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和血祛风冲剂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大鼠福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进行观察,探讨和血祛风冲剂对该动物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和血祛风冲剂不同剂量组与寒湿痹冲剂对大鼠福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A、M(IgG,IgA,IgM)进行观察。结果;和血祛风冲剂各剂量组及寒湿痹冲剂均有消肿作用,均楫IL-1、TNF-α、RF、IgG水平,对IgG抑制作用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和血祛风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 可能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62.
白塞综合征(Beh?et's syndrome,B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症性疾病[1-4]。BS依其主要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狐惑病”范畴,狐惑病,始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主方甘草泻心汤沿用至今[5]。1937年,土耳其Hulusi Behcet医师首次报道了一组“眼-口-生殖器三联征”病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心脏、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附睾等器官[6]。皮肤黏膜为基本临床表型,预后良好;重要脏器累及尤其是出现葡萄膜炎(Beh鐌et's uveitis,BU)、心脏或大血管累及、脑干梗死或肠道巨大溃疡是主要致残,甚至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63.
口渴一症,常常是某一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虽然看似简单,但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是反映疾病内在本质的十分可靠的外部表现依据.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口渴症状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地位.口渴反映了人体内阴阳平衡、气阴关系、津液的储存等状况,不仅在内伤杂病中经常见到,而且在外感疾病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高.笔者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人,师从我国著名中医路志正教授,路老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在伤寒的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对于口渴的辨证论治更有其独到的见解.以下阐述路志正教授以伤寒六经辨证谈口渴的论治.  相似文献   
64.
收集2006—2019年重庆市某县尘肺病新发及死亡病例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尘肺病患者病死率为5.82%,平均死亡年龄(51.15±7.67)岁,前三位死因为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炎;尘肺期别和接尘工龄是尘肺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提示该县尘肺病发病严重,死亡病例年龄偏低,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工尘肺病患者的相关权益。  相似文献   
65.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市30所城乡中学1992、1996、2000年学生常见病患情况进行纵向观察分析。结果:视力不良、龋齿、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沙眼、营养不良、贫血、蛔虫得到了较好控制。结论:加强社会广泛宣传和学生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地搞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6.
李怡  张华东  袁方  周春碚 《职业与健康》2017,(23):3196-3200
目的分析2015年重庆市重点职业病暴露人群的发病、死亡及健康损失状况,为重点职业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重点职业病发病和死亡数据为基础,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早死造成的生命损失年(YLL)和伤残造成的生命损失年(YLD)评价2015年重庆市重点职业病的疾病负担。结果 2015年重庆市职业病发病率为1.693%,死亡率为0.134%,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087%,女性为0.077%,男性死亡率为0.160%,女性为0.027%。2015年重庆市因10类重点职业病损失31 525个DALYs,其中YLLs 3 984个,YLDs 27 541个,平均每千人损失140.35个DALYs。男性因职业病损失31 214个DALYs,女性损失311个DALYs,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健康损失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在45~49岁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健康损失呈波段上升和下降,在45~49岁达到最高峰。健康损失最重的职业病前3顺位依次为煤工尘肺、矽肺和噪声,每千人损失前3顺位为煤工尘肺、陶瓷尘肺和矽肺。10类职业病中煤工尘肺造成的健康损失最重,为26 258个DALYs,平均每千人损失327.24个DALYs。2015年每千人损失DALY最高的区县为奉节县、丰都县、城口县,其中奉节县每千人损失1 274.87个DALYs。结论 2015年重庆市重点职业病疾病负担较重,健康损害以男性青壮年煤工尘肺为主,在加强对煤工尘肺等重点职业病防治的基础上,应加大对作业方式的关注和干预,而噪声、职业性生物因素所致疾病也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的手术效果差异及术后膝关节功能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髌上入路手术(上路组)、40例患者采用髌下入路手术(下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照射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上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与下路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上路组患者的X线照射次数显著的低于下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上路组患者的术后发生踝关节疼痛、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下路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上路组患者髌前疼痛发生率低于下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4个月,上路组患者的跛行、下蹲及疼痛评分均高于下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上路组患者的支持、绞锁、不稳定、肿胀、上楼各项评分与下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较髌下入路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体现在减少术中X线照射、减少术后髌前疼痛发生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8.
李济仁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为湿热浊瘀痹阻经络,内因为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司,化生痰浊湿热;外因多为感受外邪,使水湿凝滞,痹阻经络.李教授化用经方,拟"消肿汤""通经丸"化瘀清热、活血通痹.张华东教授在李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将病因进一步总结为毒、热、湿、痰、瘀、虚,认为六者由内伤外感所致,不仅互为因果,且相互夹杂.张教授提出细分内外、明辨六因互结是辨证施治的关键,并合"消肿汤""通经丸"为"消肿通经方"应用于临床,增进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实时二维超声(TDU)引导深静脉置管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 (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均从开始到2014年2月28日)。两名评价者分别根据纳入标准筛选、纳入文献。结果从2184篇文献中筛查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篇RCT进行分析。两个试验的Jadad评分均较低。2篇RCT文章共有1216例患者,TDU组619例,体表标志组597例。TDU组穿刺成功率为100%,体表标志组成功率为95%,但是两个RCT存在较大异质性,数据难以合并。TDU组CRI发生率为7.75%,体表标志组为12.90%,两组CR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52,95%CI (0.19,1.39)]。其中Karakitsos等的研究提示,危重症患者采用TDU引导的深静脉穿刺引起的CRI发生率明显低于体表标志组[RR 0.65,95%CI (0.46,0.92)]。结论 TDU引导可以提高深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且能降低CRI的发生率。但是研究较少,且由于纳入的对象不同、方法学质量较低等原因而导致结果可信度较低,需要设计更为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TDU引导深静脉穿刺在CRI防治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7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中医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统一调查量表,收集78例pSS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统计分析。结果:pSS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证最多,占52.6%,其次为阴虚血瘀证,再次为肝肾阴虚证;兼证中,血瘀证>热毒证>湿热证。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以气阴两虚证多见,其病机为气阴两虚及瘀血内阻。提示临床上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