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2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对比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在杜兴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和贝克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患者活检骨骼肌、皮肤立毛肌中的表达。方法用肌营养不良蛋白三个不同区域的单克隆抗体(Dystrophin-N、-C、-R)对11例DMD患者,5例BMD患者和3例其他神经肌病患者同时行活检骨骼肌、皮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与对照例相比,11例DMD患者抗Dystro-phin-N、-C、-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骨骼肌肌纤维膜Dystrophin-N、-C、-R呈完全欠损;皮肤立毛肌Dystrophin-N、-R完全欠损,Dystrophin-C轻微表达。5例BMD患者抗Dystrophin-N、-C、-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肌营养不良蛋白在骨骼肌肌纤维膜和皮肤均呈不完全欠损。结论DMD和BMD患者肌营养不良蛋白在骨骼肌肌纤维膜、皮肤立毛肌呈完全/不完全欠损,与骨骼肌活检相同,皮肤活检也是分子病理学诊断DMD、BMD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并探讨其与Caspase-3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8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及癌变的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25例正常大肠黏膜作对照。结果 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组、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及癌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4/25)、57.3%(51/89)和86.2%(25/29),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的L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5),且癌变组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5);大肠管状腺瘤伴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组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15/30)、54.5%(18/33)和69.2%(1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和10.3%,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76.0%,P<0.05),且癌变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5);大肠管状腺瘤伴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20/30)、39.4%(13/33)和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5,P<0.05)。结论 Livin可能下调Caspase-3的表达,共同促进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的发生。Livin和Caspase-3可能是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的重要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等多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复发、转移的影响以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随机抽取的随访5年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5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BCSG1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微血管计数(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4)、淋巴管计数(LV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分析多项指标对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c-erbB-2、BCSG1、VEGF-C、LVD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62.1%、36.2%、32.8%;4指标表达在伴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复发、转移组其表达率同样显著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且MVD在复发、转移组也增高(P<0.05)。结论:c-erbB-2、BCSG1、VEGF-C、LVD蛋白与患者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乳腺癌c-erbB-2、BCSG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其中,BCSG1蛋白表达的灵敏性高,可尝试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4.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分泌和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 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及ELISA方法,研究5种不同剂量ST(0.125mg/L,0.25mg/L,0.5mg/L,1mg/L,2mg/L)预处理对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 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ST预处理2h均可引起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表达的改变,但不同剂量影响不同,小剂量ST处理组(0.125、0.25mg/L)在ST处理后2h,可诱导脾细胞IL-2及IFN-γmRNA的表达;而大剂量ST处理组(1mg/L、2mg/L)可明显抑制脾细胞IL-2及IFN-γmPuNA表达及其相应蛋白的分泌,尤以ST 1mg/L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T可影响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表达和分泌的改变,较小剂量组(0.12.5、0.25mg/L)表现为诱导作用,而较大剂量组(1mg/L、2mg/L)则表现为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HPBMcIFN-γ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人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ST作用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PBMc)培养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ST对IFN-γ分泌的影响不同,较低浓度ST0.03125mg/L-0.12500mg/L对IFN-γ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而在0.25mg/L以上浓度ST可刺激IFN-γ分泌,至1mg/L达到高峰(P<0.05)。在0.25mg/L-1.00mg/L的浓度范围内,ST浓度和IFN-γ分泌呈正相关(r=0.492,P<0.01);在ST1mg/L作用1h-64h的时间范围内,ST对IFN-γ分泌的影响依时间不同作用也不同,在4h-8hIFN-γ的分泌降低(8h,P<0.05),而以后各组随着ST作用时间的延长IFN-γ水平逐渐增高,尤以32h组增高最为明显(P<0.05),在ST作用16h-64h的时间范围内,IFN-γ的分泌随着ST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736,P<0.01)。结论:ST对HPBMcIFN-γ分泌的影响表现在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抑制IFN-γ分泌,而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则诱导IFN-γ分泌,但继续增加ST浓度和作用时间并不继续增加IFN-γ分泌。  相似文献   
96.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穹窿下器室管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杂色曲霉素(ST)对小鼠穹隆下器(SFO)室管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单次ST(3000μg/kg)灌胃,分别于灌胃后1、2、4、8、16h处死动物,用扫描电镜观察SFO室管膜的结构变化。结果:ST灌胃后1h部分SFO室管膜表面微绒毛结构消失、细胞破损,ST灌胃后2h室管膜出现凹凸不平、损伤加重。ST灌胃后8h室管膜凹凸不平和破损最为明显,ST灌胃后16h逐渐恢复。结论:提示ST对小鼠SFO室管膜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7.
孟冬月  张祥宏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3):183-184,F000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结直肠癌中PTEN、Ecad、MMP2的表达情况,5例正常大肠黏膜作对照。结果PTEN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癌组织中PTEN表达明显降低,并随分化程度降低呈递减趋势;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结直肠癌中PTEN表达与Ecad呈正相关,与MMP2呈负相关;淋巴结转移组PTEN、Ecad低表达且MMP2高表达的人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PTEN、Ecad低表达,MMP2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判定和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效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环境有着很强的"地方特色",我院发挥学科优势,强调"特色培养",实行分级管理(即学院—教研室、研究室),把管理的重心落实到系、教研室、研究室的日常培养工作中。以目标管理为指导,加强研究生从入学学习基础知识,到选题、开题、实验研究以及撰写论文等各个时期的过程管理;加强行为管理,重视团队意识、敬业和奉献精神、沟通能力和求真务实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eIF4E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5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85例)和食管鳞状细胞癌(60例)中eIF4E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 eIF4E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44.7%和63.3%,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及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高级别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中eIF4E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低级别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低分化鳞癌组织中eIF4E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组织(P<0.05)。eIF4E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不相关(P>0.05)。 结论 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eIF4E的表达呈增高趋势。eIF4E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提示eIF4E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和进展过程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OPN)、骨连接蛋白(O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浸润性乳腺癌、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和21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OPN、ON的表达,并分析与钼靶X线表现及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61例乳腺癌组织OPN、ON高表达率分别为72.13%和77.05%,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x^2=6.310,x^2=13.126,P〈0.05);钙化组乳腺癌OPN、ON高表达率分别为87.50%和91.67%,与无钙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649,x^2=4.781,P〈0.05);钼靶片中肿块表现、毛刺征和腋下淋巴结转移及其他各项临床病理表现与OPN、ON高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ON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钼靶X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组织中OPN、ON的表达水平,对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