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滴鼻液中盐酸苯海拉明和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流动相为0.02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用85%磷酸溶液调节pH至2其.8他5)成-甲分醇分-三离乙良胺好(;522组∶4分8∶进0.样5)量,流线速性为范1围.0分mL别.m为in0-.51;0柱02温~为5.03002℃0(;r紫=外0.检99测98波,n长=为6)2、546.0n0m5。8~结4果0.:0盐58酸0苯μg(海r=拉0明.9、9盐94酸,n麻=黄6)碱;与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1.2%,n=9)、99.5%(RSD=1.1%,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滴鼻液中盐酸苯海拉明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对临床肿瘤治疗新策略——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方法:借助于Pubmed、Highwire等数据库对2000年后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策略和方法进行搜索,并对联合治疗原则、方法、机制和优势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化疗药物按一定原则可以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对T细胞免疫系统和肿瘤内细胞因子网络的调控,达到比单独进行化疗或免疫治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化疗药物可以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具有减少毒副作用,抑制癌症复发和转移,降低耐药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3.
制霉素阴道片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传统制剂,批准文号为京药制字H20063442.该制剂现行的质量标准中,无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更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霉素阴道片中制霉素的含量.此法重现性好,回收率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4.
阿霉素白蛋白微球冻干制剂是用于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新制剂.它由缓释和速释两部分组成.与白蛋白微球相结合的阿霉素为缓释部分,未与白蛋白微球结合的游离阿霉素为速释部分.当用于肝动脉栓塞时,速释部分迅速释放到肝组织发挥作用,缓释部分逐步释放药物,保持其组织的药物浓度.同时,白蛋白微球本身有阻断肝动脉供血使肿瘤组织坏死的治疗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该制剂的体外释放及稳定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5.
我们于2001年11月~2002年8月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实验方法,使用1%维生素E乳膏治疗手足皲裂97例,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6.
背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的安全时限仅6 h的主要原因是游离血红蛋白堆积,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目的:利用石墨相氮化碳可特异性吸附游离血红蛋白的特性,探究其可特异性吸附血红蛋白的最佳条件可达到的最高吸附效率。方法:配制不同质量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研究石墨相氮化碳对血红蛋白的吸附能力。基于这些结果,考虑临床应用条件,探究pH值、石墨相氮化碳∶血样、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这4个单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应用Design-Expert.8.0.6响应面分析软件提供的模型,设pH值、石墨相氮化碳∶血样、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为自变量,全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吸附效率为因变量,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定三因素的零水平和波动区,检测吸光度值,计算血红蛋白吸附效率。利用电泳验证石墨相氮化碳对全血中血红蛋白的特异性吸附效果。结果与结论:(1)随着血液中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大,石墨相氮化碳对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量也逐渐增大,但不满足线性关系;(2)单因素实验显示,pH=8.0时,石墨相氮化碳对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效率为93.5%,对其他蛋白吸附很少,当pH值进一步升高时,对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