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12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IL - 11及sgp13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生物学活性检测和ELISA检测方法分别对造血动员患者的血清IL - 11及sgp130含量进行动态观测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及细胞计数观察患者外周血CD34 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 ,对整个动员过程中的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在动员过程中 ,患者外周血CD34 造血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血清中IL - 11水平呈平行性升高 ,而血清中sgp130的含量在动员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造血过程中 ,血清IL - 11和sgp130的含量与患者CD34 细胞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是监控造血动员过程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新城区蚊虫种群动态情况,从而为有效控制该区蚊虫种群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9~11月对城区内蚊虫孳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成蚊季节消长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3.
微包衣一元二氧化氯粉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制适用于野战情况下的二氧化氯一元化固体剂型。方法 采用水溶性钝化剂对亚氯酸钠和酸性活化剂分别实施微包衣措施,生成一元化粉剂,该复合制剂溶于水时释放出有效二氧化氯,依据《消毒技术规范》观察该试剂的性能,并测试该剂型在饮水,餐具,环境以及杀灭生物战剂方面的作用。结果 微包衣一元二氧化氯粉剂的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炭疽杆菌芽胞以及HBsAg均有较高杀灭作用。用于饮水,餐具,环境消毒的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分别是1mg/L,50mg/L和200mg/L,该剂型同时具有高稳定性,低腐蚀性以及无毒和低刺激性的特点,结论 微包衣一元二氧化氯粉剂保留了二氧化氯的优点,且携带,储存和应用方便,可以杀灭生物战剂,因此在野战条件下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4.
为提高医用X射线机的诊断质量 ,促进放射防护工作的开展 ,我们对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放射防护监督监测活动 ,共对 92台X射线机 (含双管头机 )进行了质控与防护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内容、仪器、方法和评价依据1.1 监测内容 内容包括峰值管电压、曝光时间、射野与光野一致性、输出量重复性和线性、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分辨力、入射病人体表处空气照射量率、80KVp半值层 ,立、卧位透视防护区、隔室工作人员操作位、机房门窗、候诊区X射线空气照射量率和机房面积。1.2 测试仪器和工具 X射线诊断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箱 (…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CXCR4在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上的表达和CXCR4 SDF 1α相互作用对MM肿瘤细胞生物行为及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分析MM细胞上CXCR4和粘附分子的表达 ;采用体外微孔隔离室实验进行SDF 1诱导的MM细胞迁移实验 ;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sICAM 1的水平。结果 ①新鲜MM细胞及MM细胞株不同程度地表达功能性CXCR4 [(5 0 .4± 2 7.3) % ],其表达水平与体外对SDF 1α诱导的迁移能力 [(2 3.6± 17.2 ) % ]密切相关 (P <0 .0 1) ;②SDF 1α可上调MM细胞表达粘附分子ICAM 1,ICAM 1的表达和可溶性ICAM 1的产生与CXCR4表达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SDF 1α CXCR4对介导粘附分子的调节效应在MM细胞的生物行为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白介素-1和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神经再生室研究白介素-1(IL-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IL-1、NGF和生理盐水3组,制作成坐骨神经再生室模型,术后7、14、30d取材作组织学检查。结果IL-1组和NGF组周围神经再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IL-1组和NGF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IL-1和NGF具有相同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端坐位是心力衰竭患者为减轻呼吸困难而采取的强迫体位,由于心排血量严重降低时致外周血管通路丧失,为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建立通畅的锁骨下静脉通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监测中心静脉压正确评估血容量和心功能尤为重要.2000年8月以来,我科采用端坐位下对20例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取得满意的疗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比较非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与单倍型相合供者移植(Hi-HSCT)的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URD-HSCT和Hi-HSCT的血液病患者分别为25例和30例,以改良BUCY方案或TBI/CY方案预处理,以环孢素联合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为基础方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部分患者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及CD25单抗.结果 URD-HSCT组均获造血重建,中位随访13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DFS)(54.1±11.9)%;Hi-HSCT组29例造血重建,中位随访10.3个月,3年DFS(43.1±9.1)%(P=0.13).两组累积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0%(10例)和37.9%(11例)(P>0.05).血液病复发各2例(复发率8.0%和6.0%,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40.0%(10例)和56.7%(17例)(P>0.05),死因依次为重度aGVHD合并感染、重症肺部感染和血液病复发.结论 URD-HSCT及Hi-HSCT均为治疗难治及高危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应个体化选择最适供者,重度aGVHD和继发感染仍需要更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9.
电针夹脊穴的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临床观察证实,针灸具有确切的抗炎和免疫凋节的作用,这是针灸防治各类免疫失调和急慢性炎症的基础。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其T细胞亚群的影响。 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基础实验室。 材料:选用纯种Wistar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5d后,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夹脊穴组,每组10只。 方法:①实验于2005—01/2005—05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基础实验室完成。模型组和电针夹脊穴组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于造模当天,电针夹脊穴组针刺双侧第3,5腰椎夹脊穴,用28号0.5寸(约1.65cm)不锈钢毫针在大鼠第3,5腰椎棘突下旁开约0.3cm直刺进针,接G6805—2A型多功能电针治疗仪给予疏密波(频率约4Hz,密波频率约60Hz),强度约为1mA,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7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相同的方式捆绑固定(用粗布绳将大鼠捆绑固定于大鼠固定器)7d。②于造模前,造模后1,7d进行痛阈测定:采用热痛刺激仪的强光照射大鼠足垫部,将大鼠的缩爪潜伏期作为痛阈值。③造模前,造模后1,7d采用鼠足容积测定器测定大鼠右后爪足容积(容积排水法),计算肿胀率(%)=(造模后鼠足容积-造模前鼠足容积)/造模前鼠足容积&;#215;100%。④于造模后8d,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CD4^+,CD8^+细胞表达率并计算CD4^+/CD8^+。⑤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阈、足肿胀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 结果: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1d,模型组、电针夹脊穴组大鼠右后足足容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前(P〈0.01);肿胀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后7d,模型组右后足容积及足爪肿胀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足容积明显高于造模前(P〈0.01);电针夹脊穴组右后足足容积和肿胀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②正常大鼠造模前双后足痛阈无明显差异,造模后1d模型组和电针夹脊穴组大鼠致炎侧足痛阈较致炎前显著降低(P〈0.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后7d模型组大鼠致炎侧足痛阅仍明显底于致炎前(P〈0.05);电针夹脊穴组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③模型组大鼠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CD4^+/CD8^+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夹脊穴组CD4^+细胞百分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不明显。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CD4^+与CD8^+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结论:电针夹脊穴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调整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与小鼠GVH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取8~10周龄的SPF级CB6F1小鼠(H-2b/d,♀)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和GVHD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接受照射和移植,同基因移植组小鼠照射后接受CB6F1小鼠骨髓细胞(1×107)和脾细胞(3×107),GVHD组小鼠照射后接受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1×107)和脾细胞(3×107)。在发生GVHD的时间点检测3组小鼠脾细胞CD4 CD25 T细胞和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和GVHD组小鼠脾细胞中CD4 CD25 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47±1.03)%、(15.40±0.80)%和(24.03±0.8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VHD组小鼠脾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同基因移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与小鼠GVHD发生呈负相关,发生GVHD时小鼠脾细胞中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