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急性肺损伤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和SP-B的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收集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标本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6的动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SP-A、SP-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急性肺损伤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P<0.05), 而BALF中SP-A、SP-B含量显著降低,且血清中IL-6含量升高与BALF中SP-A、SP-B下降幅度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急性肺损伤中IL-6分泌的升高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含量的降低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炎症细胞因子IL-6 可能通过影响SP-A、SP-B的表达产生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3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二月,春光乍现,如果您是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那就要格外小心了。这个时期,人体皮肤上的温觉感受器因为没有了凛冽寒风的刺激。放松了警惕,已逐渐进入活跃状态,表皮毛孔也逐渐“对外开放”。一些潜佚的危险趁虚而入,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其中,发病较快、危害较大,却容易被忽视的便是肺心痛。那么,对于肺心病,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冶呢?  相似文献   
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规律,探讨细胞凋亡在COP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3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NC组 ),烟雾暴露 1个月组(COPD 1组),烟雾暴露 2个月组(COPD-2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法对大鼠肺实质凋亡细胞、增殖细胞的阳性细胞率(AI、PI)进行检测。结果 烟雾暴露大鼠支气管黏膜和肺实质均有大量炎细胞浸润,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高于NC组,COPD-2组大鼠出现明显肺气肿改变。COPD-1和COPD-2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AI分别为 [ ( 36.2±8.5 )%、( 32.7±6.4)%、(16. 1±7.2 )% ]和 [ ( 39.5±9.3 )%、( 37.3±7.6 )%、( 21.4±6.5 )% ];与NC组 [ ( 5.8±1 .7)%、(6.1±2.3)%、(4.9±1.4)%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1);COPD-1和COPD-2组PI分别为 [ ( 33.4±6. 3 )%、( 30.1±4.6 )%、( 28.4±6.3 )%, ( 35.5±9.8 )%、( 33.2±7.7 )%、(34.5±6.7)% ],显著高于NC组[ (7.4±2.3 )%、( 5.2±2.1 )%、( 4.4±1.8 )%,P均 <0.01 ]。且COPD 2组大鼠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制备并鉴定基于vasohibin质粒的免疫脂质体,为抗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想的载体工具。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首先制备含vasohibin质粒的脂质体,并与山羊抗小鼠VWF单克隆抗体相连,形成免疫脂质体,并对其形态结构、粒径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结果证明本实验成功构建含vasohibin质粒的免疫脂质体,所获得的免疫脂质体能形成平均粒径为50.100nm的球形颗粒。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基于vasohibin的免疫脂质体,为体内的进一步应用于抗肺纤维化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肺纤维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纤维化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其病因复杂 ,预后极差 ,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并且许多治疗方法具有严重的副作用 ,其 5年生存率仅 5 0 % [1 ] 。近年来随着对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 ,使之在治疗上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现将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糖皮质激素长期以来糖皮质激素是传统的治疗肺纤维化的主要药物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过程 ,减轻肺泡炎 ,从而延缓肺纤维化的进程。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泼尼松。目前研究发现只有大约 10 %~ 30 %的肺纤维化患者经皮质激素治疗有好转…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建立急性低氧状态下肺损伤动物模型 ,探讨高原西氏胶囊 (西氏胶囊 )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 ,放入小动物低压仓内 ,匀速减压至模拟海拔 60 0 0m高度气压 ,持续减压 1 2h。然后用油酸复制肺损伤模型 ,并观察西氏胶囊对肺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 :由上腔静脉注入油酸后 ,成功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与注油酸前比较 ,呼吸频率增加明显 ,肺水含量 (湿 /干比值 )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西氏胶囊组肺水含量显著降低 ,肺水肿和炎细胞浸润的病理变化均较油酸组轻。结论 :从插管的上腔静脉直接注入油酸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 ,成功率达 1 0 0 %。更接近于临床急性肺损伤的改变。西氏胶囊可使肺水肿减轻 ,炎细胞浸润减少 ,对急性低氧油酸肺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7.
38.
肺表面活性蛋白A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燕  崔社怀 《免疫学杂志》2000,16(4):102-105
表面活性蛋白A(SP-A)是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上属于胶凝素家族成员之。SP-A除具有降低肺表面张力、维持肺泡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外,还参与了肺的局部防御和免疫调节过程。本文就近年来SP-A在免疫炎症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40.
我院1981~1988年共收治肺癌患者600例,经头部CT、开颅手术或脑血管造影证实有脑转移者1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52岁。临床表现:出现脑转移者起病从3天到7月不等,多在1月内。18例均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头痛、呕吐、肌无力、偏瘫、面神经瘫,其次视力模糊、失语等。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