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错畸形是常见的口腔病 ,危害青少年口腔功能和口腔健康、影响、颌、面的发育和美观。为有利于错畸形的预防、宣传和治疗 ,我们对重庆市 1 4 55名青少年的错情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和方法随机抽样重庆市 1 0 1 5岁青少年 1 4 55名 ,其中男性 735人 ,女性 72 0人。由我院正畸科医师 ,按照由黄金严编写的高校教科书中关于错畸形的检查方法和标准进行。2 结  果2 1 咬关系 安氏Ⅰ类关系 1 1 79人 (包括个别正常与Ⅰ类错 ) ,发生率 81 0 3 % ;安氏Ⅱ类关系 1 68人 ,发生率1 1 55 % ;安氏Ⅲ类关系 1 0 8人 ,发生率 7 42 …  相似文献   
62.
锁(牙合)是后牙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全部后牙正锁(牙合)常是因为这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或早失,不得不用对侧后牙咀嚼,日久废用侧易形成深覆盖,由深覆盖再发展而成为全部后牙正锁(牙合).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比分析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88例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其中甲状腺癌42个,良性占位70个,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差异。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24%(40/42)、97.14%(68/70)、96.43%(108/112);灰阶超声分别为83.33%(35/42)、90.00%(63/70)、87.50%(98/112),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甲状腺占位病变比灰阶超声检查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该种方法值得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陈雁南  戴红卫  冯刚  吴杨 《重庆医学》2008,37(12):1322-1324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的鼻部轮廓形态与颌骨形态的关系。方法样本包括18~30岁重庆地区汉族成年人120名,其中男、女各60名。每个样本拍摄头颅侧位片。在头颅侧位片上测量13个颌面骨骼参数和13个鼻部参数。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背长、鼻深度1、鼻深度2与上下颌骨长度、面高度呈正相关变化。鼻颏角和软组织面突度都与ANB、面突度有关,而软组织面突度也和下颌长、面角有关。鼻唇角、鼻底角、软组织面突度和鼻骨长均与GoGnSN呈正相关,并且鼻底角和鼻骨长还与SNPP呈正相关。结论鼻长度、突度及形态与上下颌骨的高度、长度及矢状/垂直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 研究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高角错畸形患者矫形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方法: 收集并拍摄23例生长发育高峰期患者经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矫形治疗前(T1)、矫形治疗后(T2)的锥形束CT(CBCT),将T1和T2的CBCT数据导入Minics17.0软件中进行测量。采用SPSS22.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对安氏Ⅱ类儿童患者矫形治疗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经矫形治疗后,上气道总容积、腭咽容积、喉咽容积、舌咽容积,软腭尖平面、会厌尖平面上气道的横截面积和口咽段最小横截面积,软腭尖、会厌尖平面的矢状径、横径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形态在软腭尖平面趋于圆形(P<0.05),而在会厌顶平面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高位头帽-口外弓肌激动器矫形治疗使下颌骨发育不足的高角儿童患者上气道容积增大,通气量增加,呼吸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8.
杨珊  何科  任嫒姝  戴红卫 《重庆医学》2012,41(26):2706-2708
目的运用锥束CT(CBCT)测量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的表面积和体积,探讨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形态大小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正畸科就诊患者中年龄为20~28岁的AngleⅡ类错患者66例(男33例,女33例)进行CBCT检查,运用Mimics10.0软件对左、右两侧髁突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其表面积与体积,计算髁突形态指数。并与AngleⅠ类错患者髁突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AngleⅡ类错患者男性的髁突体积与表面积均大于女性(P<0.05)。AngleⅡ类错患者右侧髁突的体积与表面积均大于左侧。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的体积与表面积均小于AngleⅠ类错患者(P<0.05)。髁突形态指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leⅡ类错患者的髁突大小与性别和髁突位置有关。且AngleⅡ类错患者髁突小于AngleⅠ类错患者。  相似文献   
69.
70.
张定铭  戴红卫  杨宓  冯刚  吴杨 《重庆医学》2007,36(4):309-311
目的 评价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在正畸临床应用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粘接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的438颗牙齿设为RMGIC组,粘接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CR)的446颗牙齿设为CR组,分别在矫治前与矫治后比较两组牙釉质脱矿率和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 矫治前,RMGIC组和CR组牙釉质脱矿率和脱矿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矿牙EDI值多数为Ⅰ度.矫治后,RMGIC组牙釉质脱矿率低于CR组(P<0.01);RMGIC组脱矿牙EDI值多数为Ⅰ度(66.67%),而CR组脱矿牙EDI值大多为Ⅱ度以上(60.53%);Ⅰ度脱矿发生率RMGIC组高于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度、Ⅲ度以上(包括Ⅲ度)脱矿发生率RMGIC组低于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使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粘接托槽,能抑制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