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圆锥、终丝起源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圆锥、终丝起源室管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室管膜瘤Ⅰ-Ⅲ级。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皮下积液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手术相关神经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6年,平均2年;病人神经功能改善11例,改善不明显3例,加重1例。肿瘤复发3例,均再次行显微手术治疗,并行放射治疗。结论圆锥、终丝起源的室管膜瘤与脊髓、马尾神经黏连紧密,肿瘤切除程度及术中是否有脊髓神经损伤是决定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神经电生理监测配合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并防止术中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2.
颅后窝重建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ChiariⅠ型 )外科手术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枕后正中直切口 ,颅后窝小骨窗 (3cm× 4cm)开颅并咬开枕骨大孔 ,视病情轻重咬除C1~C3 后弓及椎板 ,“Y”形切开硬脑膜 ,软脑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并缝合软脑膜切口 ,分离小脑扁桃体与延髓的粘连 ,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 ,取枕筋膜或人工硬脑膜行硬脑膜扩大修补 ,部分患者行枕骨钛板修补。 结果 :16例患者中 ,10例症状明显改善 ,6例病情稳定。 14例伴有脊髓空洞症的患者术后空洞明显缩小。 结论 :颅后窝小骨窗开颅合并硬脑膜扩大修补术手术创伤小 ,临床效果稳定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1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中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3例.经病理证实其中典型脊索瘤17例,软骨样脊索瘤1例.14例获得随访,其中4例死亡,10例恢复正常生活. 结论:颅底脊索瘤发病率低,手术全切除的难度大,需结合放射治疗.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对13例上颈椎不稳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术,其中11例行钉棒系统枕颈融合术,2例行钉棒系统环枢椎融合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6.5个月。结果 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术后神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影像学复查钉棒位置均良好,均形成良好骨性融合,脊髓无受压。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改变率为(65.5±35.5)%。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上颈椎不稳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提出初步的临床治疗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垂体瘤并入选研究的患者189例,均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82例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作为研究组,其余107例患者采用传统临床路径作为对照组。随访至术后3个月,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肿瘤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脑脊液漏、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较传统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脑脊液漏及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减少,而肿瘤切除率、术后尿崩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更利于接受经鼻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脑脊膜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4-2005年收治的32例脑脊膜血管外皮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男女之比1.4:1;术前仅3例影像学诊断血管外皮瘤,其余均诊断为脑膜瘤。术前影像学误诊率为92%。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27例影像学全切,4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获得随访的29例患者1年肿瘤复发率57%,所有病例免疫组化病理结果显示vimentin 。结论脑脊膜的血管外皮瘤为起源于脑脊膜问叶组织、低度恶性的肿瘤,男性多见,术前易与脑膜瘤相混淆,免疫组化病理有特征性表现;该肿瘤易复发,手术力争全切是改善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不管术中是否全切肿瘤,术后都应辅助放射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7.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大量的铁或含铁物质到脑脊液中,目前还不确定这些物质是否在SAH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方法测定SAH后脑组织的铁含量,并对脑铁含量和神经损伤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8.
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经左侧Poppen入路21例,右侧Poppen入路11例,并同时采用分流术和(或)引流术处理脑积水。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20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3例,短暂性意识障碍加重1例,同向偏盲3例,视力下降加重3例,Parinaud综合征加重3例,复视加重3例。本组随访24例,时间1个月~3年,均复查MRI。正常生活13例,生活自理6例,生活需要照顾3例,死亡2例。多数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采用Poppen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效果良好,术中行脑室-枕大池分流术对于大多数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是安全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 ,以提高其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例经手术证实、并经电镜、免疫组化等病理学确诊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肿瘤均起源于侧脑室内。均采用显微手术分小块切除肿瘤 ,全切除 8例 ,大部分切除 3例 ,无手术死亡。 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较好 ,放疗、X 刀或γ 刀治疗对控制残存肿瘤复发有效  相似文献   
100.
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和经颅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旨在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和总结经颅入路切除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对13年中经颅入路切除的16例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MRI扫描结果和肿瘤大小及其所在眶内的间隙不同,选用单侧额部开颅或经额、经眶上缘入路行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有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并发硬膜外血肿,无其他手术并发症。13例获得随访,无复发。结论:CT和MRI可使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定性,经颅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是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合适的选择。肿瘤通常可全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