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499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27年Arinkin将骨髓穿刺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形态学变化,对开展血液系统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分析我院1994-2003年10年问骨髓检查5499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2.
兰州市女性乳腺癌生育因素危险性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方法探讨兰州市女性乳腺部的发生与有关生育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初潮年龄早,初潮初产间隔大,生育次数少,生育次数少,结婚年龄晚,其相对危险性(OR)较大(P〈0.05);绝经年龄早、痛经、其危险度较大(P〈0.05)。提示对高危险因素人群应及早筛检,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53.
张夏  张惠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18-120,153
目的 从动静态两方面研究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采用品质标志分组法分为POP组32例,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的肛提肌裂孔宽度(LHW)、髂骨尾骨肌厚度(ICT)、髂骨尾骨肌角度(ICA)、提肌板角度(LPA)、LH线及M线.结果 平静状态下,POP组的LHW及LPA均明显大于对照组,ICT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腹压时,POP组的LHW、ICA及LPA均明显大于对照组,ICT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最大腹压后,POP组的△A1及△A2均大于对照组,LH线、M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学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肛提肌的正常或病理形态,动态观察可以评估肛提肌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双磷酸盐对高糖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Ⅱ的影响。 方法 BMSCs体外分离与培养,进行成骨、成软骨及成脂三向分化诱导与鉴定,配置含浓度梯度10-6~10-9mmol/L双磷酸盐的高糖(30 mmol/L)培养基,采用CCK-8检测BMSCs的增殖活性后选定用于实验的双磷酸盐浓度为10-9 mmol/L。另取BMSCs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葡萄糖5.6 mmol/L),高糖组(D-葡萄糖30 mmol/L),高糖(D-葡萄糖30 mmol/L)+双磷酸盐(10-9 mmol/L)组。用real time -PCR检测3组细胞LC3和Beclin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LC3Ⅱ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 结果 鉴定结果示所得BMSCs具有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能力。高糖组LC3和Beclin1 mRNA、LC3Ⅱ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而高糖组+双磷酸盐组较高糖组低(P<0.05);透射电镜显示高糖组细胞中自噬体数量最多,高糖+双磷酸盐组其次,正常对照组最少。 结论 高糖环境下BMSCs自噬水平升高,而双磷酸盐能下调高糖环境下BMSCs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联合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预后判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40例,经临床治疗后达到缓解26例,未缓解14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例,对40例初诊组应用国际分期系统(ISS)进行临床分期,ISSⅠ期患者10例,ISSⅡ期患者13例,ISSⅢ期患者17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应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VWF、D-二聚体、FDP及AT-Ⅲ,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分析处理各组间数据的差异.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初诊组VWF(277.84 ±98.08)%、D-二聚体(6.94 ±3.84)mg/L、FDP(45.33 ±27.08)μg/mL含量升高,AT-Ⅲ(64.65 ± 16.49)%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诊组比较,治疗后缓解组VWF(139.07 ±35.54)%、D-二聚体(0.43 ± 0.25)mg/L、FDP(2.86 ±1.78)μg/mL降低,AT-Ⅲ(132.15 ±31.6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缓解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ISSⅠ期比较,ISSⅡ、Ⅲ期VWF、D-二聚体、FDP均升高,AT-Ⅲ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SSⅡ期比较,Ⅲ期VWF、D-二聚体、FDP升高,AT-Ⅲ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异常,动态观察可为病情观察、疾病分期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眼部鳞状上皮增生性疾病在眼部肿物中占绝大部分.病毒是很多眼部鳞状上皮增生性疾病的病因.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早期蛋白编码区蛋白抑制角质细胞凋亡,促进角质细胞增生,从而导致眼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寻常疣及角化棘皮瘤的发生.人乳头瘤病毒DNA可通过PCR在以上几种疾病的病灶中被检测出来.目前干扰素已被应用于以上几种疾病的治疗中,并在长期随访中被证明有较好疗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阳性可显著提高结膜角膜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但具体机制尚不明了.传染性软疣病毒编码的蛋白可抑制角质细胞凋亡并促进肿瘤发生,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7.
摘要:头孢菌素是临床中最重要的一类β-内酰胺抗生素,是当前国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热点品种。鉴于对头孢菌素聚合 物类杂质的分析是药物杂质谱控制中的最薄弱环节,而头孢菌素的聚合反应与其3位侧链和7位侧链的结构密切相关,在对7-氨 噻肟头孢菌素的聚合物进行了专门讨论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头孢菌素7位侧链和3位侧链的特点,回顾近年来对除7-氨噻肟头孢 菌素以外的头孢菌素聚合物分析取得的进展,归纳总结它们的聚合反应特性、聚合物特性等,进而形成对头孢菌素聚合物分析 的完整策略。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建立丙酸交沙霉素HPLC有关物质分析方法。方法 针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杂质谱复杂的特点,基于试验设计理念,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丙酸交沙霉素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确定流动相中的有机相比例、缓冲盐浓度和柱温、缓冲盐浓度作为作为优化中显著影响的自变量因素,主峰和主峰前色谱峰的分离度、第一区间杂质个数、第二区间杂质个数为优化中的因变量。结果 确定丙酸交沙霉素最优化色谱系统的条件为:流动相为15mmol醋酸铵溶液-乙腈(34:66, V/V)、柱温40℃、流速1.0mL/min、色谱柱为Xtimate C18(250mm×4.6mm, 5μm)。结论 采用所建立方法测定丙酸交沙霉素有关物质,各杂质峰分离较好,优于现行药典方法和文献方法,且方法学验证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9例AL患者(AL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 /L 15例,<50×109/L 24例,21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使用CA-7000血凝仪检测vWF:Ag、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使用760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血细胞计数采用迈瑞6800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果:AL组的vWF:Ag、D-二聚体、FDPs、LDH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50×109/L的患者vWF:Ag和LDH均高于白细胞<50×109/L的患者(P<0.05和P<0.01),vWF:Ag与D-二聚体、FDPs、LDH和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AL患者存在以vWF:Ag升高为表现的内皮细胞损伤,这种表现与肿瘤负荷、急性期反应和纤溶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60.
欧普乐喉罩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欧普乐(OPLAC)喉罩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OPLAC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每组30例。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入OPLAC喉罩和气管导管。于麻醉前(T1)、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前(T2)、置入即刻(T3)、置入后3min(T4)、气腹前即刻(T5)、气腹后10min(T6)、放气腹即刻(T7)、恢复自主呼吸时(T8)、拔除即刻(T9)、拔除后10min(T10),分别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腹前后和体位变化前后的气道峰压(Pmax)、气道平均压(Pmex)、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及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心动过速、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咽喉不适、恶心呕吐、呃逆。结果喉罩组在置入期、恢复自主呼吸时和拔除期HR、SBP、DBP的变化较气管插管组小(P〈0.05);两组术中的Pmax、Pmex、PET CO2均易受手术气腹和体位的影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观察时点的SpO2比较元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OPLAC喉罩用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麻醉,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提示OPLAC喉罩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