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蔹的化学成分(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蔹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又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五味子苷(1)、大黄酚(2)、大黄素甲醚(3)、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4)、poriferast-5-en-3β,7α-diol(5)、棕榈酸(6)、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芦根中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芦根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核磁共振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1)、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2)、大黄素甲醚(physcion,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香草醛(vanillin,6)、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7)和3α-O-β-D-吡喃葡萄糖基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glucopyranosyl)-lyoni-resinol,8)。结论化合物2、3、7、8为首次从芦苇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抗病毒无菌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明确抗病毒粉针剂体内外抗病毒谱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MTT染色法 ,检测抗病毒粉针剂对不同病毒株的作用 ,通过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抗病毒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通过建立病毒性流感动物模型 ,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法 ,观察抗病毒粉针剂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结果抗病毒粉针剂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的作用 ,抗病毒作用是多途径的。结论抗病毒粉针剂是一个较广谱的抗呼吸道病毒针剂  相似文献   
14.
辽东■木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木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宋少江1)徐绥绪董淑华刘风书2)陈志坚3)(沈阳药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沈阳110015)辽东木〔Araliaelata(miq.)Seem〕又名龙牙木(AraliamandshuricaRupretMaxi...  相似文献   
15.
辽东Song木的化学万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哈士蟆卵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哈士蟆油 (oviductusranae)为中国林蛙(RanatemporariachensinensisDavid .)雌蛙的干燥输卵管制品 ,系一种名贵中药材 ,对它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研究已有综述报道[1 ] 。但中国林蛙卵 ,民间用其治疗肺虚咳嗽 ,其化学成分至今未见报道。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本文以林蛙卵为原料 ,对其脂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化合物Rl 1 :白色针状结晶 (石油醚 乙酸乙酯 ) ,mp 1 48~ 1 5 0℃ ,Liebermann Burchard反应阳性。1 H NMR (CDCl3)δ :0 68(s,3H ,C…  相似文献   
18.
辽东楤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芽提取物(总皂苷)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5个五环三萜皂苷,分别鉴定为araloside A(1),araloside C(2),楤木皂苷ⅩⅤ(3,congmunosideⅩⅤ),3-O-[(-D-glucopyranosyl(1→3)-(-D-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 28-O-(-D-glucopyranoside(4)和3-O-[(-D-glucopyranosyl(1→2)-(-D-glucopyranosyl]hederagenin(5)。结论: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辛本松  赵鹏  黄肖霄  宋少江 《中草药》2021,52(17):5311-5328
在自然界中,天然产物通常以光学纯的形式存在,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一些类型的化合物是以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形式存在。虽然这些对映体理化性质一致,但它们的药效与毒性并不完全相同,且手性可能是导致活性发生变化的关键。木脂素作为自然界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二次代谢产物,已经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是以对映体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对已报道的以对映体混合物形式存在的木脂素进行总结归纳,综述这些对映体的拆分方法、生源途径、主要药理活性,为木脂素对映体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莪术、当归等四味药材的最佳提油工艺;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5 h;β-CD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 投料比为1∶8(mL∶g),包合时间为60 min,包合温度60℃;应用显微成像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检验包合物,新的物相中挥发油的成分与包合前基本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