f值均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7、-0.821、-0.582,P均<0.05),ROC AUC分别为0.743、0.876、0.691,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IVIM-DWI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EHCC的组织分化程度和血供,对术前预测肿瘤病理分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产褥期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产妇菌群失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门诊产后68周330例产妇,剖宫产组190例、正常分娩组140例,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检测,并检测血液性激素水平,记录产褥期血性恶露干净时间和哺乳方式,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正常分娩组菌群临界率分别占49.29%和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为42.14%,高于正常分娩组的31.58%(P<0.05);剖宫产乳杆菌阳性率为11.43%,低于正常分娩组15.26%(P<0.05);剖宫产组和正常分娩组pH值分别为(6.21±0.54)和(5.6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恶露持续时间为(33.17±3.32)d,高于正常分娩组的(30.48±3.76)d(P<0.05);正常分娩组催乳激素、孕酮和雌二醇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乳杆菌、pH值、BV、恶露持续时间和性激素为微生态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妇产后68周330例产妇,剖宫产组190例、正常分娩组140例,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检测,并检测血液性激素水平,记录产褥期血性恶露干净时间和哺乳方式,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正常分娩组菌群临界率分别占49.29%和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为42.14%,高于正常分娩组的31.58%(P<0.05);剖宫产乳杆菌阳性率为11.43%,低于正常分娩组15.26%(P<0.05);剖宫产组和正常分娩组pH值分别为(6.21±0.54)和(5.6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恶露持续时间为(33.17±3.32)d,高于正常分娩组的(30.48±3.76)d(P<0.05);正常分娩组催乳激素、孕酮和雌二醇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乳杆菌、pH值、BV、恶露持续时间和性激素为微生态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妇产后68周阴道微生态失衡,乳杆菌数量下降,并受到性激素、BV、乳杆菌以及恶露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7.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亦无特异性治疗措施[2]。DN早、中期肾脏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肾小球高滤过,胶原Ⅲ、Ⅳ、Ⅴ、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FN)增加[3];晚期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纤维结节形成,最终发生肾小球硬化[4]。本实验通过对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2例脑弥温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87.5%的DAI为交通事故伤,伤后立即迷并呈持续状态,CT扫描有异常者占75%,而 MR对DAI的诊断敏感性优于CT,能清楚显示脑干损伤,DAI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亚低温治疗是处理DAI的关键。结论 临床与影像学的结合有助于DAI的早期诊断,加强监护和治疗是防止DAI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9.
张林  方向明  宋晓英 《中国药房》2007,18(30):2374-2375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次.d-1,连续3wk。比较2组在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及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产前检查和孕期合理膳食营养指导,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开设孕妇营养门诊,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产科登记及分娩的331名孕妇进行膳食营养分析、咨询及个性化指导,比较干预前后的巨大儿发生率;并将分娩巨大儿的孕妇与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的孕妇分别分为巨大儿组和正常组,进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初诊孕周等因素的分析。结果对孕妇进行孕期合理膳食营养指导后,巨大儿的发生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5)。巨大儿组与正常组的年龄、初诊孕周、孕妇和配偶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文化程度和就业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个性化膳食营养指导,提高孕妇的依从性,有助于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