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医药卫生   268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评价替米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庄疗效、顺应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替米沙坦对5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24周末的24h、白昼、夜间及各时点的动态血压变化及对各代谢参数的影响。结果:替米沙坦服药24周末的24h、白昼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替米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的药物特别适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评估使用心绞痛三组症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 503例,女性1 557例,男性2 946例.心绞痛三组症状包括①胸骨后的不适感,其性质和持续时间均有特征性,即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②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心绞痛症状;③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症状.冠心病的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一支或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为标准.结果女性患者中,可以进行心绞痛症状分析的病例1 283例,平均年龄为(63.0±9.1)岁,仅表现为一组心绞痛症状者195例,同时表现为二组或三组症状者分别为461例和570例,无心绞痛症状者57例.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708例,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534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544例,738例符合心绞痛三组症状的任何一组表现,使用心绞痛一组症状对于女性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77%、70.73%、72.05%和97.75%,特异性分别为12.48%、41.78%、47.45%和7.56%.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中,520例同时符合心绞痛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和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402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和劳力或情绪激动可诱发,515例心绞痛时间性质部位符合和休息或硝酸甘油可缓解,658例符合心绞痛三组症状的任何二组表现,同时具备心绞痛二组症状的组合,对于女性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8.87%、53.25%、68.21%和87.15%,特异性分别为46.12%、64.46%、50.85%和29.49%.755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有390例同时表现出心绞痛的三组症状,其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66%和65.91%.结论女性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一定的特点,三组症状的不同组合对于冠心病诊断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3.
糖尿病足常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 (或 )深部组织的破坏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们收治的 31例糖尿病足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31例患者 ,男性 17例 ,女性 14例。年龄 48~ 88岁 ,平均年龄 61.47岁 ,糖尿病程 6个月~ 30年 (平均 9.5 5年 ) ,其中 10年以上 2 1例。空腹血糖 10 .7~ 2 4mmol L ,平均16.3mmol L ,糖化血红蛋白 8.2 %~ 11.5 % (平均 9.4% )。按 1995年中华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1 ] ,对糖尿病足进行分级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肢动脉闭塞所致的肢端病变。 31…  相似文献   
74.
张丽华  王切  刘钊  王磊 《解剖学报》2013,44(4):550-553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还原酶I-硫氧还蛋白(PrxI-Tr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抗氧化体系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无损伤血管夹钳夹通往大鼠肝左叶、肝中叶的血管和胆管蒂,30 min后松
开血管夹,制造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损伤再灌注6h后取血和肝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HE法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的方法观察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rxI-Trx、SOD、CAT氧化还原体系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PrxI、SOD和CA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ALT水平和HE结果均显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肝细胞明显受损。PrxI-Trx、SOD和CAT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同时,PrxI、SOD和CAT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 PrxI-Trx、SOD和CAT在肝脏缺血再灌
注损伤中均发挥了抗氧化应激作用,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正>夏季五大过敏因素空调常开生螨虫空调里面积存着很多病原菌,比如螨虫、灰尘、花粉和霉菌等。螨虫体形非常微小,人们用肉眼很难发现。它叮咬人体后释放出的毒素很容易使人过敏,出现丘疹、红斑这样的荨麻疹症状;如果用手抓皮肤还会引起感染化脓。如果家里有新生儿和儿童,对螨虫感染会更加敏感,这种过敏甚至会伴随孩子很长时间。饰品过敏在夏季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中,很多是因为戴金属项链造成的,还有的则是戴手链、脚链、耳环引发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微小RNA(miRNA,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只Wistar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进行左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miRNA-21及MMP-2 mRNA表达测定.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梗死周边区miR-21 、MMP-2 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各组梗死周边区miR-21表达量与MMP-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对照组=0.611,P<0.05;r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0.502,P<0.05;r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0.541,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梗死周边区MMP-2和miR-21的表达,发挥减轻心室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联合超声导入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良肢位的摆放和功能锻炼,实验组同时配合联合超声导入仪足三里治疗,治疗时间3 w,治疗前后均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ADL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AD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超声导入治疗仪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8.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袭性的MRI技术,能够识别传统CT和MRI难以发现的脑微观结构改变,特别是神经纤维束的变化和方向,可以从评估、恢复机制、预后等方面量化反应神经束的结构和连续性,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语言和认知方面。  相似文献   
79.
<正>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近十年来在神经病学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大的进展,并逐渐应用于儿童脑性瘫痪、孤独症、精神障碍、多动症等的评估和治疗,下面对其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经颅磁刺激概述1.1经颅磁刺激基本原理通常应用的是"8"字形绝缘线圈,它与一电容器相连接,将其放在头皮的特定部位,当电容器瞬间放电的电流通过这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胃底腺黏膜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 方法总结山东省立医院西院病理科确诊的1例胃底腺黏膜型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老年女性,胃底大弯侧见直径2.0 cm的不规则表浅隆起,中央浅糜烂,行内镜下黏膜剥脱术,肿瘤组织镜下为中-高分化管状腺癌,伴有乳头状腺癌,免疫组化染色小凹上皮分化区域MUC5AC(+);胃底腺分化区域MUC6(+)、pepsinogen-I(+);Ki-67指数约5%。 结论胃底腺黏膜型腺癌是一种新的肿瘤类型,发病率极低,既有胃底腺型腺癌的内镜和病理特征,又有小凹上皮来源腺癌的内镜和病理特征;加强该肿瘤的认识有助于对其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