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56例宫颈癌患者先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为DDP、EADM/THP、MMC和5-Fu;然后采用碘油乳剂和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6例介入治疗后行根治术.结果 56例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肿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肿瘤染色明显.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6例术后2周行子宫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其中1例术中发现单侧卵巢坏死.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腹痛.结论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2.
激素联合内毒素所致骨坏死微循环障碍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志  胡蕴玉  孟国林  袁志  毕龙  刘丹平 《医学争鸣》2006,27(14):1279-1281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内毒素所致骨坏死骨内微血管内皮表面的超微结构损害和血栓形成. 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模型组前2 d间隔24 h于静脉缓慢注射脂多糖(LPS),每次剂量30 μg/kg;第3~8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次/d,剂量7.5 mg/kg.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5 mL/kg. 满8 wk时取材前,股骨头压力灌注肝素钠、100 mL/L中性甲醛固定液. 一半股骨头标本制备脱钙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骨坏死情况. 另一半标本制备不脱钙切片,脱掉包埋剂,临界点干燥、喷金、扫描电镜观察软骨下微血管内皮表面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模型组股骨头软骨下微血管内皮表面凹凸不平,管腔不规则,可见管腔填塞、血栓形成;此结果与组织学观察结果一致. 结论:激素联合内毒素所致骨坏死微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皮损伤和微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3.
张兰  张德志 《今日药学》2007,17(1):15-17
对天胡荽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综述,供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4.
CT三维容积测量对肝癌介入治疗预后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综合分析影响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肝癌的CT三维形态学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经过介入治疗的166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至2个月行CT扫描,明确术前肿瘤的容积、肿瘤与肝脏容积百分比(瘤肝比)等形态学特征,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期。应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先进行各变量对生存率影响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方法检验2组之间的生存曲线有无差别。结果 全组总体6个月及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54%(125/160)、47.23%(62/141)、23.68%(19/123)、14.09%(5/113);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预后影响均有意义的变量有:瘤肝比、门静脉癌栓、治疗次数及治疗后甲胎蛋白变化。瘤肝比0~25%及26%~50%的患者与51%~70%的患者相比,前2组生存率较后者明显增高,3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12、7个月;瘤肝比〉70%的肝癌患者介入疗效极差,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结论 (1)肝癌的CT形态学特征对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2)CT三维容积测量肝癌容积及瘤肝比较二维测量能更准确地体现肝癌大小对预后的影响,瘤肝比是影响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YMP)基因变异是否对R0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疗效有影响。方法 纳入198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TYMP基因5633C>T位点基因分型及TYMP基因表达测定。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该位点和其他变量的关系。Real-time PCR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TYM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TYMP基因5633C>T位点在CRC患者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为CC型126例(63.64%),CT型61例(30.81%),TT型11例(5.5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323)。不同基因型患者基线资料均衡,预后分析上将CT/TT基因型合并。单变量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的CC型患者OS较差,显著低于携带突变基因的CT型和TT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多变量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C基因型对OS有独立的影响(P=0.015)。另外,进一步在87例癌组织标本的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突变的CT或TT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TYMP mRNA表达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TYMP基因5633C>T位点可能通过影响TYMP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接受含卡培他滨辅助化疗方案的CR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的1 0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复发率,对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9.0版本)行单因素描述,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25例患者中有277例复发,复发率为27.02%。大肠腺瘤息肉复发中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处、腺瘤基底部无蒂、肠道清洁为Ⅱ级、高级别瘤变、整块切除和绒毛状腺瘤等患者的复发率相比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升横结肠、基底部有蒂及亚蒂、肠道清洁为Ⅰ级、低级别瘤变、部分切除和管状腺瘤患者较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复发的因素为腺瘤类型(OR=3.531)、瘤变程度(OR=1.258)、腺瘤基底部(OR=2.331)、年龄(OR=1.282)、腺瘤直径(OR=6.298)、肠道清洁度(OR=1.295)和腺瘤个数(OR=3.386)。 结论 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依据患者具体条件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67.
毛囊性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即细小鳞屑性损害位于毛囊皮脂腺开口,临床较少见。现将我科诊断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明确永生化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系MSCxj的生物学特征.[方法]MSCxj细胞在连续体外培养过程中,相差显微镜及透射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计算群体倍增时间,测定细胞增殖周期,计算克隆形成率等生长增殖特征并与原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2比较.[结果]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器发达;群体倍增时间40.8 h,较BMSCs-2的43.82 h短,MSCxj生长增殖活跃;MSCxj克隆形成率10.9%,BMSCs-2为11.5%,具有克隆形成能力.[结论]MSCxj细胞保持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Kaposi’s肉瘤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基因(TGF-βRⅡ)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Kaposi’s肉瘤组织和30例皮肤良性血管瘤组织中TGF-βRⅡ的表达。结果:TGF-βRⅡ基因在Kaposi’s肉瘤真皮瘤体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7%(14/30),在血管瘤真皮瘤体中表达阳性率为66.7%(20/30),(P<0.05)。TGF-βRⅡ基因在Kaposi’s肉瘤表皮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3.3%(19/30),在血管瘤表皮中为53.3%(16/3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RⅡ基因在真皮瘤体中的表达与Kaposi’s肉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滇越金线兰等剂量的总膏及其各极性部位对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大鼠模型血糖、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滇越金线兰的总膏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测定总膏和各极性部位对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模型大鼠给药后血浆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E)和尿素氮(BUN)。肾脏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滇越金线兰的乙酸乙酯部位(4 g/kg)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血脂代谢,减少肌酐和尿素氮。各给药部位对糖尿病并发的早期肾损害有改善作用。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滇越金线兰降血糖、降血脂和改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