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4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医药卫生   439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 LPS作用下p38蛋白激酶激活的动力学特点及其在细胞内超微结构中的定位。方法: 应用激酶活性测定、胶体金标记的免疫电镜技术观察LPS刺激前后p38蛋白激酶的动力学特点及在单核细胞株Raw264.7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LPS作用后15 min,p38磷酸化活性明显升高,30 min达到高峰,2 h达基线水平;p38在LPS浓度为100 μg/L时达最大激活效应。超微定位结果显示,未受刺激的及EGF刺激的细胞,p38在胞浆和胞核中金颗粒呈弥散性分布,金颗粒弥散在细胞的各个部分,如细胞质中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单核细胞株受到LPS刺激后,细胞核区的金颗粒明显增多,而胞浆区域的金颗粒显著减少。结论: 单核细胞株Raw264.7受LPS刺激后,其p38蛋白激酶由胞浆移位到胞核。  相似文献   
32.
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DNA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DNA疫苗,观察其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攻击和在体内对肿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稳定转染构建表达PSMA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PSMA,将DNA疫苗pCDNA3.1-PSMA通过肌肉注射导入C57BL/6小鼠体内,分离小鼠脾细胞,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以B16-PSMA细胞攻击免骺小鼠,观察免疫动物的无瘤生存期和肿瘤体积增长情况,评价DNA疫苗的抗肿瘤作用。结果DNA疫苗可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CTL活性,经过免疫后的小鼠成瘤率降低,无瘤生存期延长,肿瘤生长缓慢,肿瘤组织内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表明产生较强的抗肿瘤反应。结论表达PSMA的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对表达PSMA的肿瘤细胞的攻击产生免疫保护作用,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国内现有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上海的营养创新研究与转化、居民营养健康的创新平台建设,以达到协调、联合、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及推动营养创新的目的。方法通过文献研读、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手段,为探索相关建设方案与运行机制提供依据。结果国内创新平台虽然形式多样,但存在科研力量分散、资源重置、共享作用不足等问题。上海营养创新平台实行模块化的组织架构,分为中枢组织、节点组织及骨干组织;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枢组织负责平台运行管理,从与营养相关的大学、科研院所、学(协)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及企业等机构中产生节点组织并评选骨干组织。平台在开放自身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形成各交叉学科紧密联合的营养创新网络。结论促进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模式建设为中国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后,2016—2019年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共7 591株,革兰阳性菌占71.7%,革兰阴性菌占28.3%。在本研究定义的4个年龄段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占比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8%~35.5%。4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12.9%上升至30.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由81.7%下降至75.2%)。结论 河北省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与成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不同,病原菌存在年龄分布差异,临床经验性治疗儿童血流感染时应注意儿童血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在全球视野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中国顶刊论文研究主题的特征及趋势。【方法】 基于1980—2020年Nature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型论文,利用对比分析法,从时间维度对我国顶刊论文不同层级的研究主题展开国际比较研究。【结果】 中国顶刊论文学科结构沿着与全球趋同的方向演进;中国顶刊论文覆盖的研究领域较少,一些增长型和衰减型研究领域呈现追随全球的显著趋势;中国顶刊论文研究主题多为追随型,起步晚、时滞长。【结论】 高水平研究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员更加注重论文的内在质量,科技期刊也应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机构与国家应健全科研评价体系,为推动我国高水平研究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6.
胃肠道癌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而施行胆囊切除术 ,究其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 1995~ 1998年间收治 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例 ,均男性 ,年龄 54~ 72岁。除 1例以肠梗阻表现入院外 ,均腹痛、腹胀、恶心就诊。B超发现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 ,2例术前胃镜无异常发现。术后 2 0天到 3月内临床症状不缓解而就诊 ,经胃镜、纤维十二指肠镜结合消化道 X线造影 ,取病检证实胃癌2例 ,十二指肠降段癌 1例 ,结肠癌 1例。2 讨 论胃肠道癌与结石性胆囊炎是不同性质的两类疾病。出现胃肠道癌误诊结石性胆囊炎而施行胆囊切除术的原因 ,…  相似文献   
37.
1996年 4月至 1999年 8月 ,作者用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2 2例 ,取得了一定疗效 ,并且发现骨髓中早幼粒细胞比值较高的患者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2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 ,符合MDS的诊断标准[1] ,男 9例 ,女 13例 ,年龄 19~ 6 4岁。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RAEB) 9例 ,转变中的RAEB(RAEB T)11例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CMML) 2例。其中 18例曾接受1~ 3疗程化疗 ,12例服用过维甲酸 ,6例服用过维生素D3,4例用过干扰素 ,2例为初治患者。化疗者治疗时间为 2…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不典型增生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轴的影响。方法收集25例UC不典型增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以及UC不典型增生患者病变、正常肠黏膜组织。提取新鲜粪便中的细菌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普拉梭菌基因拷贝数,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IL-17和IL-23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Treg细胞水平,比较不同组受试者普拉梭菌含量以及Treg、IL-23、IL-17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普拉梭菌含量与Treg细胞水平及IL-23/IL-17的关系。结果UC不典型增生组患者新鲜粪便普拉梭菌含量以及全血Treg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变肠黏膜组织IL-17和IL-2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Pearson分析显示,粪便中普拉梭菌含量与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呈正相关性(r=0.526,P<0.01),而与组织中的IL-23、IL-17水平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4和-0.487,均P<0.01)。结论普拉梭菌可改善UC不典型增生患者结肠组织病理学状态,其机制可能为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以及抑制IL-23/IL-17轴。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海南省关节炎症状患者的莱姆病感染状况,为莱姆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2013至2018年在海南省8个市(县)(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东方市、文昌市、琼海市、琼中县、五指山市)的医疗机构,对其进行抽样调查,收集2 311例关节炎症状就诊的患者血清标本,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血清标本进行莱姆病抗体初筛检测,并采用免疫印迹法(WB)对IFA检测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确诊实验。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FA方法检测血清样本2 311份,166份阳性,阳性率7.18%。进一步用 WB方法确认,62份阳性, 莱姆病抗体阳性率为2.68%(62/2 311)。海南省不同地区关节炎症状患者的莱姆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6,P<0.001),琼中县阳性率最高,为8.81%(14/159);儋州市阳性率次之,为5.62%(5/89);东方市阳性率最低,为0.51%(2/394)。莱姆病血清抗体阳性率男性及女性分别是2.79%(33/1 182)和2.57%(29/1 129);各年龄组间的抗体阳性率在1.74%~3.64%,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740;χ2=1.938,P=0.747)。结论海南省8个市(县)均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导致的关节炎症状患者,但莱姆病抗体阳性率各市(县)存在差异,以琼中县最高。  相似文献   
40.
张琳  凌士营 《安徽医学》2001,22(1):60-61
梗阻性脑积水常用托根氏内引流术或V-P分流术,分流脑脊液至枕大池或腹腔,二者均需终生带有分流管在体内,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分流管可能老化、堵塞;往往随着患者身高的改变而需要更换引流管者。现就立体定向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部造瘘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