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0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医药卫生   413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学生小王下午打篮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一走路就痛,晚上回家,用热毛巾敷了起来。谁知第二天一觉醒来踝关节肿得象个发面馒头,皮下大片瘀血,比昨天受伤时更严重。小王来到医院,医生经过仔细  相似文献   
62.
椎间盘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及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一同突向椎管内,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该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因而在治疗上方法众多.Zarski[1]认为此病有自愈的倾向,应首选非手术治疗.在目前国内外众多治疗LDH的方案中,笔者采用祖国医学中极具特色的外敷疗法,用所特制的"椎间盘膏"治疗LDH,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27 a,个体,未婚,初中文化.以"睡眠差5 a,间断吸食"K粉"3 a,发作性濒死感2个月"于2003年11月入院.患者长期进食和睡眠不规律,常与朋友饮酒取乐,进食量少,与朋友玩耍时每天仅睡2-3 h,但有时每天睡10多个小时,能照常做生意.2000年起鼻吸"K粉",开始吸一两"条"(每条剂量约0.1 g),每条长约70 mm,后逐渐增至一二十条,每条剂量大致同前,多经鼻吸,偶混入酒中同饮,地点多在歌厅、舞厅等场所,自诉刚开始吸食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过度兴奋等反应,随着吸食量的增加出现梦境感、欣快感、漂浮感、刺激感、幻觉等反应,同时也伴上述初吸时反应,并诉不吸时也会去想.  相似文献   
64.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疗法在急性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止血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刺血栓通注射液350mg静点,每天1次,共10-14天,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 活血化瘀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及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 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5.
黄芪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黄芪水提物对地塞米松(DEX)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胸调亡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内给药,18h后处死动物,取胸腺,采用普通光镜下细胞形态学检查,细胞活力的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研究黄芪水提物对DEX在小鼠体内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DEX(50mg/kg)在小鼠体内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最佳作用时间为12~18小时.黄芪水提物(25g/kg、15g/kg、5g/kg)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由DEX(50mg/kg)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P《0.01);最佳作用时间为给药后18小时.结论:在体内,不同浓度的黄芪水提物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胸腺细胞活力,抑制DEX诱导的胸腺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6.
张帆  汪明佳  王婉 《西部医学》2019,31(6):917-921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并探讨影响其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以及一般临床资料的记录,分析检查和检测结果记录所有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其稳定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并比较颈动脉硬化斑块不同稳定状况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性,研究其与斑块稳定的相关性。结果 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可知,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其中斑块稳定70例(5469%),斑块不稳定58例(4531%)。两组患者在TC、TG、FPG和UA水平的比较上均无差异(P>005),但斑块不稳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cy、CyC、CRP、FIB、LDL以及IL 6和ICAM 1水平均显著高于斑块稳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非条件单因素L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患者中Hcy、CyC、CRP、FIB、LDL以及IL 6和ICAM 1水平升高比例均显著高于斑块稳定患者(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Hcy、CyC、CRP以及FIB水平升高均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大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硬化斑块,且这些患者中有将近一半其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患者机体Hcy、CyC、CRP以及FIB表达水平过高均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低剂量瑞芬太尼分娩镇痛联合水中分娩在全程分娩镇痛中的可行性,评价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60例,ASAⅠ-Ⅱ级,产妇无静脉分娩及水中分娩禁忌证。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四组:A组产妇未行镇痛处理,B组单纯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C组静脉自控泵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联合水中分娩,D组单纯静脉自控泵注瑞芬太尼[0.04μg/(kg·min)],除C组外,均为自然分娩。观察产妇宫缩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2h出血量。记录分娩镇痛期间产妇的副作用和瑞芬太尼使用总量,记录新生儿娩出后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纳洛酮使用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C组、D组三组产妇宫缩时VAS均明显降低(P<0.01),C组产妇在宫口开5.0cm至开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瑞芬太尼使用总剂量和产后2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产妇(P<0.05)。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脐血气分析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产妇自潜伏期静脉输注低剂量瑞芬太尼[0.02μg/(kg·min)]联合水中分娩可减少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药物的总剂量,并使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缩短,减少产后出血和临产产妇的剖宫产率,对新生儿脐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资中龙江地区中青年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及阻生情况。方法 2011年6~10月由龙江中心卫生院组织公共卫生健康体检的资中县龙江镇全区人群中年龄在18~38岁的中青年为调查对象,共1446人。对萌出位置、阻生类型、阻生牙类型与智齿冠周炎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1446人中下颌第三磨牙萌出1995颗,阻生牙628颗(31.48%),女性第三磨牙阻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阻生牙并发冠周炎的有259例,中位阻生占61.20%。结论下颌第三磨牙以中位阻生和近中阻生为主。近中阻生和中位阻生易发智齿冠周炎。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二氢埃托啡依赖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80例二氢埃托啡依赖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这80例依赖者所填写的药物依赖性调查表的结果。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周开始给予支持疗法进行治疗。结果:80例二氢埃托啡依赖者中男女比例为4:1,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最多,32人、个体户、无业人员占82%;大多数患者不知道二氢埃托啡可以成瘾。滥用二氢埃托啡的平均时间是(3.1±2.4)月,用量为(6.4±4.6)片。停用药物后,患者全部出现戒断症状。二氢埃托啡的戒断症状比较轻,出现早,消失快,容易戒断。联合疗法治疗二氢埃托啡依赖的效果明显。结论:联合疗法治疗二氢埃托啡依赖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耳鼻咽喉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并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报告1例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复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结果CT扫描示窦腔可见低密度肿块影且突入眼眶,邻近窦壁明显受压、变薄,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MRI示类圆形稍高/等T2、T1信号肿块影,边界不清。病理示瘤组织主要由梭形肌纤维母细胞及大量炎性细胞组成。免疫组化中SMA、VIM等呈阳性,CK呈阴性。术后随访9个月,复查CT示左上颌窦窦腔未见明显新生物,呈术后改变。结论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非常罕见的,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根治性手术切除仍为目前首选治疗方法,对于体积过大的血供占位病变,术前可辅助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