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4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1.
目的探讨尿道内冷刀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24例尿道狭窄患者,均采用尿道镜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12个月,14例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5ml/s,8例术后出现尿流变细行定期尿道扩张,2例再狭窄者行二次尿道内切开手术治愈。结论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可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要求硬件条件低,适应于基层医院开展。尿道扩张可以巩固手术效果和降低狭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12.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SIRT1对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钝挫伤模型(T10),10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n=4,SHAM),模型组(n=32,SCI),白藜芦醇组(n=32,RES),对照剂组(n=32,SOL).脊髓损伤术后立即给予腹腔注射白藜芦醇(RES)100 mg/kg和聚乙二醇硬脂酸酯15(SOL)100 mg/kg,在脊髓损伤后4 h,8 h,24 h,36 h取材,用QT-PCR的方法检测4组中SIRT1的动态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测定脊髓损伤后4 h,8 h,12 h,24 h,36 h各组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水平.结果 RES组SIRT1表达在4 h明显增加,在8 h达到高峰,与其他两组(SCI组,SO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在损伤后4 h各炎症性细胞因子表达即明显升高,其中TNF-α和IL-6于损伤后8 h达峰值,IL-10在观察时间内呈持续性增高,IL-1β在24 h达峰值.SOL组各炎症因子的变化规律与SCI组基本一致,RES组与前两组相比,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IRT1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13.
目的 探讨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5年随访疗效.方法 对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41例诊断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使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后进行疗效分析,采用患者主观满意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患者腰腿疼缓解和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术后1例患者发生椎间盘炎,末次随访患者主观满意度为63.4%;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术后5年VAS评分分别为(7.9±0.7)分、(3.4±0.5)分、(2.9±0.4)分、(2.5±0.4)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术后5年ODI评分分别为(58.9±6.1)分、(42.1±4.2)分、(25.4±4.0)分、(23.0±2.9)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3年的VAS及OD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年、术后5年的VAS及ODI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间隙、椎间盘退变MRI分级、椎间盘造影诱发试验的分类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中,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对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414.
目的 评估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CT导引经皮胸部穿刺病变104例.病灶位于上肺野22例,中肺野34例,下肺野38例,纵膈病变10例.病灶大小0.5~10 cm,使用18G穿刺针抽吸活检.结果 活检成功率100 %,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病变67例,良性病变29例、未见恶性征象但无明确良性诊断8例.并发症包括轻度气胸6例,咯血2例,纵隔气肿1例.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细针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15.
张志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39-7840
1993年Lee等[1]首次在对秀丽新小杆线虫(C.elegans)进行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中,发现能时序调控其胚胎后期发育基因表达的RNA:Lin-4,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揭示,miRNA在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节过程中起多种作用,在各种肿瘤组织中若干miRNA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上调或下调,这说明肿瘤发生、诊断、治疗和预后与miRN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就国内外miRNA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16.
目的 探讨自体骨-骨膜复合物修复膝关节的软骨缺损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胫骨平台骨折伴关节软骨缺损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6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0.5~1.5年,平均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3膝、良2膝,优良率83.3%.结论 加强自体骨-骨膜复合物修复膝关节的软骨缺损术后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17.
目的对比研究肺复张策略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1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患者,分肺内源性组和肺外源性组,其中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8例。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基础上行肺复张,在镇静、非肌松状态下,采用高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末正压为40 cm H2O,持续时间40 s。结果与肺复张前比较,两组复张后10 min3、0 min1、h2、h动脉血气分析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均有提高(P〈0.05),两组比较肺外源性组升高较为明显(P〈0.05);复张前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呼吸系统顺应性在复张后明显提高(P〈0.05);气道峰压、平台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在复张过程中时提高(P〈0.05),但复张后5 min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复张前后心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复张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能改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对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18.
419.
目的 调查分析训练伤导致的腰椎峡部裂的发生原因,为降低腰椎峡部裂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202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因训练导致腰椎峡部裂的23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身高、体质量、日常训练项目、训练强度、受伤时姿势、受伤时从事的训练项目、骨折部位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腰椎峡部裂的好发部位、危险因素等。结果 训练导致的腰椎峡部裂好发于L5(发生率为85.0%),发生率显著高于L3、L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行进和负重蹲起造成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受伤瞬间腰部姿势:后伸102例(43.6%),前屈49例(20.9%),旋转39例(16.7%),侧曲12例(5.1%),不确定32例(13.7%),训练中腰椎在后伸状态下更容易发生峡部裂。结论 腰椎在后伸状态下峡部剪切力增大,负重会造成峡部剪切力进一步增大而导致骨折,负重行进及负重蹲起是最易造成腰椎峡部裂的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