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99篇
医药卫生   256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京万红软膏对大鼠糖尿病足烫伤的作用,并初步考察其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继而复制大鼠糖尿病足烫伤模型。实验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hEGF)组。给药14 d,记录给药前后大鼠足部宏观形态、体积及瓦格纳(Wagner)分级结果。给药后检测足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的足趾体积、Wagner分级、SOD含量与PDGF mRNA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给药5 d后,京万红软膏组可显著减小糖尿病大鼠的足趾体积(P<0.05),给药14 d后,京万红软膏组可明显促进溃疡创面组织及表皮的修复,极显著降低Wagner分级水平(P<0.01),显著升高足部组织中SOD的含量及上调PDGF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京万红软膏针对大鼠糖尿病足烫伤具有控制感染、祛除坏死组织、促进组织修复等多重功效,其愈合作用可能与消除过量的氧自由基及上调PDGF mRN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考察京万红软膏对大鼠缺血合并外伤型糖尿病足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大鼠缺血合并外伤型糖尿病足模型。实验设置4组,每组大鼠15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hEGF)组。给药14 d,记录给药前后大鼠体质量、血糖、足部形态及溃疡面积的变化情况。并于给药后取足部溃疡部位组织行HE染色,采用RT-PCR法检测京万红软膏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京万红软膏对大鼠缺血合并外伤型糖尿病足具有消肿生肌,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与模型组相比,京万红软膏组给药14 d后可极显著减少大鼠足部外伤部位的溃疡面积(P0.01);可极显著上调PDGF mRNA的表达(P0.01)。结论京万红软膏对大鼠缺血合并外伤型糖尿病足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可能与上调PDGF mRNA的表达相关,但对VEGF及其受体Flt-1 mRNA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粉防己碱低剂量(10mg/kg)组、心肌梗死+粉防己碱中剂量(50mg/kg)组、心肌梗死+粉防己碱高剂量(80mg/kg)组,每组8只。采用永久结扎左冠状动脉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脏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收缩末期内径(LVIDs)、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乳酸盐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Masson染色法测定心肌组织纤维化面积百分比,Westernblot、RT-q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AssociatedX的蛋白质(Bax)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大鼠的LVIDd、LVIDs,血清LDH、CK-MB水平,心肌组织纤维化面积百分比,心肌组织Bax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EF、FS,心肌组织Bcl-2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心肌梗死+粉防己碱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LDH、CK-MB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心肌梗死+粉防己碱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LVIDd、LVIDs,心肌组织纤维化面积百分比,心肌组织Bax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EF、FS,Bcl-2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粉防己碱能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室重塑和心肌细胞凋亡,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Bax/Bcl-2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雪旺细胞外泌体(SCDEs)对小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从小鼠坐骨神经中提取原代雪旺细胞,并将雪旺细胞培养上清分次超速离心得到雪旺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 ,尾静脉注射外泌体,每周2次,每次3 μL/只,BMS评分观察小鼠行为学功能恢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外泌体神经保护作用和胶质瘢痕变化情况。结果:SCDEs的直径范围为40~100 nm;与PBS组相比, SCDEs组行为学BMS评分增加(P<0.05),神经学功能指标有所恢复(P<0.01),胶质瘢痕增加(P<0.01)。结论:SCDEs可以促进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增加,修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8年11月应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3年的178例腰骶神经根病患者资料,男95例,女83例;年龄22~73岁,平均48.2岁.狭窄部位:L2,34例,L3,4 17例,L4,5 49例,L5S1 55例,双节段37例,三节段及以上病变16例.依据神经根走行及神经根管解剖特点,结合Lee等对神经根管的入口区、中间区及出口区三分区理论,对神经根的受压部位行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术后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Macnab标准评定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10) min;术中出血量10~150 ml,平均(50±20) ml.术前、术后2周、6、12、36个月ODI分别为62.33%±8.70%、26.40%±10.30%、23.80%±10.30%、27.10%±9.90%、33.00%±8.90%,VAS分别为(7.20±1.23)分、(1.56±1.17)分、(1.19±1.43)分、(1.16±1.32)分、(1.26±1.17)分.Macnab评价优良率,术后2周为91.0%(162/178),术后6个月为88.2%(157/178),术后12个月为84.8%(151/178),术后36个月为83.7% (149/178).