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301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姜黄素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显示,矽肺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氯化钠溶液组增高(P0.05),姜黄素组大鼠肺组织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提示姜黄素可降低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PDGF、p-ERK1/2蛋白及mRNA表达,并可能通过影响PDGF、p-ERK1/2的表达在矽肺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兰索拉唑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和兰索拉唑联合中药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每组30例,联合用药组31例,对比观察分析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6.8%,兰索拉唑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0.0%,联合用药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可明显改善证候,有效促进黏膜糜烂受损修复,缓解临床症状。结论:兰索拉唑联合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使用中应加强对联合用药指征、用法、疗程的深入研究,以确保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状况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在本院住院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同时测评其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不同时间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水平及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后1年分别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除肩关节后伸度外,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得分均于术后3个月最低。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术后3个月为最低水平,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之后逐渐上升,但至术后1年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需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管理,延长随访时间,以提升患者患肢功能水平,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中医妇科学病案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妇科学专业研究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应用病案教学法,对照组未应用病案教学法.根据《中医妇科学》考试成绩比较教学效果,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医妇科学》考试成绩观察组为(85.27±...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74例HCH后CV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SGB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后检测2组炎...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将临床确诊AMI的135例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年龄35~59岁,59例)、老年组(年龄60~ 74岁,29例)和高龄老年组(年龄75 ~ 87岁,47例);分析各组患者冠心病(CHD)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中,中青年组吸烟史和CHD阳性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高龄老年组,而高龄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血脂谱分析显示中青年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B(Apo B)均显著高于高龄老年组患者(P<0.05).3组AMI患者检出率最高的血脂异常为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中青年组单支病变(23.7%)显著多于高龄老年组(4.2%).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比较,高龄老年组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结论 高脂血症是各年龄组AMI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HDL-C降低.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血脂检测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探讨其作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用图象分析法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细胞总ERK1/2(t-ERK1/2)与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其中10、25、50、100 μg/L的CTGF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分别为(929.9±132.2)、(1411.3±129.2)、(1732.0±153.0)、(2040.6±205.4)μ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细胞表面积[(606.3±72.7)μm2,P均<0.01];100 μmol/L的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肥大(P<0.01).(2)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与蛋白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CTGF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RK1/2抑制剂PD98059明显减少CTGF诱导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及蛋白含量(P<0.01).(3)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p-ERK1/2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高,5、10、25、50、100 μg/L的CTGF组的心肌细胞p-ERK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ERK1/2在各组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 CTGF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ERK1/2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9.
支气管镜下气管异物取出术,对喉头、气管的刺激很大。手术中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用同一个气道,为了减少术中患儿憋气、气道痉挛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我院对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002年9月~2005年8月)共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0.6~5岁。体重7~20kg,ASAⅠ~Ⅱ级。术前均肌注阿托品0.2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鼻导管吸氧,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入睡后取胸部垫高,头部极度后仰体位,静注羟丁酸钠100mg/kg,芬太尼2~3μg/kg,地塞米松5mg。2~3min后置入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综合消肿疗法联合泡沫型颗粒绷带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压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在我院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的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单侧下肢淋巴水肿患者50例,均由同1名淋巴水肿治疗师资质的专科护士给予每例患者进行综合消肿疗法联合泡沫型颗粒绷带进行治疗,包括:皮肤护理、徒手淋巴引流、泡沫型颗粒绷带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泡沫型颗粒绷带加压包扎、功能锻炼。每天1次,1个疗程(20次)的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第0次)、治疗后(第20次)采用Inbody S10 SMF BIA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身体水分变化,并比较患者治疗前中后的主观症状。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生物电阻抗、细胞外水分、节段水分分析、细胞外水分比率均优于治疗前,此外,患者的主观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综合消肿疗法联合泡沫型颗粒绷带在下肢淋巴水肿压力治疗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