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小剂量持续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接触性溶栓的合理给药方案、安全性、疗效。方法对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股静脉插管至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小剂量、持续给药2~3d,平均每天60万U尿激酶。辅以低分子肝素全身抗凝治疗2~3w。结果经治疗,静脉窦血栓均在2~3d内完全溶解,静脉窦恢复通畅,所有患者神志转清晰,颅内高压症状消失,无颅内出血及全身性不良反应。出院时未留下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随访3个月,未出现新症状及血栓再形成。结论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行血管内小剂量持续溶栓治疗,可快速使闭塞的静脉窦恢复畅通,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3 536例行颈动脉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分析.结果 1 359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发生率(84.9%)和斑块发生率(63.6%)均比非脑梗死者高(P〈0.05),其中不同类型斑块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硬斑(54.8%)、软斑(21.1%)、纤维斑(16.1%)和溃疡斑(8.0%).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有密切的联系.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判断内膜病变情况,斑块形成部位和形态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及临床早期干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氯霉素类基因、耐消毒剂和磺胺类基因检测。结果:PCR结果显示该株PA的TEM,MIR,CTX-M1群,OXA-1群,OXA-10群,aac(6′)-b,aac(6′)-,aac(3)-,ant(2″)-,catB,qacE△1-sul1基因均为阳性,GES,DHA,VEB,cmlA基因均阴性,Opr D2未缺失。结论:该株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而且对胺类、胍类消毒剂耐受。  相似文献   
114.
个体化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及显微操作技巧与细节,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对需手术治疗的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详细的术前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操作细节的把握。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系统(ADL)评价患者预后。结果术后复查CT,绝大多数患者血肿清除满意,无一例发生再出血;根据ADL评分,良性预后率达80%以上。结论对于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个体化手术入路和良好的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急诊机械取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所有患者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急诊机械取栓治疗。术中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术后24 h行头颅CT复查,支架置入患者术后3 d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支架内有无再狭窄或闭塞。出院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术后90 d对存活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行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58例患者自入院至穿刺开始平均时间为(98.2±21.6)min,穿刺至血管开通平均时间为(45.4±21.3)min。共86.2%(50/58)的患者术中实现成功再通(TICI 2b、3级),13.8%(8/58)未能有效再通。术后24 h头颅CT复查显示,并发大面积半球脑梗死4例,颅内出血7例,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12例患者(12枚支架)术中支架释放,术后3 d内行CTA检查显示,有2例支架内发生闭塞,其余通畅无再狭窄。出院前5例患者死亡,其余53例NIHSS评分平均为(5.9±4.7)分,较术前显著降低[(13.7±5.3)分,P〈0.05]。存活的53例患者术后90 d均获随访,mRS平均为(2.8±2.0)分,其中0~2分40例,预后良好率为68.9%(40/58)。结论通过建立稳定的血管通路,采用取栓支架结合手动抽吸的方式行急诊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6.
Objective: To establish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ganglioglioma. Methods:The primary and two recurrent glioma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intraoperatively from the same patient who experienced tumor transformation into anaplastic astrocytoma and glioblastoma multiform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recurrence respectively.Gene expression was assayed through cDNA array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197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ith differential ratio value more than 3 compared with normal brain tissue were obtained. Among 109 functionally denned genes, those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ranked the first by frequency, followed by gene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sm, differenti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so on. As a result of cluster analysis among 368 genes, eleven genes were up regulated with malignant progression, while six genes were down regulated.Conclusion: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glioma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research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gliomas.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对27名心肌梗死患者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联合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硝酸甘油介入99 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为标准,随着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加,与基础状态相比存活组和坏死组心肌Vs,Ve,VTIs有增加的趋势,以△VS%>30% 为截断值,则LDDSE结束时QTVI识别存活心肌的敏感性 86.9%、特异性79.7% 、阳性预测值82.4%、阴性预测值84.8% 、准确性83.5%.结论QTVI联合LDDSE能够准确识别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报道使用B型超声波诊断胆囊小隆起性病变22例。其中胆固醇息肉15例,腺瘤4例,腺瘤恶变2例,腺癌1例。全部病例经手术与病理对照。结果表明,B超对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灵敏准确,符合率高(90%)。作者认为B超是检查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方法,它对于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9.
"锁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改进颅内动脉瘤手术入路,以最小的创伤来取得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最佳疗效。方法 根据颅内动脉瘤所在位置,精确设计“锁路”手术入路,以2cm左右直径的骨窗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等手术。32例手术中,眶上额下经眉弓入路28例,翼点入路1例,乳突后入路2例,额部中线旁入路1例。结果 32例患35个动脉瘤,行32次“锁眼”显微手术,共33个动脉瘤行夹闭术,其中3例为多发性动脉瘤,予一次手术夹闭,另行动脉瘤孤立术,包裹术各1例。所有手术无术后感染,出血及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锁眼”手术创伤小,疗效佳,外观影响少,费用节省,是动脉瘤有瘤和理想的显微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