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医药卫生   5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军  屠鹏飞  赵玉英 《中草药》2002,33(2):101-10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苦杏仁苷的存在形式及其产生机制。方法:采用各种柱层析对桃仁及补阳还五汤中的苦杏仁苷进行分离,通过各种光谱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苦杏仁苷,发现其为一对D、L差向异构体,含量之比约为1:1。桃仁单味药水煎结果与复方相同,95%乙醇回流仅得到D-苦杏仁苷,且D-苦杏仁苷在100℃水中回流未出现差向异构化。结论:D-苦杏仁苷的构化是高温水环境下桃仁中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补阳还五汤中其它单味药无明显相关性;L-苦杏仁苷是复方中桃仁由于水煎煮而产生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2.
荔枝核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屠鹏飞  罗青  郑俊华 《中草药》2002,33(4):300-303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荔枝核,经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后,再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GC-MS分析油脂类成分。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硬脂酸(I)、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Ⅳ)、豆甾烷-22-烯-3,6-二酮(Ⅴ)、3-羰基甘遂烷-7,24-二烯-21-酸(Ⅵ)、胡萝卜苷(Ⅶ)、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Ⅷ)、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2,3-dihydro-2-oxo,methyl ester(Ⅸ)、乔松素-7-新橙皮糖苷(Ⅹ)、D-1-O-甲基-肌-肌醇(Ⅺ)、半乳糖醇(Ⅻ)、肌-肌醇(ⅩⅢ);从油脂类成分中复写了12个化合物。结论 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3.
近五年木兰科植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晓凯  吴立军  屠鹏飞 《中草药》2002,33(10):958-附2
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木兰科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尤其是在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其他生物活性、 美容护肤化妆品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莿柊Scolop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方法结合其他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Ⅰ)、正三十一烷(Ⅱ)、正三十一碳醇(Ⅲ)、阿魏酸二十八酯(Ⅳ)、香草酸(Ⅴ)、对羟基苯甲酸(Ⅵ)、二十八烷醇(Ⅶ)、β-谷甾醇(Ⅷ)、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Ⅱ~Ⅸ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5.
中成药走向国际市场的对策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100083)屠鹏飞,何燕萍建国以来,中药出口一直发展很快,但近年来却出现减慢的趋势。1950年中药出口额仅为589万美元,1959年迅速增加到1221万美元,1969年又上升为4009万美元,到1974年...  相似文献   
36.
对常用的10种沙参类生药进行了镇咳,祛痰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莱阳参,河南沙参,泡沙参,川藏沙参镇咳作用明显,川藏沙参,无柄沙参,泡沙参祛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丹参总酚酸对兔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时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兔24只,分为对照组、ALI/ARDS组和丹参总酚酸干预组;经颈静脉注射油酸(OA,0.15mg/kg)复制兔ALI/ARDS模型,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随时记录左室收缩末期压力(LVSP)、收缩末期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舒张末期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开胸分离胸主动脉根部,套以内径适宜的电磁流量计探头,备测心输出量(CO),肺动脉根部插管备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丹参总酚酸组于注OA前30min静脉注射丹参总酚酸(10mg/kg);各组于注OA后10、30、60、120min采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2h后取肺做病理检查。结果ALI/ARDS组兔在注射OA后10、30、60、120min各时间点,血浆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注射OA后10min,CO开始降低,mPAP即见升高;至60min、120min时,+dp/dtmax和-dp/dtmax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丹参总酚酸干预组与ALI/ARDS组比较,各时间点血浆MDA水平均见降低,而左心室功能于注射OA后60min、120min时则显著高于ALI/ARDS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LI/ARDS兔存在心功能障碍,mPAP升高可能为其始动环节,可依次导致右心或左心功能降低;丹参总酚酸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的抗血栓有效部位及其活性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和光谱方法对补阳还五汤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异黄酮化合物和1个紫檀烷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Ⅰ)、毛蕊异黄酮(Ⅱ)、芒柄花素-7-O-β-D-葡萄吡喃糖苷(Ⅲ)、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吡喃糖苷(Ⅳ)及(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Ⅴ)。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补阳还五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9.
猫儿刺(Ilex pernyi)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民间常用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本文对猫儿刺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和半制备RP-HPLC等分离纯化方法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E)-异丁香酚-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 β-D-吡喃葡糖苷(1),山柰酚-3-O-桑布双糖苷(2),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3),异槲皮苷(4),丁香树脂酚葡糖苷(5),反枝苋苷IV(6)。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酚苷类化合物,命名为猫儿刺酚苷A。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不同成分的泻下作用。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方法、酚红排空方法进行肠推进实验,观察大黄提取物各成分(15 g·kg-1)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肠水分吸收、大鼠大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不同成分与对照组相比,对小鼠小肠推进和肠水分吸收、大肠推进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大黄水煎液、醇提液相比,泻下活性存在一些差异。结论: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不同成分均有显著的泻下作用,但与大黄水煎液和醇提液相比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