结论 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腹部创伤术后腹腔高压(I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9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35例腹部创伤术后I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早期CBP,将患者分为早期CBP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比较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发病例数、IAH持续时间和预后情况;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腹腔压力(IAP)平均值和乳酸水平。IAH持续时间、平均动脉压、PaO2/FiO2、IAP平均值和乳酸水平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ACS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早期CBP组出现ACS和死亡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3例和9例)明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93;P〈0.05);早期CBP组IAH持续时间[(3.22±1.47)d]较对照组[(6.53±2.38)d]缩短(t=4.91,P〈0.05);早期CBP组的平均动脉压[(92.17±8.37)mmHg](1mmHg=0.133kPa)和PaO2/FiO2水平(309.80±74.7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92±8.35)mmHg和(256.60±85.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2.04;P〈0.05);而早期CBP组的IAP平均值和乳酸水平[分别为(11.81±1.59)mmol/L和(2.05±1.31)mmol/L]则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38±3.87)mmol/L和(3.35±1.44)mmol/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2.79;P〈0.05)。结论腹部创伤术后腹腔高压的早期CBP是一种能有效降低IAP和预防ACS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SCI)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波的时间离散度(F-CD)等指标与脊髓损伤后痉挛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9例正常健康者及29例SCI患者的双下肢胫神经F波的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CD进行检测,采用Ashworth量表对SCI患者下肢痉挛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F波各参数在SCI患者及正常人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SCI患者痉挛与F-CD、F波出现率以及Flat-min间的相关性。结果SCI患者的F-CD值为(9.2±1.9)ms,正常人的F-CD值为(6.7±1.0)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F波出现率在SC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CD与痉挛Ashworth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79031,P<0.0001);SCI患者F波出现率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呈线性正相关(r=0.74203,P<0.0001);而Flat-min在健康者与SCI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lat-min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无明显相关性(r=0.08168,P>0.05)。结论F-CD和F波出现率可作为SCI患者电生理评价中的敏感性指标,同时还可用于SCI患者痉挛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II的准确性,分析影响漏诊CINII以上病变(简称CINII~+)的相关因素,并探讨P16~(INK4a)蛋白表达在预测漏诊CINI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病中心阴道镜直视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II,且在短期内行LEEP的148例患者。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同时对患者年龄、初次TCT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阴道镜下病变累及宫颈象限数、转化区类型、阴道镜图像表现以及CINII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等与漏诊CINII~+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的148例CINII中,71例(49.97%)漏诊CINII~+,其中1例宫颈鳞癌IA1期,1例宫颈鳞癌IB1期。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初次TCT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象限数、转化区类型、阴道镜图像特征与CINII~+病变漏诊无明显相关性(P0.05),CINII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CINII~+病变漏诊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II漏诊CINII~+的危险因素(OR=9.846,95%CI为2.165~44.787;P=0.003)。(2)21例(14.19%)P16~(INK4a)蛋白呈阴性表达,127例(85.81%)呈阳性表达。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组中漏诊CINII~+3例(14.29%),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组中漏诊CINII~+68例(5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阳性表达预测漏诊CINII~+的敏感性95.77%,特异性为23.38%,阴性预测值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53.54%。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的CINII中存在CINII~+的漏诊,而CINII并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CINII~+漏诊的危险因素,对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的CINII患者的临床干预存在其合理性。针对CINII的个体化管理,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P16~(INK4a)蛋白表达、对生育功能保护的需求及随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